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每一個(ge) 瀏覽過大學排行榜的學生都會(hui) 發現名列前茅幾乎都是英美大學,尤其在最榜首的位置,這兩(liang) 個(ge) 國家的大學占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例如,2022年U.S. News世界大學榜單TOP10全部為(wei) 英國或美國院校。

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的牛劍(Oxbridge,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統稱)以及美國的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東(dong) 海岸的其他幾所大學)。

這兩(liang) 類名校都令人憧憬向往,甚至浮想聯翩,例如:古老的塔樓和圖書(shu) 館、穿花呢衣服的古怪教授、時髦的皮鞋、兄弟會(hui) 派對和帶有大學LOGO的衛衣,還有史蒂芬·霍金和馬克·紮克伯格。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

 有機會(hui) 就讀上述任一所大學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作為(wei) 一個(ge) 優(you) 秀的學生,就像我們(men) 一直以來強調的,合適自己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大學!無論你是考慮遠赴大西洋兩(liang) 岸的哪一類學校深造,或者僅(jin) 僅(jin) 處於(yu) 選擇國際教育的課程體(ti) 係階段,了解這些大學之間的共性及差異不無益處。

錄取難度

雖然牛劍和藤校稱自己在本科招生中都根據綜合評定(Holistic Review)結果錄取學生,不過實際操作中的考量標準具有明顯差異:牛津或劍橋大學高度重視學業(ye) 成績,要求申請學生展示自己特定的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對於(yu) 領導能力、課外活動、體(ti) 育/藝術等軟性實力以及種族、社會(hui) 經濟背景等個(ge) 人特質考慮權重較低;而美國藤校則恰恰相反,除了考察學生平時成績和標準化測試分數之外,其個(ge) 人特質、課外成就、才藝特長、社會(hui) 經濟背景和種族出身等均在招生過程中作為(wei) 考慮因素。

牛津大學

一般而言,申請人使用A-level成績報考大學時,至少需要三科D(即DDD)的成績,如果取得CCC以上即有很大可能獲得大學錄取。但是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術成績要求則高得多,以牛津為(wei) 例,其本科錄取最低要求為(wei) AAA。校方稱2020年獲得錄取的英國學生:

- 雖然AAA是最低標準,但很多專(zhuan) 業(ye) ,尤其是理科類專(zhuan) 業(ye) 要求至少一個(ge) A*

- 超過70%的申請人以及90%以上的錄取者的A-level分數達到A*AA或更高;

- 58.4%的錄取學生A-level分數達到A*A*A*或更高。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劍橋大學的物理係學生曼博瑞亞(ya) (Ara Mambreyan)表示:如果你申請了牛劍並被錄取了,那麽(me) 很有可能:如果你申請100次,至少會(hui) 有90次還是會(hui) 被錄取。但換在美國,完全不是這麽(me) 回事。兩(liang) 個(ge) 完全一樣資格的申請者很可能不會(hui) 都被錄取。

原因是在美國大學的招生過程中,除了學術成績,麵試、文書(shu) 、課外活動、學生的性格等等都可能改變他的命運。

從(cong) 錄取數據上,2020年藤校中錄取率最高的康奈爾大學的錄取數據如下: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同一年,牛劍中錄取率較低的牛津大學錄取數據如下: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雖然從(cong) 數據上看,似乎藤校中選拔程度最低的康奈爾大學的錄取率都低於(yu) 牛劍中錄取難度較高的牛津大學,但事實上,申請人不能同時申請牛津或劍橋這兩(liang) 所頂尖英國大學,而美國常春藤大學則對申請人不加限製,而很多申請學生為(wei) 了提升錄取機會(hui) ,往往會(hui) 同時申請多所包括藤校在內(nei) 的美國大學,導致美國藤校的申請人數膨脹。因此單從(cong) 錄取率的高低就得出牛劍申請難度低於(yu) 美國藤校的結論是不嚴(yan) 謹的。

