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起點低,落點高,循序漸進
從(cong) 我們(men) 項目說起吧。我們(men) 項目,75個(ge) 學生,中國學生大概有15個(ge) 。說來奇怪,我們(men) 班上總有那麽(me) 幾個(ge) 男女,比較高傲。說話都不大看人的,骨子裏麵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you) 越感。
是的啊,這些人可能常常安慰自己,紐約大學啊,經濟學排名前十,經濟學碩士還可以在全美頂級牛逼的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任意選課。
知識給人力量,無知也給人力量,而且往往是更大的力量。
義(yi) 和團就是典型吧。義(yi) 和團員們(men) 在上課時每每都有些優(you) 越感。尤其是經濟學的課程,基本上不是數學(理論性)就是統計學(實證性)。中國學生又有強大的計算能力,這些無疑都這些無知的人又一次增添了優(you) 越感。
當美國學生抓耳撓腮的時候,義(yi) 和團的餘(yu) 光中總是有那麽(me) 點興(xing) 奮。“這個(ge) 你都不懂,我大一就學過了。”但是,隨著課程的進行,義(yi) 和團員們(men) 開始感悟到了什麽(me) 是強大和有質量的教育了。
我們(men) 這個(ge) 學期,必修課有三門,數理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不過,紐約大學和經濟學有關(guan) 的老師,最好的在stern商學院,他們(men) 給MBA教課。
如果哪一天紐約大學的老師再奪諾貝爾經濟學獎,概率最高的是數學係,其次就是商學院了。商學院隨便一個(ge) 給你上課的教授,就是全美金融的頂級專(zhuan) 家。
經濟學科中,次一等的老師就是經濟係給博士和本科上課的老師。說實話,給碩士生上課必修課的老師,相對於(yu) 這些大牛,都是“no body”的無名之輩了,他們(men) 一般都是美聯儲(chu) 的專(zhuan) 家,或曾經是美聯儲(chu) 專(zhuan) 家。就是這樣一些老師,已經讓我們(men) 越來越震驚於(yu) 美國的教育質量了。
我們(men) 數理經濟學的老師,是Hodge,他是芝加哥大學的博士,曾經是惠普和微軟的財務專(zhuan) 家。數理經濟學基本上從(cong) 最基本的線性代數和微積分講起,真正體(ti) 現了美國教育的“起點低,落點高”的特點。
怎麽(me) 說呢,中國有一本最好的“抽象代數”(或者叫“近世代數”)教材,是張瑞禾教授1948年在北京大學編的,作者在前沿裏是這樣寫(xie) 的:
隻需要高中代數知識,但是,經過一個(ge) 學期的訓練和學習(xi) ,學生可以看懂最前沿的論文。
我們(men) 現在學習(xi) 的數理經濟學差不多就是特點。
Hodge老師,每節課內(nei) 容不多,兩(liang) 個(ge) 小時,循循善誘,但是,總是能擊中知識的最要害,然後迅速把你帶到前沿。一節課下來,你會(hui) “噢”的一聲,原來是這樣的啊。
在國內(nei) ,我們(men) 就知道死記硬背大堆的級數公式,然後解各種生僻的題目。
現在一下子理解了這個(ge) 級數到底要講什麽(me) 了,可以說,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六周下來,那些在國內(nei) 看起來高不可攀的問題,你不僅(jin) 理解了,而且很快就會(hui) 運用了。
國內(nei) 的教學就是欠缺了這樣一個(ge) 過程。或者說,國內(nei) 的老師缺乏對於(yu) 教學內(nei) 容本身的把握。
舉(ju) 個(ge) 例子,我在北大旁聽過平新喬(qiao) 老師的“中級微觀經濟學”。可以說,平新喬(qiao) 老師的中級微觀已經是國外“高級微觀初步”的內(nei) 容了。結果怎麽(me) 樣呢?
上課的時候,大家就是一個(ge) 字,“難!”教學效果呢?
好在北大是最優(you) 秀的頭腦,一大推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各地的高考狀元,所以,總有那麽(me) 20%的人,是可以趕得上的。但是,其他的80%呢?還有,即使對於(yu) 這20%的天才,這是一個(ge) 正確的引導嗎?對於(yu) 那些天生發育特別良好的孩子,沒有學會(hui) 走就學跑,即使他們(men) 真的能跑起來,就真的能夠一直跑下去?
來到了美國,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人計算能力好,但是基本概念不清晰。在數學上如此,在經濟學上也是如此。
以我們(men) 的計量經濟學為(wei) 例,國內(nei) 很多本科生初級計量經濟學裏麵已經講到了時間序列分析,Panel數據分析。而且,統計軟件也都用上了。點擊幾下鼠標,你似乎就掌握了前沿的計量經濟學知識了。
直到我們(men) 聽了助教丹尼爾(拉丁美洲來的)的課程,連義(yi) 和團小將們(men) 都承認自己在國內(nei) 學的一團混亂(luan) 。
上周,丹尼爾給我們(men) 講嵌套模型的檢驗。不是幾個(ge) 按鍵就結束了。他是在黑板上詳細證明了公式,然後分析了電腦固化模型的缺陷,並且自己當場編寫(xie) 了一個(ge) 計算程序。幾秒以後,他的結果出來的,計算的精度比電腦的固化程序更好。“噢!!!!!”
