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平權法案禁止招生種族歧視後,各校紛紛調整政策,表示禁止將種族信息納入考核標準。在最高法院推翻平權法案後的第一個(ge) 秋季招生季,麻省理工學院(MIT)公布了2028屆本科生的生源情況,對比之前的新生構成,這次確實有了明顯的變化!
01、MIT新生亞(ya) 裔比例上漲
根據MIT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共錄取1,102名本科生中:
5%是黑人/非裔美國人
1%是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
11%是西班牙裔/拉丁裔
47%是亞(ya) 裔美國人
37%是白人
與(yu) 2027屆學生相比,MIT新生的種族多樣性有著顯著的下降。少數族裔(非裔、西裔、美洲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學生)入學人數急劇下降,降幅高達36%。其中非裔學生的入學比例從(cong) 15%下降到5%;西班牙裔和拉丁裔學生的比例從(cong) 16%下降到11%。
而亞(ya) 裔學生呈上升趨勢,比例從(cong) 40%躍升至47%,幾乎占據新生班級的一半,漲幅高達17.5%!
不過,麻省理工學院校長Sally Kornbluth在談到有關(guan) 2028屆新生時表示,曆史上代表性不足的族裔錄取率下降,並不意味著學校之前錄取了不符合標準的學生。“這一屆學生在多個(ge) 維度中都表現非常出色,一如既往。
但由於(yu) 去年最高法院的裁決(jue) ,這一屆學生在種族和民族多樣性方麵,未能達到麻省理工學院社區在過去幾十年共同努力所取得的廣泛程度,”Kornbluth說道。
MIT本科招生主任Stu Schmill在官方采訪中表示,2028屆新生班級學生多樣性的下降,主要就是因為(wei) 今年的招生未考慮種族因素!這和過往曆史有關(guan) ,美國K12教育中種族不平等一直存在且持續,而在STEM領域更為(wei) 顯著。在黑人/西班牙裔占比超75%的公立高中:
近三分之二的不提供微積分;
超過一半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計算機科學
近一半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物理學
這就使得不考慮種族招生時,這些代表性不足的學生將會(hui) 被忽視!而且MIT還表示,新生多樣性和恢複標化無關(guan) 。盡管恢複了標化要求,但去年班級中少數族裔學生的比例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此外,Stu Schmill還表示,多樣性對教育的好處是公認的,未來MIT仍會(hui) 重視學生的多樣性。為(wei) 此,MIT將擴大招生和經濟援助,包括推出針對性的外展計劃,幫助美國農(nong) 村學生申請MIT;提高對低收入群體(ti) 的支持等等。
布魯姆告訴《紐約時報》:“每個(ge) 被麻省理工學院 2028 屆錄取的學生都會(hui) 知道,他們(men) 被錄取隻是因為(wei) 他們(men) 傑出的學術和課外成就,而不是他們(men) 的膚色。”可以說,今年是美國高等教育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一年,最高法院的裁決(jue) 對大學的招生政策產(chan) 生了重大的影響,讓學校更多偏向“擇優(you) 錄取”,不知道同期的哈佛和UNC會(hui) 是何表現,我們(men) 拭目以待。
02、MIT錄取變化
MIT也同時更新了2028屆新生班級的錄取情況,2028屆共有28,232名學生申請,錄取了1,275名學生,錄取率為(wei) 4.52%。其中EA階段共收到12,563份申請,錄取661人,錄取率為(wei) 5%。
RD階段收到15,669份申請,錄取人數為(wei) 614人,錄取率為(wei) 3.92%。對比前幾年數據,在2021-2022這兩(liang) 年實施“標化可選”期間,MIT的申請人數暴漲,但隨著標化考試要求的恢複,申請人數瞬間回到疫情前水準,但錄取人數倒是很穩定的一直在下降。
另外,MIT近兩(liang) 年的EA錄取率也在走低,雖然看似整體(ti) 比RD錄取率高,但也沒高多少。正如MIT再三強調的,早申請沒有任何優(you) 勢,但如果真的喜歡MIT,早申錄取的概率還是相對稍大一些。當然,說到這裏,怎麽(me) 能少了國際生的錄取數據:
可以看到,MIT每年錄取的國際生人數基本都占總錄取的10%。即便是2021-2022這兩(liang) 年申請人數暴漲的情況下,依舊遵循這一規律。這其中,中國學生一直是MIT國際生的最大生源地,MIT超過26%的國際學生都來自中國。我們(men) 統計了MIT近十年的中國學生數據:
結果顯示,本科階段的在校中國學生數量是整體(ti) 穩步上升的,從(cong) 12%已經漲至13%,可以說,MIT越來越願意向中國學生伸出橄欖枝。但需要注意的是,MIT是分控。
2024Fall,MIT錄取學生的標化中間分數段為(wei) :
SAT中位數1520-1580
ACT中位數35-36
除了強有力的硬實力,學校還表示,希望學生能與(yu) 學校產(chan) 生密切的聯係,因此希望申請者能具備以下這些品質,包括但不限於(yu) 協作精神、積極主動、勇於(yu) 創新、勤奮好學等。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