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不是競賽的競賽如果說申請理工科需要考的一大堆數學物理競賽等都是做題,沒辦法真正感受到做科研的樂(le) 趣,也無法自己去探索自己感興(xing) 趣的地方,那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是個(ge) 很好的選擇。它鼓勵創新,以學生自主進行科學研究並提交原創論文的形式進行評選,並且一般需要持續好幾個(ge) 月的研究。
目前,2024第十七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jue) 賽已在清華大學落下帷幕。總決(jue) 賽以英文答辯的形式舉(ju) 行,由國際評審委員會(hui) 主持,並舉(ju) 辦了科學論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大獎項在現場第一時間揭曉!感興(xing) 趣的小夥(huo) 伴們(men) 可以到賽事官網了解往屆獲獎情況
我是一名普高的學生,因為(wei) 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是應用類的工程方向,所以選擇了這個(ge) 團隊合作的競(科)賽(研)。在幾個(ge) 月的研(tu)究(tou)後,提交了論文,也順利進入了答辯輪,雖然最終沒有獲得很高的獎,隻有國家二等,但這次經曆還是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因此想分享給大家。
整體(ti) 介紹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麵向全球華人中學生,旨在激發和提升全球華人中學生對於(yu) 研究的興(xing) 趣和創新能力。
參賽方式:1–3名華人中學生組隊,提交原創論文
比賽規模:每屆所有學科共約1500支參賽隊,其中約10%可以獲獎
學科領域:數學獎、物理獎、化學獎、生物獎、計算機獎、經濟金融建模獎
獎項設置:分賽區二等獎、分賽區一等獎
決(jue) 賽:全球科學金獎,每個(ge) 學科金獎1名;銀獎1名;銅獎3名;優(you) 勝獎5名
賽區劃分:每支參賽隊伍按照其所在中學的地理位置,歸屬於(yu) 某個(ge) 分賽區
(一)中國內(nei) 地賽區
報名網址:www.yau-awards.com
(二)海外賽區(亞(ya) 洲賽區)
報名網址:https://yauaward-asia.hk
(三)海外賽區(北美賽區)
報名網址:https://www.yau-science-awards.org/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的金獎論文有很好的參考價(jia) 值,想要報名丘成桐的同學可以參考學習(xi) 。
丘成桐對申請的作用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的含金量很高。自創辦以來,500多位的得獎者,有將近一半的學員被哈佛大學錄取,該競賽受到了來自美國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著名院校的關(guan) 注,這一獎項因此也被稱為(wei) 優(you) 質院校的敲門磚。
備考安排
參賽時間
4月——開啟報名
當我們(men) 決(jue) 定參賽的時候,要先考慮好自己獨自參賽還是組隊,如果組隊需要選一個(ge) 和你有默契,但是擅長方向不同的隊友。比如我的隊友編程很好,而我比較擅長推公式,對計算機一竅不通,所以我倆(lia) 就可以互補著完成公式推導和仿真驗證的過程。
接下來是確定論文選題。要根據已有的知識找一個(ge) 帶有創新的題目,比如官網上“Thomson問題二維反問題的初步探討”“斐波那契字符串前綴和的O(1)算法及其證明”,這些題目就清晰反映了我們(men) 研究的重點和創新點。
找到一個(ge) 適合的教授或者指導老師,並且提前開始熟悉可能運用到但還沒有掌握的知識。我當時提前學習(xi) 了微積分和概率論,以及一些基礎的選題相關(guan) 的知識。
7月——截止注冊(ce)
接下來這3個(ge) 月是最辛苦的時候,大家要完成研究和論文,可以提交中文或者英文論文。
8月&9月——截止提交
9月&10月——分賽區入圍與(yu) 答辯
如果有幸進入分賽區答辯(一般按照賽區人數來劃分,我所在的東(dong) 部賽區一般是10支隊伍左右)一般大家使用中文答辯。
一般通知答辯的郵件會(hui) 在答辯兩(liang) 周前發給你,所以這兩(liang) 周要重新修改論文,製作ppt,並且不斷練習(xi) 陳述和可能遇到的問題。我答辯的時候其它問題都挺正常的,反而一個(ge) 教授問了一個(ge) 最基本的泰勒展開式的理解,我們(men) 都懵了,因為(wei) 隻是把它當成公式運用,沒有細究過這個(ge) 公式的基本知識什麽(me) 的,所以這也提醒了我們(men) 學習(xi) 新知識要學透,不能隻是會(hui) 運用。
