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化學作為(wei) 國際課程中的難題,其挑戰不僅(jin) 源於(yu) 知識的廣泛涵蓋,更因其對學生綜合素養(yang) 的深入考察,甚至包含了AP化學和AS化學的全部內(nei) 容。
這門課程對學生的要求極高。自從(cong) 2023年2月開始,IB化學經曆了一場革新,帶來了全新的課程體(ti) 係。讓我們(men) 一同探究這些變革帶來了哪些創新與(yu) 變化。
IB化學新課介紹
全新的IBDP化學課程在2023年2月啟動,隨後於(yu) 2023年8月首次教學,預計將於(yu) 2025年5月進行首次考試。新的課程架構基於(yu) 兩(liang) 大核心概念:結構和反應性。
每個(ge) 概念都被進一步分解為(wei) 主題和子主題,這些主題和子主題通過結構決(jue) 定反應性這一理念相互聯係,同時反應性也在影響著結構的變化。
IB化學課程一直都是國際文憑課程中最受歡迎的科目之一,也是第四組科學科目中選課人數最多的。以2022年的考試數據為(wei) 例,IBDP生物課程選修人數最多,其次是IBDP化學,第三名則是IBDP物理。這三門科目占據了第四組科學科目考試總人數的80%以上。在世界各國的IB學生中,生物、化學和物理都備受喜愛,且這些課程在國際大學中也備受認可。
改革後的IB化學評估方式
外部評估方麵,新的IB化學課程帶來了一係列變化,旨在更全麵地評估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所有學生將僅(jin) 參加兩(liang) 個(ge) 試卷的外部考試,這意味著試卷數量減少,但考試的深度和廣度仍然得到充分覆蓋。
試卷1A包含了教學大綱中的多項選擇題,而試卷1B則聚焦於(yu) 數據分析題。這些試卷為(wei) 學生提供了展示實驗技能和技術掌握的機會(hui) 。
而試卷2則突顯了將技能、概念和理解緊密交織在一起的重要性。這些簡答題和擴展題被設計成與(yu) 化學現實環境相契合,從(cong) 而更好地考察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的能力。
內(nei) 部評估方麵,"科學調查"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學生將有機會(hui) 在小組內(nei) 合作與(yu) 支持,促進了協作能力的培養(yang) 。
在適當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分享類似的方法,盡管自變量或因變量存在差異,但每個(ge) 學生收集的數據都將是獨特的。學生需要提交一份獨立報告,長度不超過3000字。評估標準的改革強調高階思維能力,將50%的分數分配給結論和評價(jia) ,鼓勵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課程評估方麵,從(cong) 試卷數量來看,新課程隻需要考兩(liang) 個(ge) Paper,即Paper1和Paper2,而過去的化學課程則需應對三個(ge) Paper的考試要求。然而,這裏需要明確的是,改革後的IB化學課程仍然涵蓋了三個(ge) 試卷的內(nei) 容,隻不過試卷1被拆分成了卷A和卷B,且這兩(liang) 個(ge) 試卷在同一場考試中連續進行。這對於(yu) 學生而言是一項較為(wei) 顯著的變化。
其次,Paper2的考試時間增加,考試內(nei) 容的重要性也因此上升。新課程更加注重簡答題、拓展題以及數據題目的考察。這些題目的考試時間更長,占據更多的成績比例,從(cong) 而在整個(ge) IBDP科學課程考試中扮演更為(wei) 重要的角色。
建議的備考方法
一、有效整理筆記
整理筆記不僅(jin) 僅(jin) 是機械地將課堂內(nei) 容或講義(yi) 、書(shu) 本、PPT內(nei) 容抄寫(xie) 下來。正確的筆記整理要能夠梳理出章節的邏輯框架,並形成對應的結論性總結。例如,在學習(xi) 原子半徑部分時,不僅(jin) 要記錄原子半徑的變化規律,還要整理比較原子半徑的方法。
二、 多問問題
IB化學試題常常是綜合應用型的問題,要求學生深入理解每個(ge) 知識點。因此,在學習(xi) 過程中要經常進行思考,遇到問題要及時解決(jue) ,確保每個(ge) 問題都被完全理解後再繼續學習(xi) 。
三、 熟悉考綱並刷真題
了解考綱和考試方式對於(yu) 備考至關(guan) 重要。這一步可以與(yu) 筆記整理相結合,要重點記憶考綱所要求的內(nei) 容。在學習(xi) 初期,可以通過整套試題來熟悉和應用知識點,並了解IB考試對知識點的考察方式。考前的階段,進行模擬真題練習(xi) ,以檢測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解題速度。
隨著IB化學課程的全麵改革,學生需要適應新的課程結構和評估方式。通過有效的備考策略,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這個(ge) 挑戰,取得優(you) 異的成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