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經濟應試技巧

之前的推送我們(men) 講了如何答好經濟的大題。然而,考試隻有2個(ge) 小時,交出完美答卷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在這麽(me) 短的時間之內(nei) 盡可能拿到高分,需要大家掌握一些應試技巧,包括:1. 答題順序2. 答題技巧3. 選題AS經濟大題推送係列的最後一篇,我們(men) 來講一下這一部分,希望對大家實考帶來一些幫助。

答題順序考試的時候,每一分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們(men) 肯定先答簡單的題目。

把考題從(cong) 簡單到難排序:data 2分題 < data 4分題 < 宏觀essay < 微觀essay < data 6分題

因此,我建議大家先寫(xie) 宏觀essay,再寫(xie) 微觀essay,最後寫(xie) data題。這樣即使寫(xie) 到最後時間不多了,也能確保簡單的部分都已經答完。從(cong) 時間分配上來說,每篇essay不能超過45分鍾,data至少要留30分鍾。

如果有哪一問不會(hui) 寫(xie) ,那正確的做法是空著,而不是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東(dong) 西都寫(xie) 上去,這純粹是浪費時間。如果考試還有10分鍾,還有2個(ge) data的六分題沒寫(xie) ,那正確的答題方式應該是每題各花5分鍾寫(xie) 2-3個(ge) 點,而不是隻答第一題然後把第二題空著。

答題技巧無論是essay的a問還是b問,essay plan都是一定要寫(xie) 的。寫(xie) 完plan之後,後麵的文章就是根據plan來寫(xie) 了,這樣結構肯定清晰,考官讀起來也舒服。

具體(ti) 怎麽(me) 操作大家看這篇就行:新考綱下AS經濟Sample essay一篇essay如果要拿到高分,scope(足夠多的點)和rigor(嚴(yan) 謹的解釋)是需要同時滿足的。由於(yu) 時間有限,大家可能無法同時滿足這兩(liang) 個(ge) 要求。如果一定要選一個(ge) ,我建議大家選scope.原因在於(yu) ,12分題通常要寫(xie) 2個(ge) 點的正反麵(一共6-8個(ge) 小點),然後進行比較。

如果大家放棄rigor(寫(xie) 全了點但解釋地不詳細),從(cong) 評分的角度出發,AO2可以給一個(ge) 比較低的L3的分數,並獲得一些AO3的分數。

如果大家放棄scope(每個(ge) 點都解釋詳細了但是點不夠多),AO2沒法給到L3的分數 (scope不足)。由於(yu) 缺乏對比的基礎,AO3也是很難得分的。因此,考試的時候,內(nei) 容的廣度優(you) 先於(yu) 內(nei) 容的深度:首先要確保寫(xie) 完,然後再盡可能地解釋詳細。

選題最適合考生寫(xie) 的題有以下三個(ge) 特征:

1. 考點清晰

2. 沒有特定場景

3. 結構清晰舉(ju) 個(ge) 例子:

AS經濟應試技巧

a問是3+5的結構,b問是兩(liang) 個(ge) policy的對比,考點非常明確,也沒有特定商品。這類題幾乎不用思考,考試的時候是必選的。剩下的考題,都會(hui) 有一些挑戰。對於(yu) 考點不清晰的題,完全有可能寫(xie) 出一篇0/12的文章。

比如這道題:Assess whether a government should always aim to balance its budget rather than have a budget surplus or a budget deficit.我第一次看到這道題的時候以為(wei) 在考government debt.然而ms給的是expansionay/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如果內(nei) 容寫(xie) 錯了就直接完蛋了。

再比如這道題:Assess whether education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a public good rather than classified as a merit good.

從(cong) 題目上看,隻寫(xie) classification好像撐不起12分篇幅,但又看不出要寫(xie) 啥了。

而report上關(guan) 於(yu) 這道題其實需要大家寫(xie) provision.

那這種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回避。

結構不清晰的題,同樣會(hui) 影響大家拿高分。

比如說以下這道題:

AS經濟應試技巧

一般來說policy objective的題都是一個(ge) objective + 2個(ge) policy.

但這裏題目出現了objectives,意味著大家要寫(xie) 2個(ge) 目標。

而如果一個(ge) 目標寫(xie) 2個(ge) policy,那AO2是不是太多了?AO3寫(xie) 啥呢?對比policy還是conflicts?

對於(yu) 結構不清晰的題,大家最好也是回避。

對於(yu) 有特定情景/商品的題,隻要知識點+結構明確,其實還是可以選的。

這裏無非就是分數的上限會(hui) 受到一些限製,但是不會(hui) 影響大家的等地。

總結一下,從(cong) 選題的角度上來說,首選那種看一眼就知道在考什麽(me) 且答題結構明確的題。

如果沒有這樣的題,那首先排除考點不明確的題,其次排除結構不清晰的題。

除了選題之外,還有一個(ge) 應試的技巧,就是選內(nei) 容。

用上麵那道minimum price解決(jue) demerit good的題來舉(ju) 例子。

這裏大家需要寫(xie) 另外一個(ge) policy. 如果寫(xie) indirect tax,那AO2很多內(nei) 容就都是重複的了,AO3也很難進行比較。因此,另一個(ge) policy用education campagin或者regulation會(hui) 比較好。

類似的,如果題目考fiscal policy是不是最好的解決(jue) xx的方法,通常我都會(hui) 用supply side policy作為(wei) 對比,這樣AO2不會(hui) 重複,AO3寫(xie) 起來也會(hui) 容易很多。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國理工學院150名中國留學生或因造假被開除!

下一篇

國際學校7-12年級物理競賽學習規劃 附物理碗+IPC/SPC課程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