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生的托福卡在105分左右一段時間了都無法突破,這個(ge) 時候上課有用嗎?
答:這個(ge) 問題我覺得要從(cong) 很多更細致的方麵來看待,因為(wei) 105分可能在大家心中代表著一個(ge) 能力水平,但是相同的105分背後,有不同的105分的構成,以及背後不同的原因,這都是值得去逐個(ge) 分析的。
我先說最典型的情況,很多時候105分這樣的分數往往四科中會(hui) 有一到兩(liang) 門相對比較薄弱,那麽(me) 從(cong) 備考的角度當然是可以在這一兩(liang) 門上尋求提高的,但是很多時候105分的學生在閱讀和聽力上依然會(hui) 有丟(diu) 分,而在這個(ge) 時候,如果把注意力投入在口語寫(xie) 作上,其實性價(jia) 比並不會(hui) 特別高。
我們(men) 分析過105分分數段和110多分分數段的學生,他們(men) 最直接的差別往往不在口語寫(xie) 作上,而就是在閱讀聽力的穩定性上。有些同學能夠在閱讀和聽力中取得高的分數,但是沒有辦法穩定的每一次都取得高的分數,這種波動往往就是高分段學生互相之間能夠真正展現差異的地方。
如果單詞、聽力這些最基本功環節的東(dong) 西做得不錯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上課去尋求一些分數的提高的,但是如果基本功階段存在問題,以及閱讀聽力相對簡單的這兩(liang) 個(ge) 單項,或者說相對容易突破的兩(liang) 個(ge) 單項還存在問題的情況下,一味的在口語、寫(xie) 作上投入時間,無論是課程的時間還是練習(xi) 的時間,這個(ge) 機會(hui) 成本可能會(hui) 比較大。
所以我們(men) 建議不要用一個(ge) 分數段去定義(yi) 學生,還是要在每一個(ge) 階段對學生現在分數背後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分析之後就可以知道什麽(me) 樣的課程或者什麽(me) 樣的練習(xi) 方式能夠更適合學生,去幫助他達到下一步的目標。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