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經濟IA選什麽主題比較容易得分?

如果你問IBer最頭痛的東(dong) 西是什麽(me) ,80%的學生都會(hui) 告訴你是IA的寫(xie) 作

究竟為(wei) 什麽(me) IA讓IBer如此頭疼??原因很多:選題想不出、選的題深入分析不了、實驗數據不支持假設條件…… 但最關(guan) 鍵的原因還是:要寫(xie) 的科目太!多!了!

大多數學科隻需完成一篇12頁左右的長IA,但經濟IA是最離譜的,要求學生完成3篇基於(yu) 時事新聞的經濟評論,在文中要結合經濟學理論知識、新聞內(nei) 容與(yu) 對圖表的分析。三篇文章分別對應三個(ge) 領域:一篇涉及微觀經濟學,一篇涉及宏觀經濟學,還有一篇涉及國際貿易或發展經濟學

那麽(me) 對於(yu) 不同的領域,IBer總會(hui) 有擅長感興(xing) 趣的,自己在課外的鑽研也較多,但是總會(hui) 有幾門無暇進行課外拓展,那麽(me) IA的論題從(cong) 哪來呢?這篇文章將會(hui) 總結一些適用於(yu) 大部分IB經濟學生的IA選題想法渠道~ 你這個(ge) 年齡段,看完這篇文章,你還能選錯題(湯神震怒臉)?

撰寫(xie) 經濟IA

IB經濟需要對三個(ge) 領域的新聞分別撰寫(xie) 評論:一篇微觀經濟,一篇宏觀經濟,還有一篇寫(xie) 國際貿易或發展經濟學。每篇評論適宜的長度是750~800詞,寫(xie) 作內(nei) 容基於(yu) 一篇學生自己選擇的新聞文章(通常在新聞媒體(ti) 的線上官網,紙質不常用)。

如何找到適合分析的新聞?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篇適合討論分析的新聞,所以到底怎麽(me) 選呢?學姐親(qin) 測有效的方法就是打開google news,搜索“(教科書(shu) 裏的經濟概念)+(國家名)+(年份)”,時間範圍選一年以內(nei) 。

舉(ju) 個(ge) 栗子,小A同學翻開書(shu) 本目錄,決(jue) 定寫(xie) tax這一主題(常用不出錯的主題列在圖片下方)。嗯…太寬泛了?加個(ge) 限定詞吧,alcohol tax如何?國家的話,一拍腦袋就選英國吧。這些基本信息確定完,就得到了以下搜索結果⬇️

還有這等好事?IB經濟IA選對新聞就已成功50%!

常見且不會(hui) 出錯的主題list:

微觀經濟學 Microeconomics:Taxes, Subsidies, Price Controls, Externalities, Monopoly Power  

宏觀經濟學 Macroeconomics:Interest Rates, Fiscal Policy, Unemployment  

國際貿易 International Trade:Tariffs, Subsidies, Quotas, Exchange Rate  

發展經濟學 Development:Trade Strategies, Market-Based Strategies, Interventionist Strategies

然後,學生要對這篇新聞進行自己的解釋與(yu) 研究。不同於(yu) 課堂中學習(xi) 的理論知識,現實世界的政策變動是猝不及防且意想不到的。

小編的學姐寫(xie) 的是英國對美國酒水征稅的影響,三年後這個(ge) 稅又取消了,於(yu) 是我的IA就是分析這一取消的影響。

所以,對於(yu) 這種可能由於(yu) 國情或者政府政策的改變而出現的變化,學生要能夠意識到並且自行進行調整,而這需要其對選擇的新聞有基本的理解。

如何選擇合適的新聞?

新聞的選擇是整個(ge) IA書(shu) 寫(xie) 過程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ge) 環節,新聞選擇的合適程度基本決(jue) 定了IA分數的上限。所以問題又雙叒叕來了,麵對海量的新聞,我們(men) 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呢?到底怎樣的新聞才能夠幫助我們(men) 得到高分呢?

首先,咱一定先避雷知名經濟雜誌的文章,點名《經濟學人》,千萬(wan) 不要選。寫(xie) 這些文章的專(zhuan) 家都把新聞的pros and cons全分析好了,咱還寫(xie) 啥呢??留給我們(men) 寫(xie) 作的空間太小了,很難寫(xie) 出高分。所以我們(men) 應該選擇的是一項政策/新聞的原始報道,而不要選擇對其的分析文章。

原始報道也有“優(you) 劣”之分,我們(men) 在選定一篇新聞之前,先應該仔細閱讀新聞中的內(nei) 容,把這篇新聞中涉及的經濟概念圖表的變化大致列出來。如果概念特別多或者特別少,那顯然都是不合適的。

一篇文章看似有很多經濟相關(guan) 的關(guan) 鍵詞,“石油價(jia) 格”、“當地房產(chan) ”等有意思的話題,但可千萬(wan) 不要被它們(men) 迷花了眼,因為(wei) 當你真正開始寫(xie) IA的時候就會(hui) 發現切入點過大過多真的不是一件好事。現實中的市場實在是太過於(yu) 複雜了,高中階段所學過的有限知識不能夠支撐我們(men) 真正理解眼前的這些錯綜複雜的關(guan) 係,更不要說將其靈活運用於(yu) 自己的調查研究中了。

大家在挑選IA主題的時候,不用寫(xie) 晦澀難懂且沒學過的經濟理論,因為(wei) IB不會(hui) 因為(wei) 覺得“哇你好厲害這都學過”,不會(hui) 加分的。大佬們(men) 固然能夠找到獨特的切入角度,另辟蹊徑。但是對於(yu) 更多數人來說,穩妥一點的選擇可能更加合適——如果並不能夠完全讀懂新聞中的內(nei) 容,還將它作為(wei) 素材來寫(xie) 反而會(hui) 弄巧成拙,對於(yu) 分數不增反減。

反之,有些文章範疇太狹隘,隻提到有經濟問題,卻不提具體(ti) 的經濟舉(ju) 措如何解決(jue) ;或者隻說解決(jue) 方案,而沒有準確識別出經濟問題,都會(hui) 使我們(men) 的IA發揮空間有限,是一篇IA的“先天性不足”。“經濟問題”與(yu) “解決(jue) 方案/政策變化”,這二者之中缺少了一個(ge) 就會(hui) 使文章難以展開。

所以,一篇範疇得當的新聞應該是不多說也不少說的,遵從(cong) 一個(ge) 問題,一個(ge) 政策的原則。來幫助我們(men) 在有限的字數裏麵,把相關(guan) 的經濟觀點表達得恰如其分。

總結一下,對於(yu) IA來說,最好的新聞往往是政策變化明確(可以用1~2張圖解釋清楚的)且涉及經濟概念清晰(找到2個(ge) 可以被明確定義(yi) 的概念)的。例如,稅收(tax)和補貼(subsidy)就是比較好的討論主題,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主題在教學大綱中都有清晰的圖示,大家自己分析不動了還可以把書(shu) 中的理論套用到IA的現實問題中。

選題對於(yu) IA來講是至關(guan) 重要的。大家不用在選題上節省時間,隨便定下來一個(ge) 不適合的選題會(hui) 使後麵的工作加倍困難。而找到一篇可遇不可求的寶藏新聞,之後的IA寫(xie) 作也會(hui) 行雲(yun) 流水。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可以讓IBer在經濟IA的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也希望大家寫(xie) 作順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康奈爾大學計算機專業有多牛?

下一篇

AP生物FRQ題目應該怎麽做?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