此外,英美學生麵臨(lin) 的入學競爭(zheng) 環境大相徑庭。牛津或劍橋的申請人必須確定一個(ge) 主修專(zhuan) 業(ye) (入學後幾乎無法更改),這意味著牛劍申請學生的競爭(zheng) 對手是申請其專(zhuan) 業(ye) 的其他學生。事實上,牛劍各專(zhuan) 業(ye) 的錄取難度天差地別。

從(cong) 下表可以看出,劍橋大學2020年度不同專(zhuan) 業(ye) 的錄取率區間介於(yu) 8%至60%之間。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此外,牛劍都是由學院組成的,在劍橋大學,有一個(ge) pooling system,在這個(ge) 係統裏,如果你被劍橋頂尖的學院(比如Trinity, St. John’s)拒絕了,你仍然有機會(hui) 被排名後一點的學院錄取。

美國多數高校允許本科生在入學兩(liang) 年內(nei) 決(jue) 定專(zhuan) 業(ye) 方向。因此藤校申請人的入學競爭(zheng) 對象並非某個(ge) 特定專(zhuan) 業(ye) 而是其他所有申請人。不過八所藤校間的錄取難度也存在較大區別。以下本學年發布錄取數據的五所藤校本科入學率:

同樣是世界頂尖大學,英國牛劍和美國藤校到底有何差異?

2026屆披露錄取數據的5所藤校

盡管藤校錄取率較低,但考慮到專(zhuan) 業(ye) 和學院因素,一般而言牛劍頂尖學院的熱門專(zhuan) 業(ye) ,錄取難度不亞(ya) 於(yu) 藤校。

不過,牛津和劍橋大學的中國招生規模近年一直超過美國八所藤校總和,考慮到英國大學的中國生源不及美國大學,至少對中國學生這一特定群體(ti) 而言,牛劍的錄取相對容易。

學術深度和廣度

簡而言之,在牛津或者劍橋,你將花費三年(某些專(zhuan) 業(ye) 可能是四年)深入研究自己所選擇的領域。尤其是社會(hui) 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麵,其課程設置上沒有那麽(me) 標準化,你將深入探索自己所選的具體(ti) 項目,獲取強有力的指導——不過除非你自己有所要求,這類指導不一定過多涉及本學科的全貌。  劍橋大學

與(yu) 此同時,在美國藤校攻讀通識(liberal arts)學位則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廣泛探索不同的學科。美國大學的學製一般為(wei) 四年,以哈佛為(wei) 例,本科生在四年內(nei) 可供選擇的領域達到三十二種之多。

理論上,通過學習(xi) 某一領域最大數量的可選課程,學生擁有充足的空間得到該領域專(zhuan) 業(ye) 訓練。然而,藤校數量驚人、五花八門的課程往往讓學生傾(qing) 向於(yu) 探索更廣泛的領域,而在專(zhuan) 業(ye) 方麵淺嚐輒止;而不是像牛津或劍橋那樣要求學生針對特定專(zhuan) 業(ye) 的嚴(yan) 謹而深入地研究。因此,重要之處在於(yu) ,你到底希望選擇常春藤盟校通識教育充滿好奇地探索,還是牛津或劍橋大學那樣強調持續學習(xi) 和深入掌握某個(ge) 特定學科。

有關(guan) 兩(liang) 者優(you) 勢的激烈爭(zheng) 辯一直在不斷持續中,作為(wei) 學生本人,應該結合自己的人生目標、遠大誌向和興(xing) 趣愛好,充分考慮這些差異並確定何種教育模式更為(wei) 適合自己。 哈佛大學 當然除了學習(xi) 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事項需要考慮。非學術性因素大致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是學習(xi) 之外的大學生活,二是我們(men) 所泛指的背景文化。

文化背景

一個(ge) 無法否認的事實是,你究竟被塑造成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在美國藤校還是在英國牛劍度過本科階段。

當哈默(Erik Hammar),一位在美國藤校就讀本科的英國人糾結於(yu) 選擇牛劍還是藤校時,曾經有人無濟於(yu) 事地提醒他:“哇,你得記住其實是在選擇自己餘(yu) 生將成為(wei) 什麽(me) 樣的人。”盡管這種說法有些誇大其詞,但美國和英國的大眾(zhong) 文化,例如行為(wei) 規範、官僚行政、言談舉(ju) 止、聚會(hui) 爬梯,是迥然不同的,而且你所選擇在哪裏生活確實有著方向性的影響。

如何了解這一點?

