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耀華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

【校友分享:2024屆畢業(ye) 生Anqi Gu】

初入異國他鄉(xiang) ,語言與(yu) 文化的碰撞,未知與(yu) 挑戰的交織,這是每一位學子的必經之路。對於(yu) 2024屆畢業(ye) 生Anqi Gu來說,這段旅程也有著別樣的風景。

憑借在古北耀華打下的堅實基礎,她表示不僅(jin) 迅速適應了英國的學習(xi) 與(yu) 生活,更在金斯頓大學的平麵設計專(zhuan) 業(ye) 中嶄露頭角,讓她的大一學年充滿了成長與(yu) 驚喜。

一同聆聽Anqi在海外學習(xi) 生活一年後的感受,還能帶你提前了解英國平設大一的學習(xi) 經曆噢。

Anqi Gu同學

金斯頓大學即將升讀大二

平麵設計專(zhuan) 業(ye)

Q. 初到海外時是什麽(me) 感受?適應嗎?

Anqi:雖然初中有過留學的經曆,但畢竟英國是第一次去,剛到的時候有好多不懂的地方,心裏還是有點小慌的。我住的是學生公寓,需要額外出去買(mai) 生活用品、做飯材料等,所以我就像探險一樣,在我住的周邊地區探索未來有用的地方,比如說一些畫材店、打印店、超市商場這些,給自己做一個(ge) 方便我生活的小攻略。

語言交流方麵,畢竟之前在耀華有過三年的英語環境學習(xi) 經曆,所以對我來說不是特別困難,有鋪墊的話幫助很大,可以快速適應英國的教學。我在大學裏認識的幾個(ge) 朋友之前是體(ti) 製內(nei) 自己找機構的,他們(men) 跟我說好多單詞聽不懂,或者老師講的語速太快了,要拿著手機一直掛著翻譯看,其實挺麻煩的,而且也影響效率,因為(wei) 他們(men) 不能第一時間了解老師需要你做什麽(me) ,所以我覺得有這麽(me) 一個(ge) 鋪墊的話會(hui) 輕鬆很多。

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

△在學生宿舍裏Anqi的書(shu) 桌

Q.平麵設計專(zhuan) 業(ye) 的大一學年學習(xi) 了哪些內(nei) 容?

Anqi:我是平麵設計專(zhuan) 業(ye) ,目前我們(men) 涉及到的一個(ge) 是圖書(shu) 的製作,一般是用Indesign去排版,然後打印出來去製作實體(ti) 書(shu) 。

英國這邊的大學教授比較喜歡傳(chuan) 統的製作方式,鼓勵我們(men) 把所有設計好的東(dong) 西一定要打印出來看效果,再一步步地去製作。大學還會(hui) 提供好多Workshop,有很多很好的老師給你指導,以及很多比較專(zhuan) 業(ye) 的器材可以幫助你去做你的作品。

平麵設計還涉及到一些攝影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因為(wei) 我在耀華有上過數字媒體(ti) 設計課,所以這部分的總體(ti) 流程基本上和在耀華學習(xi) 的差不多,需要外出拍照,做一些contact sheet,最後也會(hui) 以一本攝影書(shu) 的方式去呈現你的攝影作品。

Q.在耀華的學習(xi) 經曆,對你在大學有哪些幫助?

Anqi:我覺得首先是語言方麵,畢竟在耀華一直是英語授課,這幫助我更好地融入了國外的學習(xi) 環境

其次,在耀華的時候,老師經常帶我們(men) 做一些小項目,當你實際到大學後會(hui) 發現,大學教授教的東(dong) 西像是以前耀華老師教我的一個(ge) 升級版,甚至部分是一模一樣的,比如Luxin老師當時教我們(men) 做的contact sheet (把拍好的照片整理打印出來寫(xie) 上參數,用不同的筆去標記好壞來做篩選) 。

我在英國看展覽的時候,看到一位藝術家把contact sheet的內(nei) 容展覽了出來,當時我很震驚,腦袋裏立馬回憶起了當時Luxin老師教我的東(dong) 西:這不就是以前學過的嗎?後來我就非常自信地把它應用在了我自己的攝影作品裏。

再來是耀華老師一直有傳(chuan) 授我們(men) 展示創作過程的思路該怎麽(me) 去梳理,如何展現你的製作過程和結果可以讓觀眾(zhong) 更清晰地了解項目的意義(yi) 和目的。

在大學裏,我們(men) 每個(ge) 項目會(hui) 要求做15頁的PPT,包含過程、成品和作品描述等。每當我做這件事的時候,我會(hui) 感覺回到了高中時代,不像其他第一次接觸的同學那麽(me) 陌生,我可以一邊回憶著以前的方式,一邊著手於(yu) 我的新項目,幫我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我覺得這點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Q.大學的學習(xi) 生活和你想象的一樣嗎?你最喜歡的部分是?