12月——總決(jue) 賽完成與(yu) 頒獎
我所在的東(dong) 部賽區是10支隊伍進3支,競爭(zheng) 還是很激烈的。如果進入本輪,那需要將論文翻譯為(wei) 英文再提交,並且答辯也是英文。
比賽特點&收獲
如果用3個(ge) 詞來概括比賽特點,我覺得是創新、嚴(yan) 謹和堅持。
評審標準的很重要的兩(liang) 點就是“問題解決(jue) 和方法學方麵的創造性”和“科學性、嚴(yan) 密性”。好的課題研究,需要包含有新的方法或者能夠綜合應用已有的技巧。
如果隻是照搬一些已有方法來解決(jue) 問題,那麽(me) 就沒有足夠的競爭(zheng) 力。並且方法和結論必須是正確的,課題中涉及的概念、計算,以及實驗過程必須科學、嚴(yan) 密。
還要注意研究報告書(shu) 的學術規範性。因為(wei) 這是個(ge) 長線的科研過程,並且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入,而是需要自己去探索一些未知的知識,所以很容易遇到困難。我就曾多次懷疑自己選錯題目,或者研究不下去了,好在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
付出與(yu) 收獲
我選了一個(ge) 有關(guan) 無線信號傳(chuan) 輸的選題(雖然我參加的是數學競賽,但畢竟我申請的是工程方向,所以隻能做應用類的研究),所以隻能艱難啃著大學的概率論,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教材。
一次次求助數學係和工程係的學長們(men) ,和教授一遍遍改研究的方向,將一開始的宏偉(wei) 藍圖切分、細化,讓選題越來越科學可行,直到後來專(zhuan) 注於(yu) “中斷概率”這一貼近生活易於(yu) 理解又大有文章值得鑽研的小概念。
我記得在暑假中推導信號公式的時候,一個(ge) 星期未見成果,和隊友開玩笑自己頭發掉了好多,深夜又輾轉難眠,於(yu) 是就看著窗外的暗淡月華,依稀樹影,突然有種“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的寂寞與(yu) 荒涼。
可又覺得,能有此機會(hui) 與(yu) 自己喜歡的東(dong) 西相伴、研究,在一開始絲(si) 毫不知的白紙上勾勒出自己的圖案,是很美好的。我們(men) 曾經都悲觀地懷疑是不是選錯題了,覺得可能研究不下去,可能推導不出最終想要的結果,可能製作無人機時會(hui) 出現各種困難乃至報廢,但我那時卻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從(cong) 未有過的喜悅。
不同於(yu) 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它像大霧彌漫的森林,我們(men) 如沒有地圖的旅人,不知前方有什麽(me) 困難險阻,更不知會(hui) 有什麽(me) 寶藏珍奇。懷著期待與(yu) 畏懼,小心翼翼地向前走,每走一步就撥開一片霧氣,或是一瞥未知之物的全貌,最終能走到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最後收到答辯的郵件就像夢一樣,那時候提交完論文已經過了兩(liang) 個(ge) 多月,好多內(nei) 容都忘了,而距離答辯就剩一個(ge) 多星期了。我和隊友在普高恐怖的學業(ye) 壓力之下,一遍遍模擬答辯,一次次修改論文,不斷地找出之前的錯誤,為(wei) 了細微的語言表達不精準而反複討論。
現在想想都挺敬佩自己的堅持的。麵對教授“刁鑽”的提問,盡管有很多沒準備到的問題以及焦急和緊張,卻已是我們(men) 最自信最從(cong) 容的模樣。
給想參與(yu) 此競賽的同學們(men) 的建議
“一切原創性和先發性的事情都蘊含一個(ge) 基本原理,那就是當你真心去做的時候,上天的祝福也將隨之而來。”你不一定要像真的科學家一樣做出非常厲害的成績,但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要僅(jin) 僅(jin) 當成一個(ge) 競賽,這可能是我們(men) 科研之路的第一個(ge) 路標,用心去研究和思考,我覺得我們(men) 隊雖然沒有別的同學那麽(me) creative、探索很高大上的選題,但我們(men) 確實傾(qing) 注了心血在其中,就是這一點才能讓我收獲一個(ge) 不錯的成績和一段難忘的經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