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今年英國院校“放水”了,不管是本科還是碩士,都有一種好像競爭(zheng) 很激烈,但又好像招不滿的現象。更有一些讓人無法想象的操作,比如南安的一些熱門碩士專(zhuan) 業(ye) 延期再延期,伯明翰大學從(cong) 拒信裏麵再撈人等等。
但很多人說這些院校裏最水的其實不是南安,也不是伯明翰,甚至不是UCL,而是曼大。UCL雖然經常被說“水”,那也是因為(wei) 專(zhuan) 業(ye) 設置豐(feng) 富,而且比較“接地氣兒(er) ”,很受留學生歡迎。這兩(liang) 年申請難度越來越大,很少有人說“水”了。
曼大之前很多專(zhuan) 業(ye) 說要帶語言申請,但硬氣了沒多久就蔫了。不僅(jin) 撤回了之前帶語言申請的政策,還主動延長了押金的期限,已經是很明顯的“放水”了。而且之前因為(wei) 語言問題被拒的學生,也可以重新跟曼大校方argue,爭(zheng) 取offer。
英本申請也有類似的現象,這兩(liang) 天的Clearing補錄,曼大放出了大量的空位,而且部分專(zhuan) 業(ye) 學術上降con錄取,還有降了兩(liang) 檔的。隻是對語言沒有絲(si) 毫讓步,哪怕語言雅思小分隻差了0.5,也是會(hui) 被秒拒的,算是保住了一些名校的“尊嚴(yan) ”。
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曼大為(wei) 什麽(me) 會(hui) 放出這麽(me) 多補錄位置,也無法理解一些人大幅降低要求被曼大錄取,隻是覺得現在曼大“墮落了”,變成“水校”了。然而這樣的例子都是需要單個(ge) 分析的,不是所有的低分都能被曼大錄取。
一些學術成績比學校要求低的學生,比如A-level成績裏有個(ge) D,是需要跟學校盡力爭(zheng) 取的。有時候經過好幾個(ge) 小時的電話加郵件反複拉扯,才能爭(zheng) 取到offer。與(yu) KCL溝通也是幾個(ge) 小時起步,每一張offer其實都來之不易。
不過今年英國院校的大環境確實就是“缺人”,從(cong) 院校的“小動作”上就能看出來,放水不放水的,還不是跟缺不缺人有關(guan) 。簽證政策的變化,勸退了一大波留學生,澳洲院校QS排名的整體(ti) 提升,又流失了部分留學生。
今年英本補錄也是類似的情況,很多隻能補錄英國QS50-100院校,或者QS100以後院校的學生,更傾(qing) 向於(yu) 去澳洲,還能申到QS前50的澳洲院校。他們(men) 覺得什麽(me) 都是虛的,隻有排名才是最實在的,為(wei) 了院校排名可以降低對專(zhuan) 業(ye) 的期望。
所以現在英國院校看似在“放水”,看似越來越不受歡迎,其實都是外部的原因,並不表示英國院校的實力大打折扣了。QS前50的英國院校還是非常穩的,南安和伯明翰也進步了,隻是澳洲院校更香了,更“劃算”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