Anqi:對我來說初高中和大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學感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什麽(me) 事情都需要靠自己。我剛開始非常擔心大學教授的教學方式和以前不一樣,因為(wei) 我聽說大學教授都不會(hui) 管你,很多東(dong) 西需要靠自己去摸索,但當我實際進入大學生活後,我發現身邊的教授其實會(hui) 經常問候一下你,比如你在做research或在做作品的過程中,他會(hui) 過來問你做怎麽(me) 樣,有沒有需要幫助的,看過你的作品後也會(hui) 給你一些非常有用的反饋。

我們(men) 每周至少有三次Tutorial時間,就是師生們(men) 坐在一起,每個(ge) 學生有大概15分鍾時間去展示自己目前的進程,然後互相給予一些適當的反饋。以設計字體(ti) 為(wei) 例,有的同學會(hui) 跟你說這個(ge) 形態還可以怎麽(me) 修改,這個(ge) 字可能和另一個(ge) 字太相似了不好辨認,他們(men) 都會(hui) 給你指出來。我覺得這些反饋都非常有幫助,可以讓我更好地了解到字體(ti) 是否能滿足我的用戶群體(ti) ,或者讓觀眾(zhong) 能夠讀懂你的意思,我覺得這是很棒的。

我們(men) 大學還有很多Workshop可以自己去預約參加,這是我在大學生活中最喜歡的一點,因為(wei) 我非常喜歡嚐試各種新鮮事物或者學習(xi) 新的技能。我經常時不時有空就去預約,比如我有學習(xi) 到石刻印刷,也學到了如何使用專(zhuan) 業(ye) 的機器裁切紙張,裝訂書(shu) 籍,這也是我在這一學年中最喜歡的部分,因為(wei) 書(shu) 籍借由不同的裝訂方法,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很不一樣,當時也是找了好多書(shu) ,和老師去溝通去了解這些。

Q. 請與(yu) 我們(men) 分享你在大一學年完成的滿意作品吧

Anqi:大一這一年我總共做了6個(ge) 項目,其中有3個(ge) 項目是特別滿意的,也是我在下半學年才做出來。因為(wei) 上半學年更是像在嚐試練習(xi) ,當時很多軟件材料,以及學校周邊設施的使用我還不太了解,大家都需要一點點去探索學習(xi) ,才慢慢變得更加熟練的。

這個(ge) 項目是一本關(guan) 於(yu) 愛爾蘭(lan) 文化的書(shu) ,因為(wei) 我當時看了一部和愛爾蘭(lan) 相關(guan) 的電影《Song of the Sea》,啟發了我對愛爾蘭(lan) 文化的興(xing) 趣,之後我慢慢做了一些research,也去博物館找了一些相關(guan) 的作品作為(wei) 參考。

當時教授給我們(men) 的要求是隻能使用文字,不能用任何圖片。我絞盡腦汁想如何體(ti) 現出愛爾蘭(lan) 獨特的,與(yu) 大自然相連的文化,後來我想到使用他們(men) 最早使用的叫做Ogham的語言,它是以前的愛爾蘭(lan) 人用刀刻在石頭或木頭上,以橫和豎的筆畫來呈現的文字。我覺得這個(ge) 就能非常好的體(ti) 現愛爾蘭(lan) 的文化,也是他們(men) 的一個(ge) 特色,我就把文字運用到了書(shu) 裏麵去進行製作。我還找了叫做Uncial的愛爾蘭(lan) 傳(chuan) 統字體(ti) ,基本上書(shu) 裏的所有文本都是用這個(ge) 字體(ti) 書(shu) 寫(xie) 的,最後印成了一本非常小巧的書(shu) 。

當時我的教授就特別喜歡這個(ge) 作品,跟我說這個(ge) 作品給他的感覺已經不像是大一學生做的,而是已經有點偏向於(yu) 大二大三學生,收到教授這樣的讚賞我有點受寵若驚,真的很開心能被教授認可。

