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成立於(yu) 1851年,至今共獲得130個(ge) 普利策獎(是所有報紙中獲獎最多的),長期以來一直被業(ye) 內(nei) 視為(wei) “有記錄的報紙”。按發行量計算,它在全球排名第18位,在美國排名第3位。
作為(wei) 一份頗具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為(wei) 了鼓勵學生將學校中學習(xi) 到的知識轉化成創造力,增強學生的寫(xie) 作能力,每年都會(hui) 舉(ju) 辦各種類型的一係列寫(xie) 作比賽,是全球寫(xie) 作競賽中最受關(guan) 注、含金量最高的比賽之一。其中社論寫(xie) 作、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STEM寫(xie) 作等在全球中學生中都有良好的口碑。
所以,紐約時報係列競賽含金量極高!同時,短篇寫(xie) 作的時間成本對比其他同等含金量的論文類競賽要少很多。雜誌希望通過競賽激勵年輕一代的讀者,傾(qing) 聽年輕讀者的真實聲音。獲獎作品雖短,卻有十分強的感染力;易受影響。
-比賽主題-
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中有9個(ge) 不同的主題板塊,在2022年可以報名參加的有:
➡紐約時報中學生STEM寫(xie) 作競賽(2022年02月02日—2022年03月09日)
➡紐約時報中學生社論競賽(2022年03月02日—2022年04月13日)
➡紐約時報夏季讀寫(xie) 比賽(2022年6月10日—2022年8月19日)
➡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競賽(2022年10月—2022年11月 具體(ti) 時間待定)
➡紐約時報學生評論競賽(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具體(ti) 時間待定)
-為(wei) 什麽(me) 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值得參加?-
➡ 提升“敘事文”和“議論文”的寫(xie) 作能力
無論未來選擇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是什麽(me) ,寫(xie) 作能力都會(hui) 是漫長的學術乃至職業(ye)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
參加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不僅(jin) 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寫(xie) 作能力,還能幫學生更好地理解美國主流報刊的觀點、內(nei) 容和寫(xie) 作方式。這些都能為(wei) 之後的學術寫(xie) 作打好基礎。
➡ 高含金量和認可度
《紐約時報》在美國的影響力與(yu) 地位不容小覷,有著非常高的社會(hui) 關(guan) 注度,紐約時報寫(xie) 作比賽也是全球寫(xie) 作競賽中曝光度和含金量最高的比賽之一。
而且一旦獲獎,就有在《紐約時報》網站刊登的機會(hui) ,還有可能出現在印刷版《紐約時報》上。
有意思的是,在著名勵誌電影《風雨哈佛路》的主人公Liz Murray就是參加了紐約時報的寫(xie) 作比賽,而獲得了獎學金進入了哈佛大學。
➡ 充實自己大學申請課外活動背景
眾(zhong) 所周知,大學的招生錄取過程大多采取綜合性評估的方式,全方位地考察學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參加比賽的經驗能應用到文書(shu) 中,豐(feng) 富文書(shu) 內(nei) 容。不僅(jin) 如此,在比賽中提升的寫(xie) 作能力,能讓學生寫(xie) 出一篇邏輯清晰、用詞準確,或是能充分彰顯自己的個(ge) 性的好文書(shu) ,這就可能從(cong) 眾(zhong) 多競爭(zheng) 者中脫穎而出,增加申請到夢校的幾率。
➡ 模擬大學申請文書(shu) 寫(xie) 作
寫(xie) 作要求與(yu) 評判標準與(yu) 大學申請文書(shu) 相近,申請季的學生可以準備文書(shu) 時順便參賽,一舉(ju) 兩(liang) 得。非申請季的學生則可以通過這一比賽提前獲得文書(shu) 寫(xie) 作方麵的鍛煉。
-聊聊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賽-
個(ge) 人敘事征文比賽的靈感來自於(yu) 《紐約時報》的生活專(zhuan) 欄,該專(zhuan) 欄始於(yu) 1996年,以“關(guan) 於(yu) 有意義(yi) 的人生經曆的簡短而有力的故事”為(wei) 特色。參加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賽的學生往往是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並且有強烈的的個(ge) 人見解。所以說這會(hui) 是一場刺激又富有理性的如同過山車般的比賽。 《紐約時報》鼓勵學生講述人生中某個(ge) 獨特的時刻,而不是總結人生經曆、或是對某個(ge) 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段經曆不需要驚天動地。大賽更加注重參賽者如何說自己的故事。“為(wei) 什麽(me) 我想要講這個(ge) 故事?”“從(cong) 這個(ge) 故事中,讀者是否能讀出更為(wei) 深刻的涵義(yi) ?”這些都是極好的思考角度。學生可以參照“敘事文”的寫(xie) 作方法,即包括開頭(beginning)、中間(middle)、結尾(end),當然也包括衝(chong) 突(conflict)和解決(jue) (resolution)。
可以說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賽是個(ge) 非常好的練筆機會(hui) 讓學生既能體(ti) 驗參賽流程為(wei) 其他競賽打基礎又可短時間加強寫(xie) 作能力為(wei) 後續長篇論文競賽打基礎!
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小Tips
Tips1、 能將讀者快速身臨(lin) 其境、帶入到故事中。
Tips2、從(cong) 自己的角度、發表自己的聲音。
Tips3、"Show, not tell",描述畫麵、而不是單純的文字堆砌,可以考慮“意象”(imagery)、“暗喻”(metaphor)等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
Tips4、 結尾處避免妄下定論、假大空的升華。最好的作文往往都會(hui) 讓讀者有自我解讀的空間,悟出無限種可能。
01適合學生
該比賽適合16-19歲的學生參加,不限學科。鼓勵人文學科學生參加,擅長英文寫(xie) 作,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提高學術論文寫(xie) 作能力,致力於(yu) 申請名校的學生參加。
02參賽要求
➡ 作文字數限製為(wei) 600字(不包括標題)。
➡ 作文要求原創、原創、原創!也就是說,參賽者提交的寫(xie) 作未曾公開發表過,即使是校報也不例外。
➡ 大賽隻允許每位參賽者提交一篇參賽作文。
➡ 參賽者需要以個(ge) 人身份完成寫(xie) 作,不能進行團隊小組合作。當然,參賽者可以尋求指導建議,但作品仍需遵循原創、獨立完成的原則。
03報名方式
1)符合要求的學生可登入官網自行報名遞交申請表;
2)學生家長和老師可登入官網代為(wei) 報名,可同時為(wei) 多名學生申請,注意區分官網上提供不同申請表;
3)整個(ge) 參賽環節不收取任何費用。
04獎項設置
大賽結束後4-6周公布成績。《紐約時報》將通過郵件形式通知冠、亞(ya) 、季軍(jun) 以及總決(jue) 賽資格者,經冠軍(jun) 獲得者同意後將獲勝作品全文發布在《紐約時報》上。《紐約時報》仍會(hui) 公開宣布亞(ya) 軍(jun) 、季軍(jun) 及總決(jue) 賽資格者的姓名及作文標題。
作文參考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