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為(wei) 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活動,不僅(jin) 是國內(nei) 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一項重要賽事,而且已與(yu) 國際上許多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建立了聯係,以下是這項大賽的幹貨分享,千萬(wan) 不要錯過喔!
賽事簡介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簡稱創新大賽,CASTIC) 是一項具有30年曆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也是麵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you) 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它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體(ti) 育總局、知識產(chan) 權局、自然科學基金會(hui) 、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示範性、導向性和群眾(zhong) 性的活動,該項活動的目的是促使青少年深入理解科學、技術與(yu) 社會(hui) 的相互關(guan) 係,激發其對科學的興(xing) 趣,培養(yang) 他們(men) 對社會(hui) 的責任感,通過知識的學習(xi) 、技能的掌握和活動的參與(yu) ,使廣大青少年初步領會(hui) 科學的方法論,提高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從(cong) 而促進其科學素質的全麵提高。每年都從(cong) 大賽中選拔出優(you) 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yu) 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為(wei) 什麽(me) 選擇參加該大賽?
主辦單位為(wei) 官方性質、認可度高
該大賽創立於(yu) 1982年,至今已經有30多年曆史了;大賽的舉(ju) 辦方,很有實力,它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教育部,科技部,發改委,還有國家部委,都是大賽的組織者,帶有官方性質,所以它的認可度非常高。
示範性、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
該大賽是麵向全國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目前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you) 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參賽人數非常多,參賽的作品要經過層層篩選才能取得名次;同時很多學校在升學時,已經明確提出需要提交科技類獎項,而該大賽又是含金量最高的科技類大賽。
不止一個(ge) 獎項的獲得
- 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激發其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 通過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活動的參與,使學生初步領會科學的方法論,提高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其科學素質的全麵提高;
-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湧現,推進科技教育事業的普及與發展。
活動內(nei) 容
大賽板塊
活動內(nei) 容包括競賽活動和展示活動兩(liang) 個(ge) 係列;
競賽板塊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創意、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
展示板塊
少年兒(er) 童科學幻想繪畫展、青少年優(you) 秀科技實踐活動、優(you) 秀組織獎評選;
各板塊學科分類
-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與(yu) 天文學、能源科學、工程學(小學、初中、高中)、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醫學、化學、生物化學與(yu) 分子生物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行為(wei) 和社會(hui) 科學;
-
青少年科技創意:數學、物理與(yu) 天文學、化學、生命科學、能源科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計算機科學與(yu) 信息技術、工程學、行為(wei) 和社會(hui) 科學;
-
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科教方案、科教製作;
-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yu) 空間科學、技術與(yu) 設計、其他。
競賽詳情
申報要求
1.參賽學生須為(wei) 國內(nei) 在校中小學生(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ye) 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國際學校)。每個(ge) 參賽學生(包括集體(ti) 作品的學生)在一屆大賽中,隻能申報一個(ge) 作品參加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2.參加全國競賽學生須由省級組織單位在省賽獲獎學生中按規定名額擇優(you) 推薦,須符合全國競賽規則和各項申報要求。
3.參賽者須承擔申報作品全部或主體(ti) 研究工作。小學生作品選題原則上需與(yu) 日常生活相關(guan) 。
4.參賽作品須在終評活動當年7月1日前兩(liang) 年內(nei) 完成。
參賽形式及方式
- 個人賽和集體賽;
- 集體賽限同一學校同一學段(小學為一個學段,初中為一個學段,高中為一個學段),組隊人數不能超過3人;
- 以提交論文的方式參賽;
比賽流程(具體(ti) 時間以各省市教委通知為(wei) 準)
7月-8月:準備材料,以學校為(wei) 單位申報區級競賽
8月-10月:區級競賽,根據區分配名額,推薦優(you) 秀作品參加市級競賽。
11月-12月:市級競賽,根據省分配名額,推薦優(you) 秀作品參加省級競賽。
次年1月-3月:省級競賽,省級組織機構參照大賽章程和規則組織省級大賽,並按分配名額和規定時間推薦優(you) 秀項目參加全國大賽。
次年3月-7月:全國競賽,全國大賽組委會(hui) 組織項目申報、資格市查、初評和終評活動
次年8月:公示獲獎名單,印發獲獎通知、頒發證書(shu) 和總結研討等
集體(ti) 作品要求
(1)集體(ti) 作品的申報者不得超過3人,並且必須是同一地區(指同一城市或縣域)、同一學段(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zhuan) )的學生合作作品。
(2)集體(ti) 作品不能在研究過程及參賽中途加入新成員。每名成員都須全麵參與(yu) 、熟悉作品各項工作,合作、分擔研究任務,提交的研究成果應為(wei) 所有成員共同完成。
(3)集體(ti) 作品在申報時,所有成員的信息資料均應在申報表中填寫(xie) ,並在研究報告中說明每名成員的分工和完成的主要任務。
(4)同一競賽周期內(nei) ,集體(ti) 作品和個(ge) 人作品不能進行相互轉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