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數學作為(wei) 一門必修課,是每一位 IB 學子在即將到來的大考之際,無法逃避掉的科目。
IB 數學分為(wei) AA 和 AI 兩(liang) 門,其實在幾年前,IB 還是有 4 門數學課程可以選擇的,為(wei) 什麽(me) 進行了改版?改版後的 IB 數學又考了些什麽(me) ?
一、為(wei) 什麽(me) 數學開始分 AA 和 AI 了?
不知大家會(hui) 不會(hui) 有這種感受:高中數學內(nei) 容太多了,有些東(dong) 西是純理論的,學完之後在生活中再沒用到過,也不知道怎麽(me) 用;而有些東(dong) 西雖然知道怎麽(me) 用來解題,但又不清楚背後的理論推導過程。
這就是高中數學的一個(ge) 特點:既有大量的理論知識要學,又有大量的應用部分要學。而學生們(men) 精力有限,全都學好不現實,所以早在高中階段就做一個(ge) 分流挺好的。
事實上,在大學之中,數學係眼中的數學和社會(hui) 學或經濟學眼中的數學也是大不相同的。我看現在中國的數學教學也從(cong) 純理論轉化出一些應用了。不過真要想用好應用層麵的數學,還是得專(zhuan) 門學學。
所以,未來需要有一批非常精通理論推導的人,在 IB 體(ti) 係中就叫做 Mathematics Analysis and Approaches(AA):數學分析與(yu) 方法,AA 側(ce) 重於(yu) 數學中的微積分,更適合於(yu) 未來打算選擇純數、工程、科學等作為(wei) 自己專(zhuan) 業(ye) 的學生。
同時,未來也需要一批非常精通應用的人,在 IB 體(ti) 係中就叫做 Mathematics Applic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AI):數學應用和解析,側(ce) 重於(yu) 統計數據,建模以及在科技層麵探索數據的應用,鼓勵學生用數學角度看待世界,用科技解決(jue) 實際問題。
二、從(cong) 題型來講,AA 和 AI 的異同是什麽(me) ?
首先,相同之處是多於(yu) 不同之處的,老版的 IB HL 和 IB SL 教材長這樣:
裏麵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知識點在新版中還是有,新版教材分成以下兩(liang) 類(每類又有 HL 和 SL):
比如 AA,砍掉了一些應用層麵的難題,把篇幅多放在定理來源的分析、證明方法的講解,難題構造等上麵。我舉(ju) 例一些 AA 的模考題:
同理,AI 砍掉了一些定理證明與(yu) 運算能力,有不少可以靠計算器解決(jue) ,比如複數運算、矩陣、概率與(yu) 統計,現在計算器功能很強大,都可以直接算了。
但如何選擇好模型,如何用對精度都是很講究的,大家可以看看 AI 考題舉(ju) 例:
三、如何學好 AA,如何學好 AI ?
AA 的學法和傳(chuan) 統數學比較像,要搞清定義(yi) ,搞清定理適用範圍,記準公式,學透例題,練熟運算,這些都是嚴(yan) 謹學好數學必備的,而這一套,正好是我比較擅長的,學好中國高中數學也是靠這一套。
AI 的學法我還在探索中,根據學生們(men) 反饋是要記憶一些“模型”,因為(wei) 數學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千變萬(wan) 化的,我們(men) 要選取合適的模型去解決(jue) 他們(men) 。
比如存錢,單利和複利就是兩(liang) 種不同的模型,而在 IB HL 中,還有一種更複雜的題:每個(ge) 月都算複利並且每個(ge) 月額外往裏存一筆錢,問三年之後有多少錢,這就得靠新的模型來處理了。
最後,談一下計算器,用好這個(ge) 工具是大有益處的,這是以前我學習(xi) 數學時沒專(zhuan) 門學的,但長遠來看,未來的數學分析和數學應用都離不開計算器。
所以大家在學的時候,多學學計算器怎麽(me) 好,為(wei) 此我買(mai) 了個(ge) IB 官方許可的計算器,按“計算器說明書(shu) +IB 教材上的講解”學了學,如下圖:
目前已經掌握這種計算器的使用,掌握後就感覺高中數學更有意思了哈哈。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