最好的方法是,如果你有能力,訪問和體(ti) 驗各自的文化(提示:出席你心儀(yi) 大學的開放日或直接致信谘詢)。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哈默的建議是:首先,與(yu) 盡可能多的具有相關(guan) 經驗者交流(例如,曾在英美國家生活過的同胞),並想象自己處於(yu) 相關(guan) 場景是否感到痛苦或掙紮?其二,反思自己對社會(hui) 和文化挑戰的重視程度,哈默認為(wei) ,從(cong) 一個(ge) 歐洲人的角度來看,那些在藤校就讀的朋友回國後麵臨(lin) 的挑戰要比留在英國求學者大很多。因此你要捫心自問:這些挑戰是你所期待的?還是可能成為(wei) 實現你自己目標的障礙?

課外活動

當談及學習(xi) 之外的大學生活,牛劍和藤校的共性遠大於(yu) 個(ge) 性。坦率地說,曆史悠久的精英大學有著很多共同特征,包括那種“與(yu) 世隔絕”的強烈感覺、千奇百怪的傳(chuan) 統項目、以及許許多多聰明過人的同伴。當然,也離不開酒精和爬梯、社會(hui) 地位的競爭(zheng) 、以及有關(guan) 自我表現的種種焦慮。但是除了共性以外,當然還有著差異。

最顯著的不同之處可能在於(yu) 如何看待課外活動。一位從(cong) 哥倫(lun) 比亞(ya) 到牛津大學交流的美國朋友告訴我,她在大一時詢問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長:對於(yu) 學習(xi) 成績和爭(zheng) 取實習(xi) 機會(hui) ,我應該優(you) 先考慮什麽(me) ?校長很坦率地回答,從(cong) 大學的觀點而言,應該是實習(xi) 。

雖然每個(ge) 人看法均有不同,根據哈默的經驗,這與(yu) 牛津導師的典型態度完全相反。當然牛津或劍橋大學的課外活動也相當活躍。但這確實說明美國大學校方對此支持力度更大以及態度上的普遍差異。這也說明了藤校公民教育和牛劍思想家教育的觀念不同

至於(yu) 大學期間生活安排,則很難一概而論。牛津和劍橋所提供的一種與(yu) 世隔絕的大學生活,不過結合周邊一個(ge) 較大的城市環境。不少學生會(hui) 在大學期間的某個(ge) 階段住到共用的普通公寓中。而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美國頂尖大學提供不同的生活體(ti) 驗——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位於(yu) 紐約市的中心,而哈佛和普林斯頓則擁有高度集中的校園。另一方麵,達特茅斯則擁有廣闊的戶外生活。總而言之,這些差異強調這樣一個(ge) 事實,除了學習(xi) 之外,你還在尋找一個(ge) 適合自己的生活居住環境。

寫(xie) 在最後

最後,我們(men) 想要強調的是,牛劍和藤校可謂大同小異,隻要你從(cong) 其中任何一所具有世界聲譽的高等學府獲得本科學位,都將極大地提升職業(ye) 前景並讓潛在雇主對你刮目相看。你在畢業(ye) 後幾乎肯定有機會(hui) 為(wei) 一家優(you) 秀企業(ye) 服務或者進入頂尖學府繼續深造。

牛劍和藤校的畢業(ye) 生在全球各地的重要崗位隨處可見——他們(men) 領導重要企業(ye) 、站在科研前沿、甚至擔任國家元首!無論就讀牛劍還是藤校,都將為(wei) 你提供一個(ge) 實現自己夢想的平台。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嶺南大學新增2專業!

下一篇

為什麽美國藤校開始不公布錄取數據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