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微積分AB課程考試5分攻略

各位小夥(huo) 伴們(men) 好~很開心可以與(yu) 大家分享我備考微積分AB的經驗。先來看一下我的基本情況吧:我初中數學成績一般(中考106/120,那年數學還特別容易),高中在國際學校就讀,學AP微積分之前學過Pre-Calculus。AP微積分AB和BC都考了,分了兩(liang) 年考。考微積分AB的那年受疫情影響改成了網考,半夜粗心錯誤比較多,考了四分;第二年線下考BC考了五分,建議家人們(men) 數學問題不大的就去考BC吧。

微積分AB科目&考試簡介

AP微積分AB的內(nei) 容大部分是和微積分BC完全一樣的,可以說BC是AB的進階版本。中國學生很少考微積分AB,大部分都是直接去考BC, BC的五分標準很低,基本平時考試考六七十分也能拿五分,是除了中文和物理以外五分率最高的科目;而AB的五分分數線反而高一些,允許犯的粗心錯誤很少

AP微積分AB可以說是給數學稍薄弱的同學作為(wei) 考BC之前的準備,如果時間不是特別充裕的同學建議還是直接考BC好了……(我是因為(wei) 以前不了解這兩(liang) 門的區別,數學又不是特別好,腦子一熱就選了AB……血虧(kui) )

AP微積分AB的考試形式依然是選擇題加FRQ(簡答題),數學的簡答題就是計算,證明和理論的解釋。大體(ti) 上與(yu) 國內(nei) 的數學沒有什麽(me) 很大的區別,除了部分題目可以用計算器,容錯率相對也較高,不管學文學理都比較適合

我的備考計劃

由於(yu) 學校管理問題,我們(men) 的數學老師頻繁更換,進度經常停滯不前,因此我的微積分基本都是自學的。我在前期最困難的就是理解“導數”這個(ge) 概念,一旦理解抽象概念之後,AP微積分AB基本就沒什麽(me) 可以擔心的了

因為(wei) 考來考去都是同樣的道理,出題者挖的坑對於(yu) 受過中式教育的同學來說基本沒有困難。再加上油管,khan之類的輔助類網站注解,就不用擔心啦。所以,前期最重要的就是根據自己現有的資源或者是借助一些學習(xi) 網站等,努力弄清楚各種抽象知識,做到各種概念心中有數

中後期的話主要是做書(shu) 上的題,考考quiz,訓練自己的做題能力。我讀的是學校發的教科書(shu) textbook,沒有校內(nei) 老師指導隻能自己逼著自己讀。個(ge) 人覺得在這一階段沒啥必要特地找教科書(shu) 來讀,畢竟讀第二/第三語言的書(shu) 本來就很痛苦了,又是應用類的理科,太多時間花在讀推導過程或者多餘(yu) 的例子上何必呢(又不考)。不如概念不理解的時候找點相關(guan) 視頻聽老師講推導

臨(lin) 考前查漏補缺,不用過於(yu) 追求刷大量的題目,爭(zheng) 取把不會(hui) 做的題型搞懂,能多拿一分是一分;一定要注意過程是算分的;最後可以過一遍所有的定理,公式,規則等,還有如何回答文字類的題目。

學習(xi) 習(xi) 慣及方法

 錯題本:

個(ge) 人不太推薦。我其實考AB之前試圖整理過錯題本,但是因為(wei) 本人太懶最後不了了之。懶得抄題也懶得拍照打印。錯題本對我來說作用不大,因為(wei) 基本不會(hui) 碰到完全一樣的題型(但是每個(ge) 人的學習(xi) 習(xi) 慣是不一樣的,因人而異,一定要自由選擇對自己幫助最大的方式!)

