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化學到底是偏文還是偏理哈,怎麽(me) 有很多概念題和解釋題,而且還有計算題,而且物理學過熱傳(chuan) 遞,化學中也在學習(xi) 呀?”
這是很多學生在第一堂課上就會(hui) 問我的問題,那我們(men) 一起來看下化學這門科目究竟有什麽(me) 特點呢?
基本介紹
化學主要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宏觀性質以及物質之間的反應。它相當於(yu) 一門交叉學科,既有數學類的計算,比如計算產(chan) 量等,也有關(guan) 於(yu) 現象類的描述題和解釋題,在一些章節內(nei) 容上與(yu) 物理(熱力學)以及生物(有機化學)稍有重疊。
此外,化學也是一門實驗性學科,要求學生們(men) 認識實驗儀(yi) 器,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等。化學這門科目不算簡單(如表1所示,2023年化學HL的7分率為(wei) 10.5 %,化學SL的7分率為(wei) 7.1 %),但化學很有趣,與(yu) 生活實際息息相關(guan) ,可以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
▲表1 2023年部分科學科目的分數分布
考試大綱
針對2023年9月開始進入IBDP階段的學生,大綱進行了新的調整。章節順序與(yu) 以往的教材不同,學習(xi) 時長沒有變化,都是化學SL 150小時,HL 240小時。具體(ti) 內(nei) 容大綱見表2和表3(中文版)。
▲表2 IB化學考試大綱
▲表3 IB化學考試大綱(中文版)
考察方式
EA分paper 1和paper 2兩(liang) 部分,Paper 1又分為(wei) A(選擇題)和B(數據分析題)兩(liang) 部分,paper 2涉及主觀題,全程都可以使用計算器以及數據手冊(ce) 。化學SL的paper 1用時1.5小時,總分55分,paper 2用時也是1.5小時,總分50分。
化學HL的paper 1用時2小時,總分75分,paper 2用時2.5小時,總分90分。SL和HL的paper 1與(yu) paper 2的分數占比相同,分別占總成績的36%和44%。
IA需要完成一篇學術論文,要求10小時的科學研究,字數不超過3000字,由學校老師評分,IB官方審核。滿分24分,研究設計,數據分析,結論,評估這四項各6分,IA成績占總成績的20%。
注意事項
化學涉及到很多概念,在學習(xi) 初期一定要把概念弄明白學紮實,這樣在後續解釋性質的變化趨勢和對比物質熔沸點的高低時候就不會(hui) 出錯。平時可以搭配思維導圖梳理章節知識點,並且要養(yang) 成複習(xi) 的好習(xi) 慣,建立好章節內(nei) 容之間的聯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學校做實驗的頻率不同,以及各學校老師對實驗報告的評分標準也不同,比如有的學校老師重視對數據的處理以及誤差分析,有的學校老師注重整體(ti) 的格式,包括背景簡介的全麵性,自變量和因變量描述的嚴(yan) 謹性等,這些需要學生們(men) 提前了解清楚或者根據老師的評分反饋來進行針對性的修改。
學習(xi) 規劃與(yu) 學法指導
什麽(me) 樣的學生適合學習(xi) 這門科目?
英語水平:化學不要求特別高的英語水平,托福水平最好在70分以上。需要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語法結構,審題時候能夠識別清楚主謂賓,主要還是對專(zhuan) 業(ye) 術語的積累,否則會(hui) 出現看不懂題目的情況。
選課建議:選課要綜合興(xing) 趣,專(zhuan) 業(ye) 方向與(yu) 學科特長來進行規劃。如果學生特別喜歡化學,化學成績也不錯,將來想從(cong) 事的專(zhuan) 業(ye) 領域與(yu) 化學相關(guan) ,比如醫藥學,生物學,化工,材料,能源等,可以選擇化學HL。如果化學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是科學需要選擇兩(liang) 門,可以結合自己的興(xing) 趣來選擇化學SL+ 物理或者化學SL+生物等。
進入DP階段的銜接問題:如果之前學校的銜接課程是IGCSE,並且在10年級參加過IG大考,那麽(me) 學生的化學基礎已經係統地鋪墊好了,可以順利地銜接IB課程。
如果之前學校的銜接課程是MYP,因為(wei) 沒有統一的教材,各學校的老師講授靈活度大,可能一學期隻學習(xi) 一個(ge) 單元的化學,導致學習(xi) 內(nei) 容不夠係統緊湊,容易遺忘。而如果是公立體(ti) 係轉入IB體(ti) 係,主要還是英文詞匯方麵以及對全英文教材的適應問題。
學習(xi) 方案/規劃學習(xi) 路線
