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報名即將截止
教育部承認的白名單賽事之一
在校中小學生都能參與(yu)
為(wei) 什麽(me) 參與(yu) ?
官方主辦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白名單賽事之一
“白名單”賽事作為(wei) 教育部認證的賽事,具有成熟的評價(jia) 體(ti) 係,更好的規範了中小學賽事,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比賽含金量,比一般學校的素質評估結果更具說服力。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就包含在其中。
名校認可度高
在省級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與(yu) 特等獎的學生,還將參與(yu) 全國評獎。如果獲得獎項,不隻有機會(hui) 進入北清自招考,而且還有眾(zhong) 多985和211的自招機會(hui) 。並且交大、南航、川大等等都表示對這個(ge) 賽事的認可。
關(guan) 注度高
從(cong) 基層學校到全國大賽,每年約有1000萬(wan) 名青少年參加不同層次的活動,每年賽事進行期間,中央電視台都會(hui) 進行特別報道。
未來方向
從(cong) 教育部發的文件中可以了解到,創新是這次減負中,屢屢提到並大力提倡的一個(ge) 未來方向。所有創新比賽,都受國家政策鼓勵和扶持。而在創新方麵獲獎的孩子們(men) ,也會(hui) 在各級升學中,大受青睞,這些都被欽定為(wei) :有創新潛能的未來人才。
競賽簡介
1、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hina Adolescents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ntest;簡稱創新大賽,CASTIC。由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環保部等部門共同主辦。
2、是一項具有30年曆史的全國性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麵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具有示範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之一,是我國中小學各類科技活動優(you) 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種形式。
3、舉(ju) 辦創新大賽的根本宗旨在於(yu) 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yang) 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you) 秀人才的湧現;提高科技輔導員隊伍的科學素質和技能,推進科技教育事業(ye) 的普及與(yu) 發展。
4、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不僅(jin) 是國內(nei) 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一項重要賽事,而且已與(yu) 國際上許多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建立了聯係,每年都從(cong) 大賽中選拔出優(you) 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yu) 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參賽須知
1.申報截止時間
- 現延長至2022年5月31日中午12點
2.申報方式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
- 掃碼聯係競賽老師
3.申報對象
- 參賽學生須為國內在校中小學生
- 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國際學校
4.參賽程序
- 參賽者要首先參加基層的選拔活動。
- 省(區、市)級競賽的部分優勝者,由各省(區、市)按規定名額和要求推薦參加全國級創新大賽。
5.作品分類
按照創意來源和專(zhuan) 業(ye) 程度,參賽作品分為(wei) A、B兩(liang) 類:
- A類作品指選題專業性較強,且需具備較為深厚的專業基礎,並在專業實驗室或專業機構完成的作品;
- B類作品指選題源於日常生活,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等。
【注:小學生原則上隻能申報B類作品,如申報A類作品,將按中學生評審標準參賽。】
6.申報作品要求
- 每個參賽學生(包括集體作品的學生)在一屆大賽中,隻能申報一個作品參加科技創新成果競賽。
- 參加全國競賽學生須由省級組織單位在省賽獲獎學生中按規定名額擇優推薦,須符合全國競賽規則和各項申報要求。
- 參賽者須承擔申報作品全部或主體研究工作。小學生作品選題原則上需與日常生活相關。
- 參賽作品須在終評活動當年7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
7.集體(ti) 作品要求
- 集體作品的申報者不得超過3人,並且必須是同一地區(指同一城市或縣域)、同一學段(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的學生合作作品。
- 集體作品不能在研究過程及參賽中途加入新成員。每名成員都須全麵參與、熟悉作品各項工作,合作、分擔研究任務,提交的研究成果應為所有成員共同完成。
- 集體作品在申報時,所有成員的信息資料均應在申報表中填寫,並在研究報告中說明每名成員的分工和完成的主要任務。
- 同一競賽周期內,集體作品和個人作品不能進行相互轉換。
競賽規則
1.申報材料
- 申報書
- 查新報告
- 研究報告
- 作品附件
- 誠信承諾書
- 證明材料
2.學科分類
小學生作品
- 物質科學
- 生命科學
- 地球環境與宇宙科學
- 技術
- 行為與社會科學
中學生作品
- 數學
- 物理與天文學
- 化學
- 生命科學
-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
- 工程學
- 環境科學
- 行為和社會科學
3.表彰獎勵
- 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獎項分等級獎和專項獎。入圍終評作品的等級獎獲獎比例約為80%。
一等獎15%、二等獎35%、三等獎50%
- 按照參賽作品分類頒發證書和獎牌,由主辦單位進行表彰。
- 專項獎由設獎單位進行表彰,頒發證書、獎金或獎品等。
- 並且每年都從大賽中選拔出優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4.注意事項
- 參加過往屆創新大賽的作品,如再次以同一選題參賽,須以新的研究成果申報且研究時間持續一年以上。
- 每項參賽作品可有1-3名指導教師,對學生開展研究給予輔助性指導。指導教師應了解並遵守競賽規則,在申報時簽署誠信承諾書,對學生參賽作品的真實性、研究過程的科學性及學生遵守科技實踐活動行為規範的情況負責。如指導教師與參賽學生有親屬關係,應在申報時如實填寫。
- 參賽學生開展涉及脊椎動物實驗或有潛在危險的病原體、生物製劑、化學製劑、有毒有害物質、放射性原材料等相關研究,須符合相關實驗操作規程,並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
- 參賽學生在開展研究的各階段應自覺遵守科學研究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參賽作品應反映申報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對於指導教師或他人協助完成的內容要進行明確說明。
常見問題
問:如何參加創新大賽?
答:創新大賽按照學年周期舉(ju) 辦,分為(wei) 全國競賽和地方競賽,采取自下而上、逐級選拔的方式開展。參賽者需要先參加地方競賽(包括省級創新大賽及省級以下的競賽活動),成績優(you) 秀者可被推薦參加更高級別競賽。全國創新大賽一般在每學年結束前舉(ju) 辦(暑假期間)。省級和基層大賽舉(ju) 辦時間可向所在地區競賽組織機構谘詢。點擊查看:省級組織機構聯係方式。
問:創新大賽的申報時間和方式?
答:申報方式為(wei) 在線申報。經省級組織機構推薦的申報者需憑全國組委會(hui) 發放的授權碼在大賽官網注冊(ce) 登錄後方可申報,在線申報完成並確認提交後需打印係統生成的申報表,簽字蓋章並掃描上傳(chuan) 至申報係統才最終完成申報。每屆競賽具體(ti) 申報時間和流程以當屆競賽公布的信息為(wei) 準。各地區競賽申報時間和方式以各地通知為(wei) 準。
問:未參加當地的競賽可否直接參加全國競賽?
答:不可以。全國競賽參賽者均須通過省級競賽選拔並按照規定名額擇優(you) 推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