我把這本書(shu) 的照片給了Senan老師(古北耀華設計工藝老師) 看,因為(wei) 他也是愛爾蘭(lan) 人。當時他的一句話非常觸動我,他說這讓他想念起了他的家鄉(xiang) ,他非常震驚於(yu) 竟然還有人會(hui) 去做他們(men) 家鄉(xiang) 這個(ge) 主題的書(shu) ,因為(wei) 很少能看到有關(guan) 愛爾蘭(lan) 的書(shu) 籍,所以說他非常非常的開心。

聽到他的話以後,我才感覺到我做這本書(shu) 的意義(yi) 。以前做作品可能隻是覺得我在鍛煉技術,做出了一個(ge) “好看”的作品,但現在的作品,經過身邊人的欣賞,收獲了他們(men) 的反饋,給予了我這本書(shu) 有更深厚的意義(yi) 。

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

另外完成的項目有一本攝影集,是關(guan) 於(yu) 自然的主題,我運用到了一些多媒介的材料以及攝影的方式,有用數碼相機,也有用膠卷來去體(ti) 現我的主題。我還使用了藍曬這門技術去呼應自然主題,因為(wei) 藍曬這個(ge) 工藝是通過太陽照射與(yu) 光敏感的藥劑起到化學反應而產(chan) 生照片,這也是攝影在曆史上比較早的一種方式。

第三個(ge) 作品是教授讓我們(men) 設計一款字體(ti) ,然後製作一份大概A2大小的海報。我以中國銅錢為(wei) 靈感進行了製作,教授和我說他非常高興(xing) 我們(men) 能夠將自己國家的元素加入到設計當中,這是一個(ge) 非常值得讚揚的方式。

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

在我們(men) 開展「跨學科學習(xi) 社區」項目課程期間,Anqi參與(yu) 並帶學生們(men) 進行了Mono Printing和針線畫項目的創作,這是她第一次作為(wei) 一名“藝術老師”為(wei) 學生授課。

Q. 初次授課的體(ti) 驗如何?

Anqi:我覺得藝術老師太辛苦了,因為(wei) 藝術這個(ge) 東(dong) 西其實每個(ge) 人都有每個(ge) 人的評價(jia) 方式,你覺得這個(ge) 東(dong) 西不好但可能在別的人眼裏他其實做的很好,所以我就覺得每個(ge) 藝術老師在保留自己的審美和喜好,同時也要關(guan) 心或者是包容到學生的一些喜好和風格是不容易的。

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

△Anqi指導的針線畫創作課堂

我發現有些同學可能擅長做手工,但不擅長繪畫,這時候藝術老師就要起到一個(ge) 鼓勵的作用去慢慢引導學生,我覺得這也是很不容易的。總之,我覺得藝術老師這個(ge) 職業(ye) 是非常辛苦的,有些人覺得畫畫這個(ge) 東(dong) 西隨便畫畫就好了,但實際當你去站在這個(ge) 職業(ye) 角度去感受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

實際當你真正上課時,可能還會(hui) 遇到很多的困難,這時候很考驗一個(ge) 人的臨(lin) 場應變能力,那時候沒有人可以立刻給你幫助,你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jue) ,不然的話耽誤的這點時間,課堂一眨眼就結束了,這也是我在此次授課經曆裏學到的東(dong) 西。

校友分享 | 帶著耀華的“行囊”踏上英國設計之旅,她的大一作品就嶄露頭角!

Q.畢業(ye) 已經一年多了,你有什麽(me) 特別懷念耀華的地方嗎?

Anqi:我肯定是非常懷念耀華的老師的,因為(wei) 以前在耀華上課的時候,每位老師都給予了我很多關(guan) 心和鼓勵。我還記得在畫油畫的時候,當時Irina老師特地給我拿了一幅巨大的油畫布,鼓勵我嚐試一下大畫幅的作品,挑戰一下自己。

因為(wei) 我是做事情比較慢的人,我會(hui) 害怕自己時間不夠完成,也有點害怕最後的成品效果不如小小的一張畫好,但嚐試以後發現,確實大尺寸的作品細節會(hui) 更多一些。

事實上如果你沒有嚐試,你可能就錯過了學習(xi) 這件事情的機會(hui) ,大家應該勇於(yu) 嚐試去做一些自己沒有做過的東(dong) 西,真的不要擔心失誤,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所以說老師的鼓勵讓我能夠更好的成長,才有了今天的我。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2025-26學年耀華古北校區秋季招生補錄 最後一場入學考試日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