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IS算法是一種常用的綜合評價(jia) 方法,其能充分利用原始數據的信息,其結果能精確地反映各評價(jia) 方案之間的差距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可翻譯為(wei)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國內(nei) 常簡稱為(wei) 優(you) 劣解距離法。
一、算法理論部分
對於(yu) TOPSIS算法的理論介紹,小編將以曾經在大二時學習(xi) 的筆記作為(wei) 分享演示,當時學習(xi) 的是清風數學建模,也算是作為(wei) 一個(ge) 懷念吧~
言歸正傳(chuan) ,基本過程為(wei) 先將原始數據矩陣統一指標類型(一般正向化處理)得到正向化的矩陣,再對正向化的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各指標量綱的影響,並找到有限方案中的最優(you) 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後分別計算各評價(jia) 對象與(yu) 最優(you) 方案和最劣方案間的距離,獲得各評價(jia) 對象與(yu) 最優(you) 方案的相對接近程度,以此作為(wei) 評價(jia) 優(you) 劣的依據。該方法對數據分布及樣本含量沒有嚴(yan) 格限製,數據計算簡單易行。下麵我們(men) 開始對TOPSIS的算法理論娓娓道來。
第一步:將原始矩陣正向化有常見的四種指標!
所謂的將原始矩陣正向化,就是要將所有的指標類型統一轉化為(wei) 極大型指標。(轉換的函數形式可以不唯一哦~ )
其中的四種指標如下圖所示:
圖1 正向化時的四種指標
(1)對於(yu) :極小型指標——>極大型指標
(2)對於(yu) :中間型指標——>極大型指標
中間型指標:指標值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取某特定值最好(如水質量評估 PH 值)。例子:
(3)對於(yu) :區間型指標——>極大型指標
區間型指標:指標值落在某個(ge) 區間內(nei) 最好,例如人的體(ti) 溫在36°~37°這個(ge) 區間比較好。例子:
第二步:正向化矩陣標準化
(標準化的目的是消除不同指標量綱的影響)
注意:標準化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目的就是去除量綱的影響,未來我們(men) 還可能見到更多種的標準化方法,例如:(x‐x的均值)/x的標準差;具體(ti) 選用哪一種標準化的方法在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很大的限製,這裏我們(men) 采用的是比較多的一種標準化方法。
第三步:計算得分並歸一化
二、TOPSIS算法模型的應用
案例:評價(jia) 下表中20條河流的水質情況
(數據是隨手編的,僅(jin) 用於(yu) 講解相應的算法,可能有不合理之處,請見諒)
表1 20條河流的水質情況匯總
河流 | 含氧量(ppm) | PH值 | 細菌總數(個/mL) | 植物性營養物量(ppm) |
A | 4.69 | 6.59 |
51 |
11.94 |
B | 2.03 | 7.86 | 19 | 6.46 |
C | 9.11 | 6.31 | 46 | 8.91 |
D | 8.61 | 7.05 | 46 | 26.43 |
E | 7.13 | 6.5 | 50 | 23.57 |
F | 2.39 | 6.77 | 38 | 24.62 |
G | 7.69 | 6.79 | 38 | 6.01 |
H | 9.3 | 6.81 | 27 | 31.57 |
I | 5.45 | 7.62 | 5 | 18.46 |
J | 6.19 | 7.27 | 17 | 7.51 |
K | 7.93 | 7.53 | 9 | 6.52 |
L | 4.4 | 7.28 | 17 | 25.3 |
M | 7.46 | 8.24 | 23 | 14.42 |
N | 2.01 | 5.55 | 47 | 26.31 |
O | 2.04 | 6.4 | 23 | 17.91 |
P | 7.73 | 6.14 | 52 | 15.72 |
Q | 6.35 | 7.58 | 25 | 29.46 |
R | 8.29 | 8.41 | 39 | 12.02 |
S | 3.54 | 7.27 | 54 | 3.16 |
T | 7.44 | 6.26 | 8 | 28.41 |
對於(yu) 上表的數據,我們(men) 可以確定出有20個(ge) 評價(jia) 對象(A--T),有4列評價(jia) 指標,分別是:含氧量、PH值、細菌總數、植物性營養(yang) 物量。
我們(men) 規定:含氧量越高越好;PH值越接近7越好;細菌總數越少越好;植物性營養(yang) 物量介於(yu) 10‐20之間最佳,超過20或低於(yu) 10均不好。
所以可以知道含氧量為(wei) 極大型指標(不需要正向化處理),PH值為(wei) 中間型指標(需要正向化處理),細菌總數為(wei) 極小型指標(需要正向化處理),植物性營養(yang) 物量為(wei) 區間型指標(需要正向化處理)。
利用MATLAB進行算法編程與(yu) 建模求解,並給出算法代碼的詳細注釋與(yu) MATLAB求解的過程展示。
算法代碼的詳細注釋
第一步:首先讀取數據
第一步:把數據複製到工作區,並將這個(ge) 矩陣命名為(wei) X % (1)在工作區右鍵,點擊新建(Ctrl+N),輸入變量名稱為(wei) X % (2)在Excel中複製數據,再回到Excel中右鍵,點擊粘貼Excel數據(Ctrl+Shift+V) % (3)關(guan) 掉這個(ge) 窗口,點擊X變量,右鍵另存為(wei) ,保存為(wei) mat文件(下次就不用複製粘貼了,隻需使用load命令即可加載數據) % (4)注意,代碼和數據要放在同一個(ge) 目錄下哦,且Matlab的當前文件夾也要是這個(ge) 目錄。 clear;clc load data_water_quality.mat %data_water_quality.mat為(wei) 案例數據
