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曆史日(National History Day,簡稱NHD)是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中學生曆史研究競賽。該競賽是麵向4至12年級學生的曆史研究競賽,旨在提升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解決(jue) 問題能力,研究與(yu) 閱讀寫(xie) 作技巧能力,發展自尊與(yu) 自信的曆史研究與(yu) 技能發展的競賽。
NHD大賽含金量極高,受到諸多美國名校的認可,能拿到獎項,就是申請名校的加分項。迄今為(wei) 止,美國有超過一百萬(wan) 的中學生和30000多名老師參加過該競賽。學生們(men) 將通過原創論文、展覽、表演、網站或紀錄片展示他們(men) 的作品。
研究發現,學生參加該項競賽的意義(yi) 遠遠超出了比賽,這項比賽甚至幫助改變了年輕人的思維。參加過這一比賽的學生,在包括閱讀,科學和數學以及社會(hui) 研究在內(nei) 的多個(ge) 學科的國家標準考試中,其表現都優(you) 於(yu) 沒有參加過該項比賽的同齡人,通過該競賽,學生許多技能都得到了提升。
這些技能包括:工作習(xi) 慣/毅力、組織報告的能力、溝通技巧、提出的研究計劃等方麵,這些特質展現的是學習(xi) 能力與(yu) 個(ge) 人能力,都是美國大學招生非常看重的。
參賽對象
初中組:6、7、8年級學生
高中組:9、10、11、12年級學生
個(ge) 人參賽或2-5人組隊參賽
注:有一些分會(hui) 也允許4、5年級的學生參賽,所以參賽者需和當地的分會(hui) 協調員進行溝通確認。
2025參賽主題
Rights & Responsibilities in History 曆史中的權利與(yu) 責任
該主題可以涉及多個(ge) 方麵,可以是家庭,地方,國家或世界曆史主題。
權利和責任的概念有著豐(feng) 富而複雜的曆史,多年來不斷發展,並根據時間、地點、文化和價(jia) 值觀呈現出不同的形式。
參賽時間
- 中國賽區報名截止時間:2024年12月20日
- 中國賽區作品提交截止時間:2025年2月25日
參賽要求
參賽作品必須是原創的,而且當前比賽年度創作出來的。
作品分類
(1) 論文(Paper)
·學生隻能個(ge) 人參賽
·傳(chuan) 統形式的論文和其他類型的創意寫(xie) 作均可
·論文字數在1500-2500字之間
·所有的引用和想法都必須表明出處
·除論文外,學生需寫(xie) 出注釋參考書(shu) 目
·學生需準備5份論文,在比賽開始前需提交4份,學生自己保留1份
(2) 展覽(Exhibit)
·展覽品的大小不超過40英寸寬、30英寸長和6英尺高,圓形展覽品直徑不超過30英寸
·展覽品可包括圖片、地圖和其他視覺主要來源
·所有引用和圖片都必須標明出處
·除準備展覽品外,參賽者需用文件記錄過程和注釋參考書(shu) 目
·展覽品的字數上限為(wei) 500字
(3) 紀錄片(Documentary)
·紀錄片時長不超過10分鍾時間從(cong) 第一個(ge) 畫麵或聲音開始,到最後一個(ge) 畫麵或聲音結束
·記錄片中的所有圖像、音樂(le) 和電影都必須標明出處
·除拍攝紀錄片外,參賽者需用文件記錄拍攝過程和注釋參考書(shu) 目
·必須在五分鍾或更短的時間內(nei) 完成紀錄片的設置
·請在紀錄片結束後五分鍾內(nei) 撤下設備,參加評委的評審
(4)網站(Website)
·使用NHDWebCentral™創建網站
·網站上可包括最多1200字學生編輯的文字
·網站中可包含多媒體(ti) 片段,總時長不超過3分鍾
·網站上的所有圖片、電影和音樂(le) 必須標明出處
·除製作網站外,參賽者需要用文件記錄過程和注釋參考書(shu) 目
(5) 表演(Performance)
·表演時長不超過10分鍾
·除表演外,參賽者需用文件記錄過程和注釋參考書(shu) 目
·在表演過程中可使用多媒體(ti)
評選標準
曆史文獻質量(Historical Quality,80%)
- 在所有類別,對該部分的評估都使用統一標準。這個部分重點關注作品的曆史論證、研究以及與主題關係的優勢。
闡述的清晰度(Clarity of Presentation,20%)
- 不同類別對該部分的評估標準各有差異。該部分將評估參賽作品如何利用所屬類別的工具來表達論點。
獎項設置
每組每個(ge) 類別的比賽獲勝者將會(hui) 獲得相應證書(shu) 、獎牌獎杯、獎金等榮譽。每組每個(ge) 類別中的前三名將獲獎。
a)第一名(First Place):第一名獎項由國家人文基金會(hui)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NEH)讚助,獲獎者將獲得“NEH學者”稱號
b)第二名(Second Place)
c)第三名(Third Place)
學習(xi) 收獲
1、獲得參賽全程輔導,完成高質量參賽作品;
2、豐(feng) 富文科+科技背景,增加軟實力,助力申請;
3、提升跨學科研究技能、寫(xie) 作能力,培養(yang) 批判性思維和全球視野;
4、鍛煉文獻查閱和分析能力,增強英文表達能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