如果學習(xi) 過IGCSE,並且在10年級參加過IG大考,隻需要簡單複習(xi) 下IG教材內(nei) 容便可順利地銜接IB課程。如果之前學校的銜接課程是MYP,所學內(nei) 容不是很緊湊,基礎不是很紮實,建議平時一定要做好筆記,方便後期複習(xi) 鞏固。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參考IGCSE教材來搭建起化學的知識框架,這樣在進入DP階段會(hui) 輕鬆一些。
如果是公立體(ti) 係轉入IB體(ti) 係,則需要積累下必備的專(zhuan) 業(ye) 術語,以及相關(guan) 的概念,適應英文教材,要能夠讀懂題幹意思。
不同階段的學習(xi) 指導
📚學習(xi) 階段
“老師,這些物質都是固體(ti) ,怎麽(me) 有的可以導電,有的不可以導電呢?而且熔沸點高低我怎麽(me) 對比呀,考試經常要求對幾個(ge) 物質的熔沸點高低進行排序,我完全沒有思路。”準備章節測驗的鄭同學一籌莫展,感覺對這類題型無從(cong) 下手。
化學的第一個(ge) 難點是微觀結構與(yu) 宏觀性質關(guan) 係的建立。比如有的學生在分析作用力的時候,各種化學鍵類型與(yu) 分子間作用力區分不了,就會(hui) 導致在對比各個(ge) 物質熔沸點的高低時候出錯。針對這種情況,需要老師對物質類型以及結構特征進行分類,搭配簡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去認識微觀粒子,化抽象為(wei) 具體(ti) 。
考前安排答疑課的張同學剛進教室就說:“老師,我本來數學就不好,看到計算題就頭暈,一會(hui) 要求計算數量,一會(hui) 計算質量,我例題看著會(hui) 做,可是輪到自己做題就又蒙圈了。”
第二個(ge) 難點就是化學計算,綜合了多個(ge) 計算公式,是大家公認的難點。而且這一章節與(yu) 之前的化學基礎也緊密相連,比如,要求根據英文名稱寫(xie) 出物質的化學式,然後再根據化學反應類型,通過反應物判斷好產(chan) 物,才能書(shu) 寫(xie) 出化學反應方程式,這樣才能夠展開後續的計算。所以需要老師先梳理下化學反應的類型以及含義(yi) ,總結常見的公式,分析清楚每個(ge) 物理量表示什麽(me) ,再搭配習(xi) 題總結具體(ti) 在什麽(me) 情況下會(hui) 采用哪個(ge) 公式,比如遇到氣體(ti) ,才會(hui) 使用氣體(ti) 定律,遇到溶液,就會(hui) 涉及濃度計算。這樣先理解再運用,到做題總結和強化,學生以後遇到計算題就不會(hui) 發怵了。
📚備考階段
預估分主要看平時的章節測驗,實驗報告以及11年級末和12年級初的預估分考試,這樣在進入11年級開始就要重視起來。預估分較高的學生有一個(ge) 共同的特質就是嚴(yan) 於(yu) 律己,目標明確。
比如一個(ge) 上校內(nei) 同步課的學生,特別重視教材內(nei) 容,會(hui) 定期複習(xi) 教材中的概念,遇到疑問的地方就積極與(yu) 老師探討,從(cong) 不堆積。這些概念是做題的基礎,比如理解了燃燒熱的定義(yi) ,我們(men) 才能夠知道如何去進行相關(guan) 的計算。教材的每個(ge) 章節最後都列有思維導圖,這個(ge) 學生會(hui) 在考試前通過思維導圖查漏補缺,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係。
備考階段的重心要落實到曆年真題上,需要細致規劃好進度,比如1-3月做2014至現在的真題,第一遍要將錯題進行標注,掌握好答題思路,並且參照標準答案分析好采分點,比如計算過程加上單位,計算結果注意有效數字的保留規則。4月重點回顧之前標注的錯題,並且嚴(yan) 格計時進行模考,適應答題節奏,這樣在考場上就會(hui) 知己知彼,從(cong) 容應答。
資料推薦
推薦教材
IB化學主流的有三大出版社的教材,分別是Cambridge, Oxford, Pearson, 教材中的章節練習(xi) 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此外習(xi) 題冊(ce) 可以選擇Cambridge 的Workbook 以及Oxford的Study Guide。
學習(xi) 資源
1. IBO官網 (https://www.ibo.org/)IB課程的改革和更新會(hui) 在官網上發布,並且也可以下載新的樣題進行熟悉。
2.SaveMyExams(https://www.savemyexams.com/dp/)這個(ge) 網站有專(zhuan) 題練習(xi) 也就是topic questions,可以針對性鞏固各章節內(nei) 容。
3.Revision village(https://www.revisionvillage.com)這個(ge) 網站也有專(zhuan) 題練習(xi) ,並且對題目劃分了難度等級。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