我們(men) 的思維就是這樣被開拓的。通過助教課程上的訓練,我們(men) 很自然的學會(hui) 了分析電腦模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就知道點擊鼠標。這幾天做作業(ye) 的時候,我就習(xi) 慣性的自己編寫(xie) 一些語句。對於(yu) 電腦計算的結果,我總是從(cong) 原理上想一下。
幾周下來,義(yi) 和團的小團員們(men) ,也都服服帖帖了。
#02
美國博士教育與(yu) 中國博士教育
看到我們(men) 這兩(liang) 個(ge) 給力的助教,我們(men) 真的是越來越佩服他們(men) 。同時感慨啊,美國的博士教育就是牛逼啊。我想起了,自己在北大學習(xi) 。說來真的很悲慘。
為(wei) 什麽(me) 都是美國牛校的博士,差別能這麽(me) 大呢?
我們(men) 這兩(liang) 個(ge) 助教,還都是美國的外國人,口音極其嚴(yan) 重。但是,我們(men) 聽起來還是這麽(me) 舒服。我終於(yu) 理解了,唯一的一個(ge) 解釋是:
美國的博士教育,隻是很小概率上有次品。這些年,中國不乏從(cong) 美國名校畢業(ye) 回國的博士,但是,他們(men) 極少有能夠做出和他們(men) 的美國博士同學們(men) 類似的成就。
注意了,是和他們(men) 美國同學類似的成就。
#03
人的基本定位是職業(ye) 關(guan) 係:師師生生
上周一,宏觀老師給每個(ge) 人郵箱裏麵發了一個(ge) 郵件,說自己下課有事要走,不能回答問題了,十分抱歉。可以在他的專(zhuan) 門答疑時間或者另外約時間回答我們(men) 的問題。
這就是美國的教育吧,孔爺爺曾經講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套用一下來形容美國的教育:師師生生。
老師和學生的基本關(guan) 係是一種職業(ye) 倫(lun) 理,老師必須要回答學生問題,這是義(yi) 務。在中國,隻有極好的老師才有耐性回答你那麽(me) 幾次的問題吧。
在美國,既然師生名分已定——師師生生,授業(ye) 解惑就是老師的基本責任了。你上課的時候,任何時候你都可以舉(ju) 手提問(我目前有了自由,但是,還不習(xi) 慣享受)。“沒有傻逼的問題,隻有傻逼的回答。”
“Any questions?”幾乎是每個(ge) 老師口頭禪。這就是師師生生,這就是基本的職業(ye) 倫(lun) 理。
再看看我們(men) 的作業(ye) 吧。每一個(ge) 題目,老師都是經過精心思考出來的,其目標都是圍繞上課的核心概念和方法的。
美國的作業(ye) 真的是“給力”。作業(ye) 給力是因為(wei) 老師給力啊,老師給力是因為(wei) 他有正確的職業(ye) 倫(lun) 理啊。
#04
再說循序漸進和中國的學位熱
紐約大學的本科生可以直接讀碩士,無需GRE成績。通過和他們(men) 交流,我才越來越能體(ti) 會(hui) 到,循序漸進,低起點高落點了。紐約大學的經濟學本科生,要首先學習(xi) 6個(ge) 學分的統計學,才能學習(xi) 4個(ge) 學分的計量經濟學。大部分學生到此為(wei) 止了,因為(wei) 核心內(nei) 容你已經掌握了。
但是,這絕不是說,人家計量就比你差了,後麵你可以選時間序列4學分。如果你還想學習(xi) ,還有計量經濟學討論課程4學分。你還是不滿足,可以再學習(xi) 高級計量經濟學4學分。
這樣,你最後學下來,已經完全達到了美國博士生要求的水平了。所以,紐約大學的優(you) 秀本科生完全不需要來讀我們(men) 這個(ge) 碩士了,申請博士也不是那麽(me) 必要,除非他非要以後從(cong) 教。
相反,中國呢?本科生拔苗助長,研究生無所適從(cong) ,博士生整天扯淡。本科沒有打牢基礎要用研究生彌補,研究生意猶未盡要用博士生來彌補。補到最後,也沒有補出一個(ge) 什麽(me) 結果來。
美國就是這樣,有效分層級,針對不同對象和需要。美國畢業(ye) 的本科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選自己要選的課程,然後直接工作去。優(you) 秀本科生,要想搞研究的,去讀研究生院的博士(phd)去。
要想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人士,就去醫學院讀四年拿一個(ge) 醫學博士Medicine Doctor ,或者去法院讀三年拿一個(ge) 法學博士Juris Doctor。那些本科畢業(ye) 直接工作的本科生,幾年下來積攢了足夠的經驗,就來讀MBA吧。層次一目了然。
美國的教育在培養(yang) 人。每一個(ge) 層次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而且有著充足的條件來實現這個(ge) 目標。
教育培養(yang) 人,好比培養(yang) 植物。一顆植物要茁壯成長,需要進行的養(yang) 護。但是,在中國,你沒有花房,也沒有嗬護。你隻能在冬天的太陽底下,靠著老天吸取一下溫暖。結果怎麽(me) 樣,隻有天知道。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