我自己幾何比較占優(you) 勢,代數則是拖後腿的,特別是那些需要變通的題目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整理錯題最後對於(yu) 我來說就會(hui) 變成單純的背答案,而不是真的因為(wei) 一道錯題搞懂一種題型。而且當時搞這些大多也是為(wei) 了感動自己(千萬(wan) 不要自我感動,自我欺騙),但我做的也隻有剪剪貼貼抄個(ge) 答案過程而已,這是我初中養(yang) 成的並且很長時間不自知的壞習(xi) 慣(反麵案例!)說實話,題目做多了大概就會(hui) 知道自己一般會(hui) 在哪會(hui) 踩坑,可以專(zhuan) 門找出一定時間,把總是出錯的題目按照題型分類,集中解決(jue)

 計算器:

最好剛開始接觸微積分時用的什麽(me) 類型的計算器,考試就用什麽(me) 類型。中途換計算器型號會(hui) 比較麻煩,要花時間適應新的鍵盤,功能,位置等。

我考前幾個(ge) 月饞新款計算器的自動求導功能,斥巨資買(mai) 了Nspire,但是因為(wei) 用的不舒服最後還是用的Ti-84參加考試,新計算器就放一邊落灰了。包括第二年考BC的時候也是用的從(cong) Pre-calculus就開始用的84。當然如果是適應性很好的同學為(wei) 追求更高效率換計算器是完全沒問題的。

公式紙:

我在後期自己整理了一份包含所有理論公式的公式紙,不管文科理科。這樣其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死記硬背的痛苦,做題時看到某個(ge) 概念可以想起來自己在公式紙的大概哪一頁、哪一塊上記錄過。(對我自己很實用)

推薦的備考材料&資源

 教材:

我用的教材是Calculus by James Stewart 8th Edition。這本書(shu) 是微積分學習(xi) 的經典教材,知識點講解的也很清楚。

教輔:

微積分的教輔感覺各大出版社出版的都差不太多,我用的是Princeton。章節後的題目可以當額外練習(xi) ,配有答案和解析。

 額外視頻課程:

①有爬牆軟件的同學可以去khan找視頻lecture,對於(yu) 不熟悉的單元多看看相關(guan) 視頻。Khan這個(ge) 網站上涵蓋很多學科,基本所有AP學科都涉及到了,是一個(ge) 不錯的輔助學習(xi) 資源。

油管上College Board官方賬號裏有根據學科分類的視頻,對於(yu) 由於(yu) 疫情開啟的網考也給了很多提示。還有專(zhuan) 業(ye) 的老師解析往年大題和選擇題,每年考試前一個(ge) 月會(hui) 開始更新。同學們(men) 可以去看今年和去年的AP備考視頻。同時,在油管裏搜索關(guan) 鍵詞也會(hui) 有專(zhuan) 門的AP備考老師的賬號可以關(guan) 注。

College Board提供的digital exam app

這裏麵也有模考模式,在考試前幾周會(hui) 開放並且鼓勵學生測試。但是注意這些模考裏大題不會(hui) 有人批卷,隻能看到題目,選擇題是有答案的。

其他備考Tips

①計算器:購買(mai) 計算器之前最好去谘詢一下了解情況的老師;或者College Board上有關(guan) 於(yu) 計算器的特殊說明(哪些型號可以帶進考場),一定要確定好可以使用的型號,並提前開始熟悉使用

②平時做題時就要分清楚什麽(me) 題可以用計算器,什麽(me) 題目不可以。不要過度依賴計算器,不然模考實考會(hui) 很難受。

FRQ的證明過程一定要完整,寧可多寫(xie) 不要跳步。比如使用洛必達法則的原因一定要寫(xie) !!

好啦,以上就是我備考微積分AB的經驗分享,希望可以給大家的學習(xi) 帶來一定幫助!不過,其他人的學習(xi) 經驗隻能是作為(wei) 參考意見,在借鑒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內(nei) 化為(wei) 自己的專(zhuan) 屬備考方法。祝願大家備考一切順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社會學科研專題:從社會學角度為國際公共衛生、社會福利與犯罪問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下一篇

哈佛國際評論學術寫作競賽官網及寫作要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