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人文地理考試題目及難度分析

AP人文地理,一門國內(nei) 沒有考場的小眾(zhong) 科目,目前也考完了,雖然國內(nei) 考的人不多,但在國外這兩(liang) 年,參加人文地理考試的學生明顯增加了不少,去年CB統計該科目考生數達到了近22.2萬(wan) ,同比2021年增長了5%,也因此從(cong) 美高考生那裏得到了一些反饋。所以,作為(wei) 這門科目的老師,也來給大家分析一下今年的考情。

AP人文地理自2020年改革以來,題型就發生了不小的變化,MCQ從(cong) 75道減少至現在的60道,時長還是一小時,看似難度減少了不少,其實不然,題目中含讀圖析圖的題大大增加了,比例占到了選擇題題量的30%以上;FRQ問答題也從(cong) 以前三道大題、每道三小問,改成了現在的三道大題、每道6-7小問,且考試時長依然沒變、還是75分鍾,另外還對題目是否含圖表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即第一道大題不含圖、第二道配一幅圖表、第三道配兩(liang) 幅圖表。

無論題型怎麽(me) 變,所圍繞的核心知識點基本沒怎麽(me) 變過,除了有時會(hui) 緊跟時事做一些增減(如2020年新冠病毒帶來的全球影響等),但作為(wei) 考點仍然會(hui) 有一定的滯後性,就比如今年第二套考卷中出現了針對“2016 -2020年英國脫歐事件”相關(guan) 題目,對此學生可以有比較充分的熟悉準備時間,不會(hui) 在考試中因對時事太陌生而聯係不到知識點犯難。那麽(me) 這次考試會(hui) 不會(hui) 又有些什麽(me) 新的挑戰呢?

一.MCQ題目考情

從(cong) 學生的反饋來看,今年的題目難度跟往年差不多,題幹字數不太多、闡述也很明確,沒有特別難懂難理解的題目,也沒有超綱題,單元題目權重分配也符合考綱要求,比較均衡。

AP人文地理考情速遞:MCQ難度正常,FRQ頗具挑戰 單元內(nei) 容考試權重

不過,讀圖析圖題依然占比較為(wei) 可觀,據考生描述,題本中大概每2-3頁就會(hui) 出現一道讀圖分析題,會(hui) 耗費一些時間,但學生也反映60分鍾做60題還是比較充足的,個(ge) 別學生則感覺時間剛剛好。總體(ti) 來說,選擇題難度適中,與(yu) 我們(men) 平時練習(xi) 的題目水平類似,隻要對知識點比較熟悉,普遍認為(wei) 可以拿到80%以上的準確率。

二.FRQ題目考情

其實,考試結束不久官網上就公布了今年的FRQ兩(liang) 套題目,個(ge) 別學生反映有一定的挑戰性, 不過整體(ti) 看下來,都有圍繞著考綱出題。那麽(me) 我們(men) 就選幾道題來具體(ti) 看看吧。

FRQ Set 1

AP人文地理考情速遞:MCQ難度正常,FRQ頗具挑戰

教師分析:這道題目主要考查的是考綱課程第二單元關(guan) 於(yu) “人口及遷移”部分的內(nei) 容,在該單元我們(men) 會(hui) 學到衡量某區域人口增長速率的一項指標,就是自然增長率(RNI),而要得到RNI就可以通過計算該區域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差值獲得。

