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wei) 了倡導“教育公平”,牛劍等頂尖名校已經為(wei) 來自公立學校和弱勢群體(ti) 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入學機會(hui) ,導致私立學校的牛劍錄取率下降。
去年,牛津大學Mansfield College為(wei) 公立學校的學生提供了96%的名額。其院長Helen·Mountfield說:“我們(men) 學院大約25%的本科生是家庭中第一個(ge) 上大學的人,其中約40%來自最弱勢的家庭。”無獨有偶,劍橋大學今年專(zhuan) 門為(wei) 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開設了第一個(ge) 預科課程:Foundation Year in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完成課程後,學生將可以選擇繼續在劍橋學習(xi) 一些合適的本科學位課程。這些都表明牛劍的關(guan) 注點已經向公立學校和弱勢群體(ti) 傾(qing) 斜。
私校須接受牛劍對其降低錄取率的事實
昨天,據《泰晤士報》報道稱,劍橋大學副校長Stephen Toope教授表示,私立學校必須接受牛津劍橋對其降低錄取率的事實。“我想說,我們(men) 必須非常明確地表明,我們(men) 打算減少從(cong) 私立學校背景進入牛津或劍橋等頂尖大學的人數。
同時,私校學生也將與(yu) 越來越多的人才競爭(zheng) ,因為(wei) 有更多來自公立學校的學生想要進入牛劍或其他頂尖大學。”他說,大學需要向私立學校明確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頂尖大學來自私立精英學校的生源逐漸下降,這是持續的趨勢和不爭(zheng) 的事實。
並且,劍橋還將引入新的指標,包括提高從(cong) 來自普通公校、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學生的錄取率。
增加公立學校的錄取率是“真正的進步”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設定的基準顯示,每所大學可以接收多少公立學校學生。雖然不是官方要求,但它們(men) 被一些大學接受。
2020年,劍橋的基準為(wei) 76%,牛津為(wei) 75.5%。2021年9月,在所有A-level考試中近45%的學生獲得了A*或A之後,公立學校學生占劍橋大學入學人數的 72%。雖然已經高於(yu) 2020年(70.6%)和2019年(68.7%),但是可以看出,公立學校實際的入學率還未達到統計局設定的基準。
Toope表示,增加公立學校的錄取率才是“真正的進步”。並補充道:“我們(men) 已經看到正在發生的事實是,去私立學校的“價(jia) 值”不再像以前那麽(me) 高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將繼續發生變化。”他說,劍橋不僅(jin) 僅(jin) 通過讓更多的學生來自公立學校來解決(jue) 所有教育公平的問題,我們(men) 還對申領免費校餐的學生數據感興(xing) 趣,我認為(wei) 這可以讓我們(men) 更好地了解情況。”
私校:僅(jin) 用公立和私立來區分不客觀
而私立學校對上述看法並不認同,私立學校委員會(hui) 主席、哈羅公學前任負責人巴納比·列儂(nong) 表示,學校類型並不是“家庭背景的代表或社會(hui) 經濟優(you) 劣勢的指標”。他說:“許多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是拿著助學金入讀的,公立學校也有許多學生來自高收入家庭。如果應用得當,那麽(me) 在選拔過程中考慮家庭背景是一個(ge) 明智的選擇。
但遺憾的是,目前僅(jin) 僅(jin) 隻用私立和公立學校的簡單方式來區分學生的家庭背景,這其實並不完全客觀。”一位家長表示,她希望牛劍隻錄取最好的學生。因為(wei) 她自己就是一位收入不高的單親(qin) 媽媽,她的孩子入讀私校是因為(wei) 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並不是她能承擔得起學費。如果她的孩子因就讀私校就被“判定”不是來自弱勢群體(ti) ,那就太不合理了。
還有人認為(wei) ,在申請牛劍時不該有任何“偏見”,不管是來自富裕家庭還是弱勢家庭,所有的申請都該是匿名的。處理申請的招生官不應該知道學生的性別、家庭背景、學校、膚色等一切信息,僅(jin) 根據成績來選拔最好的學生即可。對於(yu) 這些“辯論”,你怎麽(me) 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