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注重環保,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中的一個(ge) 元素。我們(men) 在不斷思考自身行為(wei) 對環境的影響。
Envirothon 環保馬拉鬆競賽 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以環保為(wei) 主題的高中理工科挑戰活動,旨在鼓勵學生培養(yang) 頂尖的科學技能和優(you) 秀的社會(hui) 責任意識。每年全球超過 4000 所中學和 50 萬(wan) 學生參與(yu) 。
適合學生
9-12年級對環保或環境科學感興(xing) 趣,希望了解更多關(guan) 於(yu) 環保或者環境領域相關(guan) 知識的同學們(men) ;組隊參賽,同校5-10人一隊(可跨年級)。
北美學生與(yu) 中國學生分區進行。
比賽時間
2021-2022
比賽形式
中國區初賽
個(ge) 人學術測試
中國區決(jue) 賽
團隊現場學習(xi) 與(yu) 測試與(yu) 案例分析
北美總決(jue) 賽
團隊現場學習(xi) 與(yu) 測試與(yu) 案例分析
賽事主題
環保馬拉鬆以環保為(wei) 主題,下轄四個(ge) 主題的學習(xi) 內(nei) 容,分別為(wei) :
水資源保護-Aquatic Ecology
森林資源保護-Forestry
土壤資源保護-Soils
野生動物資源保護-Wildlife
在中國區的賽事過程中,環保馬拉鬆會(hui) 要求參加的同學們(men) 以學術測驗和案例分析的形式,用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方法來回答該如何正確地保護環境。而如果同學們(men) 從(cong) 中國區選拔突出,進入美國總決(jue) 賽,環保馬拉鬆更會(hui) 添加戶外探索的競賽形式,要求同學們(men) 將環保予以實踐落實。
就像現實中的環保專(zhuan) 業(ye) 會(hui) 涉及並運用到環境工程、環境科學、資源環境與(yu) 城鄉(xiang) 規劃管理、城市規劃、地理科學多方麵的知識一樣。在環保馬拉鬆的活動中,它要求同學們(men) 擁有跨學科的學習(xi) 能力、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當麵對不同環境,有不同的合理的保護舉(ju) 措。
這也是環保馬拉鬆區別於(yu) 其他環保類活動的地方:
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與(yu) 學科知識體(ti) 係交融
Outdoor and Practical-實踐精神的最佳體(ti) 現
在完成環保馬拉鬆的競賽活動後,同學們(men) 不僅(jin) 在學術能力上能獲得的成長,履曆的含金量也會(hui) 有進一步的體(ti) 現。
晉級規則
中國區初賽
初賽形式為(wei) 個(ge) 人學術測試。即選手以個(ge) 人為(wei) 單位報名,在校內(nei) 完成個(ge) 人測試。
中國區決(jue) 賽
決(jue) 賽形式為(wei) 團隊現場學習(xi) 測試與(yu) 案例分析。根據各校初賽成績進行排名,以5人一組,選取前5/前10的總成績平均分,區域排名前10的學校隊伍晉級,由各校五名學生自動組成代表隊參加中國區決(jue) 賽(一個(ge) 學校最多晉級2支隊伍,若2支隊伍晉級則可以自由組隊)。
北美總決(jue) 賽
中國總決(jue) 賽TOP3的隊伍晉級北美決(jue) 賽。
競賽細則說明
中國區初賽
考察方向:對主題學科知識的臨(lin) 場快速學習(xi) 能力、對新內(nei) 容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
比賽內(nei) 容:紙筆化答題。
試卷題型:材料題(涵蓋Envirothon的四個(ge) 主題學科:水文學、森林、土壤、野生動物)。
考試時長:60分鍾,全英文,50道單項選擇題。
中國區決(jue) 賽
考察方向:問題綜合理解與(yu) 分析、問題解決(jue) 能力、英文陳述。
比賽內(nei) 容:團隊學術測試 和 團隊案例分析。
往屆獲獎學生
我自己本身對環境科學很感興(xing) 趣,而且想申請環境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這個(ge) 比賽還是很有用的。不僅(jin) 可以多一個(ge) 競賽獎項,也多一段有意義(yi) 的經曆。在比賽過程中會(hui) 有老師來講lecture,可以進一步拓展一下自己環境方麵的知識。還會(hui) 有一個(ge) case study的環節,會(hui) 讓我們(men) 自己想辦法解決(jue) 一個(ge) 具體(ti) 的環境問題,我們(men) 做的是water shortage in Shanghai,可以鍛煉一下自己案例分析和答辯的能力,也是一次不錯的經曆。關(guan) 於(yu) 競賽的考試,總共四場考試,基於(yu) aquatics、forestry、soil和wildlife四個(ge) 主題,每張考試中會(hui) 有一部分題目是基於(yu) 考試之前的lecture,所以lecture認真聽問題就不大。還有一部分是根據資料答題,會(hui) 給三篇很長的文章。但是有很多題目的答案在前麵的文章裏是找不到的,主要看自己的知識貯備和分析能力,所以做題的時候其實文章不用看的特別仔細,大概知道在講什麽(me) 就行。如果題目做不出可以去文章裏找找看,如果找不到隻能自己想了。官方賽前給的準備資料還是要看一看,至少對四個(ge) 主題要就有基本的理解,但不用都背下來,理解基本概念就行,因為(wei) 題目不會(hui) 照著賽前給的資料出的。
——C同學
很感謝我的三位組員,整個(ge) 過程中也是信心十足並且拚盡全力。感謝老師給我們(men) case study很多專(zhuan) 業(ye) 性的指導和反饋,也尤其感謝老師在備賽到參賽這段時間裏不斷地給我們(men) 審核PPT以及排練演講,幫我們(men) 克服各種困難。對於(yu) 我們(men) 組拿到兩(liang) 項學術科目最高分和總分第一,是非常滿意的。
——Y同學
我要說,這是一場將“work hard, play hard”貫徹到底的旅程。從(cong) 昏昏沉沉的備考生活中飛往上海,開始比賽,才明白了“環保馬拉鬆”的真正含義(yi) ——一刻不停、考點密度極高的學術課程、長達數小時的考試以及presentation無縫銜接——真的絲(si) 毫不比跑一趟馬拉鬆輕鬆。幾天通宵的努力沒有白費。除了耀眼的成績之外,真正令人難忘的,其實是我們(men) 作為(wei) 一個(ge) team在比賽過程中的點滴——考試過程中,四個(ge) 人中二地把衛衣帽子戴上的自豪;以為(wei) 全隊都漏掉一個(ge) 考點時,在隊友筆記本上找到它時的欣喜;presentation前幾十分鍾,終於(yu) 見證學長突破自我的感動;還有學姐用一本筆記本carry全場的讚歎,答辯時眼神交流的默契,課程中四個(ge) 人咖啡一杯接一杯的疲憊,比賽結束後那餐精準踩雷的上海菜......考得盡興(xing) ,玩得開心,是很棒的回憶。感謝老師和每一位同行的隊友。讓我們(men) 繼續把“拚命工作、盡情玩樂(le) ”貫徹到底!
——Z同學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