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申請海外博士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這也從(cong) 一定程度上看到當下學生們(men) 的狀態和選擇,那小編就以英國為(wei) 例來帶大家深度分析一下背後的原因。
NO.1 讀博時間
英國博士的學製為(wei) 3-4年,平均畢業(ye) 時長在4.5年。國內(nei) 博士學製雖然一般也為(wei) 3-4年,但是實際通常需要5-6年才能畢業(ye) 。英國博士如果長期不能畢業(ye) ,對導師績效有影響,但是國內(nei) 導師一般沒有這方麵的顧慮。
國內(nei) 讀博時間長的背後原因還有很多,但是核心還是在導師。國內(nei) 讀博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幫導師做一些零活項目,填填報表,申請些項目基金,做做其他雜事是很常見的現象。用的不順手,導師不太照顧你,純靠自己畢業(ye) 難。用的太順手了,導師舍不得你,想要盡快畢業(ye) 也難。
NO.2 培養(yang) 模式
國內(nei) 博士想畢業(ye) ,非常看重發刊數量,文章數量第一位。如果導師本身很愛發文章就還好,但是如果導師比較注重做項目,那想要有足夠的發刊機會(hui) 就得慢慢等了。而且,如果導師一直忙著做項目,能夠提供給博士學生的學術輔導就比較少,博士生的獨立科研能力就不夠強,想要自己獨立發文章就比較難了。
英國大學更加注重培養(yang) 博士生獨立自主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首先,英國的博士階段會(hui) 安排固定的課程,教大家:文獻檢索,學術寫(xie) 作,課題設計等各類學術技能。其次,還會(hui) 安排一些專(zhuan) 業(ye) 知識的課程,進一步豐(feng) 富大家的知識儲(chu) 備。最後,還會(hui) 有固定的時間,跟導師,跟同學進行交流溝通,確保有足夠的機會(hui) 獲得指導。此外,英國博士的畢業(ye) 一般不強製發刊數量,隻需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nei) 取得突破,通過學校的博士答辯即可畢業(ye) 。
NO.3 讀博體(ti) 驗
國內(nei) 讀博的體(ti) 驗,導師更像是老板,博士生更像是員工。博士生完成自己的學術研究是一方麵,幫助導師做好各項工作也是重點。兩(liang) 邊都要照顧好,壓力會(hui) 比較大。不過好處是過程中能積累不少人脈,將來也更容易適應職場的環境。
英國讀博,導師更像是教練,博士生更像是運動員。博士生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專(zhuan) 注在自己的學術研究上,也有機會(hui) 跟導師做項目。不過更多的是在自己研究領域內(nei) 給本科生,碩士生上課,參加學術會(hui) 議,做學術報告等。
NO.4 讀博收入
國內(nei) 讀博士,還是偏向於(yu) 學生去上學,所以工資,獎學金都不是很高。國內(nei) 博士的國家標準工資1750元人民幣,加上其他獎學金等收入,每個(ge) 月有4-5千人民幣已經是比較高的了。
英國的博士更像是學術性的工作,特別是做TA(助教)和RA(助研)都會(hui) 有固定的收入,每個(ge) 月在2000英鎊左右。此外英國讀博的獎學金機會(hui) 也比較豐(feng) 厚,除了國家留學基金委CSC獎學金,還會(hui) 有學校,學院,甚至導師的獎學金。
NO.5 未來就業(ye)
眾(zhong) 所周知,目前國內(nei) 各地政府和高校科研機構紛紛出台了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對於(yu) 海外博士分別在落戶政策、學術研究、安居費和子女入學等方麵進行了傾(qing) 斜。
下圖為(wei)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關(guan) 於(yu) 海外博士人才引進的通告,可以看到對於(yu) 海外博士有特殊的人才引進計劃,並給予20萬(wan) 元和10萬(wan) 元的經費支持。
除了科研單位,高校政策一般也對海外博士有傾(qing) 斜,下圖為(wei) 浙江師範大學對於(yu) “雙龍學者”的招聘要求,可以看到對於(yu) 具有博士學位且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曆者,條件則可以適當放寬。
雖然,海外的博士不表水平就一定比國內(nei) 的搞,但是對於(yu) 國內(nei) 來目前的大趨勢來看,但想要進入國內(nei) 比較好的大學、科研單位工作,海外求學的經曆幾乎是比不可少的敲門磚。
最後我們(men) 再來看一下英國博士的申請流程吧:
第一步:確定研究方向(1周左右)
確立研究方向是整個(ge) 博士申請的基礎,明確了方向才好篩選學校和導師。研究方向也影響大家未來幾年博士生涯的體(ti) 驗。大家在篩選時一定要結合自身條件,選擇比較感興(xing) 趣的。
第二步:篩選學校和導師:(2周左右)
篩選學校和導師時,大家最好用表格把導師的背景信息,研究方向,學術著作做一個(ge) 統計,方便後期針對性的套辭溝通。
第三步:套辭、研究計劃:(幾周-數月不等)
套辭一般需要幾輪的溝通,剛開始隻需向導師表明醫院,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即可,建議附上自己的簡曆。後續如果獲得導師積極的反饋,再開始準備研究計劃。
第四步:確定目標導師(1周內(nei) )
經過幾輪溝通,麵試,大家可以根據導師意向,個(ge) 人興(xing) 趣,獎學金,學校聲譽等維度綜合考慮,可以篩選出最終目標院校和導師,一般確定2個(ge) 左右最終目標即可。
第五步:完善申請材料和研究計劃(2-4周)
研究計劃幾乎伴隨整個(ge) 申請流程,在提交申請前往往還需要根據具體(ti) 學校導師要求做最終的完善。遞交申請時還需要準備一下PS,RL,成績單等申請材料,這些材料最好過程中同步準備,有明確目標導師好盡快遞交。
第六步:網申(1天左右)
全部準備齊後可以進行網申,一般2-4周就可以知道結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