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國際工程機器大賽由MIT主辦,鼓勵學生積極創新。適合9-12年級學生,尤其是對團隊合作和合成生物學感興(xing) 趣者。不擅長考試,但喜歡創新、喜歡挑戰,任何學科的同學都適合參加iGEM競賽。
那麽(me)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2025年iGEM競賽的考察內(nei) 容及參賽建議!首次參加iGEM的同學們(men) 快碼住!
2025年iGEM參賽須知
2025年iGEM比賽時間軸:
◾ 第一階段(1-4月):報名和隊伍選拔
◾ 第二階段(3-6月):線上學術培訓
◾ 第三階段(5-6月):課題擬定
◾ 第四階段(7-8月):線下集訓
◾ 第五階段(7-8月):成果匯總
◾ 第六階段(9-10月):項目製作,預備展示
◾ 第七階段(11月上旬):答辯
適合學生:9-12年級高中生,數學、商科、計算機、生物等各專(zhuan) 業(ye) 學生均可。
參與(yu) 環節:實驗課程、論文報告、海報、項目演講答辯等。
iGEM在賽中會(hui) 分為(wei) “幹隊”與(yu) “濕隊”
幹隊:主要負責數學建模、人力資源、網頁編程、設計畫圖等等內(nei) 容。
幹隊適合專(zhuan) 業(ye) :金融科學、經濟、傳(chuan) 媒藝術、心理學、哲學等學科方向的學生。
濕隊:是iGEM的骨幹力量,主要負責iGEM課題設計和實驗操作的團隊,需要非常了解合成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知識。
濕隊適合專(zhuan) 業(ye) :生物化學、合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計算機工程和數學方向的學生。
項目收獲:
高質量學術成果、綜合能力提升及鍛煉團隊協作能力。
iGEM競賽主要考察內(nei) 容
生物學知識: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chuan) 學等基礎理論,以及合成生物學相關(guan) 知識。
實驗技能:基因克隆、PCR、細胞培養(yang) 等實驗操作能力,還有實驗設計與(yu) 實施能力。
團隊協作:團隊成員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推進項目的能力。
溝通能力:團隊內(nei) 部交流以及向外界展示項目成果等方麵的溝通表達能力。
創新能力:項目在選題、設計等方麵的新穎性和獨特性。
問題解決(jue) 能力:應對實驗和項目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jue) 方案的能力。
數據處理:數據收集的準確性,以及運用統計和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數據的能力。
書(shu) 麵表達:撰寫(xie) 結構清晰、邏輯嚴(yan) 謹的項目報告的能力。
口頭表達:在規定時間內(nei) 清晰、流暢地進行項目匯報並回答問題的能力。
iGEM備賽建議
知識儲(chu) 備
夯實基礎:係統學習(xi) 合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基礎知識,為(wei) 後續實驗和項目設計築牢根基。
拓展前沿:關(guan) 注合成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成果,閱讀權威期刊論文,了解前沿動態,為(wei) 項目提供創新思路。
團隊組建
多元成員:招募生物、數學、計算機、工程等不同專(zhuan) 業(ye) 背景成員,發揮各自優(you) 勢,提升團隊綜合實力。
明確分工:依據成員特長,明確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建模、項目管理、文檔撰寫(xie) 、成果展示等分工,提升效率。
項目規劃
選題創新:結合社會(hui) 熱點與(yu) 實際需求,選擇具有創新性和可行性的項目,提升項目競爭(zheng) 力。
製定計劃:製定詳細時間表,明確實驗步驟、關(guan) 鍵節點和交付成果,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實驗操作
規範流程:嚴(yan) 格遵循實驗操作規範,確保實驗數據準確可靠,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實驗失敗。
及時記錄:養(yang) 成隨時記錄實驗細節、數據和問題的習(xi) 慣,便於(yu) 分析總結和後續查閱。
溝通協作
團隊交流:定期召開團隊會(hui) 議,分享進展、討論問題,加強成員間的溝通與(yu) 協作。
對外交流:積極與(yu) 其他參賽團隊、專(zhuan) 家學者交流,獲取反饋和建議,拓寬項目思路。
成果展示
報告撰寫(xie) :用簡潔、專(zhuan) 業(ye) 的語言撰寫(xie) 項目報告,確保結構清晰、內(nei) 容完整、邏輯嚴(yan) 謹。
展示練習(xi) :反複練習(xi) 口頭匯報,提升表達能力和舞台表現,熟練應對評委提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