所以,隻要理解RNI是什麽(me) ,前兩(liang) 問就很好答;第三問還考查了對Total fertility rate (TFR)概念的理解,是指平均每個(ge) 生育年齡段女性產(chan) 子數,給出概念中與(yu) RNI的不同就能拿分;第四問從(cong) 不同社會(hui) (如受教育程度、傳(chuan) 統觀念)、經濟(如收入依賴、從(cong) 事產(chan) 業(ye) )等角度給出出生率、死亡率會(hui) 有所不同的合理解釋就能答到得分點;第五問首先要理解“doubling time”(Unit 2 知識點)這個(ge) 概念,即區域人口數每年按恒定比率增長其翻倍所需時間,歸根結底還是問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RNI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依然可以從(cong) 社會(hui) 、經濟、政治等角度給出合理的分析;第六問要分別理解“ethnonationalism”(Unit 4知識點)和“pronatalist policy”(Unit 2知識點)兩(liang) 個(ge) 概念,並能建立之間的spatial relationship,即解釋種族民族主義(yi) 如何會(hui) 影響政府實施鼓勵生育的政策,隻要答到“目的為(wei) 了讓單一某種族或民族發展壯大”基本就可以踩到得分點;最後一問要清楚“Unitary”“Federal”(Unit 4 知識點)兩(liang) 個(ge) 不同形式的優(you) 劣勢,其中尤其是政策執行的有效率,即權力越集中執行越高效。

AP人文地理考情速遞:MCQ難度正常,FRQ頗具挑戰

教師分析:這道題目主要考查的是考綱課程第五單元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及發展進程”部分的內(nei) 容,在該單元我們(men) 學習(xi) 了主要的幾大農(nong) 業(ye) 發源地(Agriculture Hearth),隻要對相關(guan) 內(nei) 容理解到位,前兩(liang) 問都比較好答,其中第二問很容易就能判斷出是“Yam”;第三問考察的是對“culture trait”(Unit 3 知識點)概念的理解,food preference除了有明顯的個(ge) 人特質,有時也會(hui) 反映出族群、宗教、社會(hui) 階層等特征,因此可以聯係到culture trait概念中來;第四問就是經典的“哥倫(lun) 比亞(ya) 交換”(Unit 5 - Topic 5.3知識點),與(yu) 曆史學科相關(guan) 的內(nei) 容,隻要清楚美洲與(yu) 歐非亞(ya) 大陸發生物種交換的重要條目及過程,這道題也好拿分;對於(yu) 第五問考點,要明白“全球化”這個(ge) 始終貫徹所有單元的核心概念,注意無論從(cong) 人口遷移、文化傳(chuan) 播、政治影響力、農(nong) 業(ye) 發展、工業(ye) 技術擴散、世界經濟貿易等方麵都能關(guan) 聯Globalization的影響,從(cong) 表中可以看出Corn這個(ge) 農(nong) 作物的數據很好的支持了該影響帶來的結果;答第六問要清楚第五單元所學的“intensive agriculture”和“extensive agriculture”的區別,從(cong) 經濟發展、技術成熟度、農(nong) 產(chan) 品商業(ye) 性質等角度分析即可;最後一問考查了第五單元Topic 5.9所學的知識點,選一農(nong) 作物、並解釋清楚從(cong) 其產(chan) 地如何經過一係列產(chan) 業(ye) 鏈步驟成為(wei) 另一個(ge) 國家的消費品即可拿分。

AP人文地理考情速遞:MCQ難度正常,FRQ頗具挑戰

AP人文地理考情速遞:MCQ難度正常,FRQ頗具挑戰

教師分析:這道題考查的內(nei) 容比前兩(liang) 道更綜合,但主要還是考查了第七單元關(guan) 於(yu) “工業(ye) 化及經濟發展”的相關(guan) 知識點。第一問主要考查的是對“圖中圖”的分析,隻要能給出“集中分布”“沿河岸、海岸分布”等相關(guan) 的回答,即可踩到得分點;第二問隻要理解第七單元學習(xi) 的“growth pole”概念,簡單來講即“區域發展軸心”,描述清楚概念內(nei) 容即可得分;第三問通過“高技術產(chan) 業(ye) 需要的教育社會(hui) 環境、高知人才等”角度分析即可踩到相應的得分點;第四問考查的就是對第六單元所學的城市模型的熟悉度,這裏回答內(nei) 容涉及到galactic city model特點,如“不同功能區沿連接市區內(nei) 外交通樞紐及線路多心分布並發展”,就能拿到一分;第五問依然考查的是第七單元關(guan) 於(yu) “de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這是區域產(chan) 業(ye) 升級及轉移帶來的結果,隻要把過程闡釋清楚即可;第六問要理解“quaternary sector jobs”的特點(Unit 7- Topic7.2知識點), 即“highly managing and processing advanced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將特點與(yu) 表格中職業(ye) 一一對應即可;最後一問主要考查的是“scale of analysis”五大地理技能之一,以“小比例尺地圖缺乏細節、不全麵、會(hui) 得出錯誤結論”等內(nei) 容給出解釋即可,就能拿到相應的一分。

