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每年約有1000萬(wan) 名青少年參加不同層次的活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不僅(jin) 是國內(nei) 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一項重要賽事,而且已與(yu) 國際上許多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建立了聯係,每年都從(cong) 大賽中選拔出優(you) 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yu) 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同時,在教育部競賽白名單中,科技創新大賽每年均能入圍。
競賽含金量
教育部白名單中的競賽項目,指的是教育部認可並推薦的全國性“官方”賽事。和商業(ye) 競賽不同,這類比賽的目的不在於(yu) 盈利,而在於(yu) 在全國範圍內(nei) ,甄選出除文化課教育外,在其他學科有特長的學生。
而且近兩(liang) 年來,教育部所下發的文件中,科技教育被提及的越來越多。最近一次文件中提到科學教育,是在2022年版的新課標中。科學、信息科技兩(liang) 個(ge) 類目,首次成為(wei) 了全國統一在義(yi) 務教育階段的獨立課程。
其中科學(1-6年級開設)占9年總課時的4%,信息科技占1-3%。可以看出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國家對於(yu) 自然科學和信息科技的基礎培訓逐漸重視。
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的試卷考試,競賽的靈活性、創意性、發散性,更適用於(yu) 檢驗學生科技類的學習(xi) 。
學科分類
適合群體 | 學科領域 |
中學生項目 |
數學、物理與天文學、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工程學、行為和社會科學 |
獎項設置
全國大賽等級獎
獲獎比例約為(wei) 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頒發證書(shu) 和獎牌,由主辦單位進行表彰。
參賽形式及方式
個(ge) 人賽和集體(ti) 賽
集體(ti) 賽限同一學校同一學段(小學為(wei) 一個(ge) 學段,初中為(wei) 一個(ge) 學段,高中為(wei) 一個(ge) 學段),組隊人數不能超過3人
以提交論文的方式參賽
參賽收獲
1、收獲含金量高的學術成果
【大賽獎項】在全麵的、科學的大賽指導方案下,孵化科創成果,確保學生獲得省級獎項;
【名校錄取】青科賽省級獎項能夠為(wei) 學生的升學簡曆增添濃墨重彩,充分凸顯個(ge) 人優(you) 勢和特質,在眾(zhong) 多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在升學競爭(zheng) 中獲得領跑優(you) 勢;
【論文發表】如大賽中未能成功晉級,可協助學生發表高級別國際期刊或會(hui) 議論文,同樣能夠展現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科研熱情,豐(feng) 富自己的升學簡曆,獲得名校青睞。
【教授推薦信】項目完成後,教授會(hui) 根據學生表現出具細節豐(feng) 富、真實性高的推薦信,若有海外留學需求,教授也可從(cong) 學校官方郵箱發出,協助學生完成網申步驟。
【項目證書(shu) 】項目完成後,學生會(hui) 獲得由教授簽發的項目證書(shu) ,學生可以作為(wei) 升學簡曆的附件提交,也可證明自己收獲一段豐(feng) 富的科技活動經曆,越來越多的學校在升學時均明確指出科技特長生等需要提供參加過科技類活動或者項目的證明。
2、提升學生軟實力
在備賽過程中,學生能夠全方位地有效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包括:
【組織規劃能力】合理規劃科研時間及任務安排,優(you) 化組內(nei) 資源配置
【信息檢索能力】快速閱讀並提取價(jia) 值信息、知識點
【獨立創新能力】在學習(xi) 和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獨立設計新穎的解決(jue) 方案
【探究式學習(xi) 能力】針對前沿科學領域進行理論學習(xi) 、實驗設計和動手操作
【寫(xie) 作表達能力】獨立撰寫(xie) 實驗報告、學術論文,並在正式場合進行展示和口頭答辯
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
北京“小院士”活動,是在科技創新教育的主題下,麵向全體(ti) 中小學生開展的以培養(yang) 青少年的科學知識與(yu) 技能、科學精神與(yu) 態度、科學方法與(yu) 能力、科學行為(wei) 與(yu) 習(xi) 慣為(wei) 目的的一項科技創新教育活動。
參賽方式
自主完成的社會(hui) 調查、科學探究、創新發明項目,未參加過往屆北京“小院士”項目展示活動的作品。
- 申報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申報者擁有作品的完整知識產權。一旦發現弄虛作假或剽竊,立即取消其評審資格,並將情況通知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
- 遞交的作品有明顯科學常識性錯誤或傷及動物的項目,取消參評資格。
- 每名學生隻準許申報一個項目(包括集體項目中作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 集體項目成員需是同區,同校(校外教育單位除外),同組別進行組隊參賽。
- 10月26日-30日,實名製網絡申報。每個項目隻需要1個手機號碼對應申報即可;但手機號碼不能進行不同項目的申報。
- 申報的研究項目,全部在網絡上公開展示(https://club.10010.com/newportal/#/xysHomeTwo),同時還能查閱到前2年的相關研究。
獲獎證書(shu)
往年“小院士”比賽獲獎證書(shu)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