第二步:判斷是否需要正向化
第二步:判斷是否需要正向化 [n,m] = size(X); disp(['共有' num2str(n) '個(ge) 評價(jia) 對象, ' num2str(m) '個(ge) 評價(jia) 指標']) Judge = input(['這' num2str(m) '個(ge) 指標是否需要經過正向化處理,需要請輸入1 ,不需要輸入0:']); if Judge == 1 Position = input('請輸入需要正向化處理的指標所在的列,例如第2、3、6三列需要處理,那麽(me) 你需要輸入[2,3,6]:'); %[2,3,4] disp('請輸入需要處理的這些列的指標類型(1:極小型, 2:中間型, 3:區間型) ') Type = input('例如:第2列是極小型,第3列是區間型,第6列是中間型,就輸入[1,3,2]:'); %[2,1,3] % 注意,Position和Type是兩(liang) 個(ge) 同維度的行向量 for i = 1 : size(Position,2) %這裏需要對這些列分別處理,因此我們(men) 需要知道一共要處理的次數,即循環的次數 X(:,Position(i)) = Positivization(X(:,Position(i)),Type(i),Position(i)); % Positivization是我們(men) 自己定義(yi) 的函數,其作用是進行正向化,其一共接收三個(ge) 參數 % 第一個(ge) 參數是要正向化處理的那一列向量 X(:,Position(i)) , X(:,n)表示取第n列的全部元素 % 第二個(ge) 參數是對應的這一列的指標類型(1:極小型, 2:中間型, 3:區間型) % 第三個(ge) 參數是告訴函數我們(men) 正在處理的是原始矩陣中的哪一列 % 該函數有一個(ge) 返回值,它返回正向化之後的指標,我們(men) 可以將其直接賦值給我們(men) 原始要處理的那一列向量 end disp('正向化後的矩陣 X = ') disp(X) end
第三步:對正向化後的矩陣進行標準化
第三步:對正向化後的矩陣進行標準化 Z = X ./ repmat(sum(X.*X) .^ 0.5, n, 1); disp('標準化矩陣 Z = ') disp(Z)
第四步:計算與(yu) 最大值的距離和最小值的距離,並算出得分
第四步:計算與(yu) 最大值的距離和最小值的距離,並算出得分 D_P = sum([(Z - repmat(max(Z),n,1)) .^ 2 ],2) .^ 0.5; % D+ 與(yu) 最大值的距離向量 D_N = sum([(Z - repmat(min(Z),n,1)) .^ 2 ],2) .^ 0.5; % D- 與(yu) 最小值的距離向量 S = D_N ./ (D_P+D_N); % 未歸一化的得分 disp('最後的得分為(wei) :') stand_S = S / sum(S) [sorted_S,index] = sort(stand_S ,'descend')
使用MATLAB編寫(xie) 的TOPSIS算法中定義(yi) 的函數如下
Positivization函數定義(yi) 的代碼:
注意:自定義(yi) 的函數要單獨放在一個(ge) m文件中,不可以直接放在主函數裏麵(和其他大多數語言不同) function [posit_x] = Positivization(x,type,i) % 輸入變量有三個(ge) : % x:需要正向化處理的指標對應的原始列向量 % type: 指標的類型(1:極小型, 2:中間型, 3:區間型) % i: 正在處理的是原始矩陣中的哪一列 % 輸出變量posit_x表示:正向化後的列向量 if type == 1 %極小型 disp(['第' num2str(i) '列是極小型,正在正向化'] ) posit_x = Min2Max(x); %調用Min2Max函數來正向化 disp(['第' num2str(i) '列極小型正向化處理完成'] ) disp('~~~~~~~~~~~~~~~~~~~~分界線~~~~~~~~~~~~~~~~~~~~') elseif type == 2 %中間型 disp(['第' num2str(i) '列是中間型'] ) best = input('請輸入最佳的那一個(ge) 值: '); posit_x = Mid2Max(x,best); disp(['第' num2str(i) '列中間型正向化處理完成'] ) disp('~~~~~~~~~~~~~~~~~~~~分界線~~~~~~~~~~~~~~~~~~~~') elseif type == 3 %區間型 disp(['第' num2str(i) '列是區間型'] ) a = input('請輸入區間的下界: '); b = input('請輸入區間的上界: '); posit_x = Inter2Max(x,a,b); disp(['第' num2str(i) '列區間型正向化處理完成'] ) disp('~~~~~~~~~~~~~~~~~~~~分界線~~~~~~~~~~~~~~~~~~~~') else disp('沒有這種類型的指標,請檢查Type向量中是否有除了1、2、3之外的其他值') end end
Mid2Max函數定義(yi) 的代碼:
注意:自定義(yi) 的函數要單獨放在一個(ge) m文件中,不可以直接放在主函數裏麵(和其他大多數語言不同) function [posit_x] = Mid2Max(x,best) M = max(abs(x-best)); posit_x = 1 - abs(x-best) / M; end
Min2Max函數定義(yi) 的代碼:
注意:自定義(yi) 的函數要單獨放在一個(ge) m文件中,不可以直接放在主函數裏麵(和其他大多數語言不同) function [posit_x] = Min2Max(x) posit_x = max(x) - x; %posit_x = 1 ./ x; %如果x全部都大於(yu) 0,也可以這樣正向化 end
Inter2Max函數定義(yi) 的代碼:
注意:自定義(yi) 的函數要單獨放在一個(ge) m文件中,不可以直接放在主函數裏麵(和其他大多數語言不同) function [posit_x] = Inter2Max(x,a,b) r_x = size(x,1); % row of x M = max([a-min(x),max(x)-b]); posit_x = zeros(r_x,1); %zeros函數用法: zeros(3) zeros(3,1) ones(3) % 初始化posit_x全為(wei) 0 初始化的目的是節省處理時間 for i = 1: r_x if x(i) < a posit_x(i) = 1-(a-x(i))/M; elseif x(i) > b posit_x(i) = 1-(x(i)-b)/M; else posit_x(i) = 1; end end end
MATLAB求解的過程展示
將MATLAB所求得的結果整理至Excel表格中:
MATLAB的運算結果(河流排名)匯總
排名從(cong) 高往低排序,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為(wei) K河流,得分最低的為(wei) N河流
表2 河流的水質得分排名情況
河流 | 含氧量(ppm) | PH值 | 細菌總數(個/mL) | 植物性營養物量(ppm) | 得分 |
K | 7.93 | 7.53 | 9 | 6.52 | 0.070 |
J | 6.19 | 7.27 | 17 | 7.51 | 0.068 |
I | 5.45 | 7.62 | 5 | 18.46 | 0.068 |
L | 4.4 | 7.28 | 17 | 25.3 | 0.059 |
T | 7.44 | 6.26 | 8 | 28.41 | 0.056 |
G | 7.69 | 6.79 | 38 | 6.01 | 0.054 |
O | 2.04 | 6.4 | 23 | 17.91 | 0.053 |
M | 7.46 | 8.24 | 23 | 14.42 | 0.053 |
H | 9.3 | 6.81 | 27 | 31.57 | 0.051 |
D | 8.61 | 7.05 | 46 | 26.43 | 0.049 |
C | 9.11 | 6.31 | 46 | 8.91 | 0.048 |
B | 2.03 | 7.86 | 19 | 6.46 | 0.048 |
Q | 6.35 | 7.58 | 25 | 29.46 | 0.047 |
A | 4.69 | 6.59 | 51 | 11.94 | 0.045 |
F | 2.39 | 6.77 | 38 | 24.62 | 0.045 |
R | 8.29 | 8.41 | 39 | 12.02 | 0.044 |
P | 7.73 | 6.14 | 52 | 15.72 | 0.043 |
E | 7.13 | 6.5 | 50 | 23.57 | 0.043 |
S | 3.54 | 7.27 | 54 | 3.16 | 0.036 |
N | 2.01 | 5.55 | 47 | 26.31 | 0.019 |
不同河流的得分可視化:
圖2 河流的得分可視化
好啦!TOPSIS算法的案例演示就到此結束啦,感謝您的觀看。
參考文獻:
[1]菅毅,周金星,萬(wan) 龍,陳容,張梅,劉發萬(wan) ,丁玉雄.基於(yu) TOPSIS方法的喀斯特斷陷盆地區番茄地下灌溉技術節水效益綜合評價(jia) [J/OL].節水灌溉:1-13[2022-02-07].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2.1420.TV.20220105.1358.002.htm.
[2]於(yu) 小芹,馬雲(yun) 瑞,餘(yu) 靜.基於(yu) 熵權TOPSIS模型的山東(dong) 省海岸帶生態修複政策效果評價(jia) 研究[J].海洋環境科學,2022,41(01):74-79.DOI:10.13634/j.cnki.mes.2022.01.020.
[3]陽斌成,張家其,羅偉(wei) 聰,喻興(xing) 潔,張興(xing) 苗.基於(yu) TOPSIS及耦合協調度的湖南省2009-2018年水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jia) [J].水土保持通報,2021,41(05):357-364.DOI:10.13961/j.cnki.stbctb.2021.05.045.
[4]崔世華,於(yu) 婧,陳豔紅,韓晨曉.基於(yu) 熵權TOPSIS的湖北省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時空分異研究[J/OL].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11[2022-02-07].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2.1178.n.20210830.1754.002.html.
[5]沈國輝,陳光,趙宇,李曉光,耿愛國,袁浩,劉方.基於(yu) 雙目標分層優(you) 化和TOPSIS排序的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策略[J].電力係統保護與(yu) 控製,2021,49(11):115-123.DOI:10.19783/j.cnki.pspc.200955.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