FRQ Set 2 對於(yu) 第二套卷子中的FRQ在這裏就不具體(ti) 分析了,主要考查的是課綱第四單元、第七單元與(yu) 第五單元的知識點,有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添加小助手獲取相關(guan) 課程信息並得到老師的聯係方式,進行進一步答疑。

三.學科總結及建議

科目特點

AP人文地理是一門比較綜合的社科類學科,融合了人口統計學、文化生態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行為(wei) 學等學科相關(guan) 內(nei) 容,但不涉及自然地理(如氣候、地形、地質等),所以對於(yu) 喜好文科的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相關(guan) 知識點在國內(nei) 高中人教版課程必修二中也有所涉及,因此對於(yu) 有出國打算、想考AP的普通高中學生也比較友好,隻不過唯一的弊端就是國內(nei) 大陸沒有提供考場,要考隻能就近去香港、澳門或者出國到附近鄰國參加考試。

AP人文地理對於(yu) 有較濃厚興(xing) 趣、英語水平和空間思維能力還不錯的學生,學起來並不困難,隻要能夠充分理解知識點,就能較輕易熟練掌握相關(guan) 的術語和概念。這也可能是為(wei) 什麽(me) 相當高比例的北美9、10年級普遍熱衷社會(hui) 活動及實踐的學生願意選該科目課程的原因。

但是從(cong) 考試成績結果來看,平均分並不是很高,去年3分以上的考生占比53.2%,總體(ti) 平均分僅(jin) 為(wei) 2.7,其中五分率隻有14.9%,這難就難在考試答題的思維框架建立上,即如何提取題幹關(guan) 鍵詞並進行針對性作答,很多學生會(hui) 因為(wei) 看走眼、大意以及沒能正確抓住關(guan) 鍵詞理解題意而跑偏,從(cong) 而失分。這時候平日題目的練習(xi) 、訓練答題技巧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科目前景

AP人文地理隻要能拿到3分以上,就可以在北美很多大學換得績點,當然拿到4-5分會(hui) 更有優(you) 勢。對於(yu) 未來想在市場營銷、公共事業(ye)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社會(hui) 公益、物流運輸、旅遊管理等行業(ye) 發展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基礎學科,在CB官網推薦涉及該科目的大學專(zhuan) 業(ye) 有: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Anthropology; Area Studies; Art History, Criticism, and Conservation; City, Commun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Civi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Disorders; Environmental Studies; Ethnic Studies, General; Geography; Geology; Hospitality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Linguistics; Mass Communications;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olicy; Political Science and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cial Work; Sociology; Urban Studies。共二十個(ge) 專(zhuan) 業(ye) 。

學習(xi) 建議

CB官網有學習(xi) 該科目的推薦教材list,就目前來看,美高普遍使用的是不同版本的“The Cultural Landscape: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雖然教材數目有多種,期間主抓一本教材、按照官網考試說明給出的課程大綱學習(xi) 即可,等學完所有知識點後,精力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再通過閱讀其它教材補充擴展知識體(ti) 係。

然後,考前至少三個(ge) 月,按階段通過對應單元章節做題鞏固知識點並進一步訓練做題技巧,考前衝(chong) 刺階段一定要刷三套以上的完整真題,積累一定的考試經驗,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得五分的概率。

因為(wei) 考試時間與(yu) “AP宏觀經濟”有所衝(chong) 突,部分考生選擇了18號考試,所以目前還在做考前最後的衝(chong) 刺,希望他(她)們(men) 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中沉著應對、冷靜思考、考出應有甚至超常的水平!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