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號物理碗考試一結束,我們(men) 就收到了不少同學的反饋:題目不難,做的還行。這讓我們(men) 倍感欣慰,拿到題目之後,我們(men) 立即對其進行了分析研究,整理出了今年考試題目的特點,下麵,就讓我們(men) 一塊來看看吧~
一、考點分布
Division 1的題目以運動學、力學為(wei) 主,兼顧熱力學、波、電磁、近代物理等知識,但占比較少(約1/4)。
Division 2的41-50題主要圍繞光學、波、電磁、近代物理等內(nei) 容,但難度均一般,並無特別難的壓軸題,44題(動量守恒)反而是其中“最難”的題了。
很多低年級的小夥(huo) 伴們(men) 想要報考物理碗,擔心自己所學知識不夠,以AP體(ti) 係為(wei) 例,從(cong) 今年題目來看,即使隻學過AP物理1的內(nei) 容,也足以應付Division 1大部分題目,所以大家勇敢地去嚐試吧~
一般來說,Division 2的後十題要難一點,但今年的題目反而很接近課內(nei) 知識,並沒有拔高,比如48題相對論僅(jin) 考了基本的尺縮,43題幾何光學甚至直接用口訣可以秒掉,50題波的考察也隻局限於(yu) 波長、頻率這些基礎知識……
二、“老朋友”的再見麵
1.今年42題與(yu) 2011年48題完全一致
每年的題目都和往年有相似甚至一致的題目,今年也不例外,比如42題電磁波正是2011年的第48題(一模一樣!隻能感慨出題人的懶惰)。
2025年42題圖
2011年48題圖
2.今年50題與(yu) 2014年28題完全一致
2025年50題圖
2014年28題圖
3.今年44題與(yu) 2011年39題完全一致
2025年44題圖
2011年39題圖
相似的題我們(men) 就不再舉(ju) 例了,這已經為(wei) 大家備考指明了方向:多做題目!不是讓大家去背題,而是在刷題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點,把每一道做過的題目搞懂,這樣出現相似甚至相同的題目才會(hui) 有親(qin) 切感,遊刃有餘(yu) 。
三、偷奸耍滑的出題人
剛才列舉(ju) 了出題人的懶惰,下麵我們(men) 再看一下他們(men) 的小心機。
第37題給了圖像,問的是衝(chong) 量,很多同學做課內(nei) 的題目多了,見到圖像就找斜率、麵積,那正好掉進出題人的坑裏,本圖縱坐標是動量,而衝(chong) 量就等於(yu) 動量的變化,因此直接看起點、終點的坐標,相減即可!
2025年37題圖
第33題考的是熱力學,題幹描述的是一個(ge) 絕熱自由膨脹的過程。有同學一看到adiabatic這樣的關(guan) 鍵詞,就可能想起pVγ=C這個(ge) 表達式(或者TVγ-1=C,在這裏先表揚一下知道這個(ge) 式子的同學,因為(wei) 正常的課內(nei) 知識不會(hui) 覆蓋這個(ge) 絕熱過程的式子,以及裏麵 符號的含義(yi) (雖然25題也問到了),但如果這麽(me) 去解題,就又掉進出題人挖的坑裏,費時費力,結果還不正確。本題關(guan) 鍵點是絕熱自由膨脹過程,中間狀態不平衡,不能用pVγ=C來衡量!
正解應該從(cong) 熱力學第一定律入手,絕熱自由膨脹過程Q=0,W=0因而ΔU=0,所以前後溫度不變。
絕熱自由膨脹是非常經典的一個(ge) 模型,還可以分析熵變,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不吸熱,不放熱,那熵變ΔS=0,未必!)
2025年33題圖
四、沒有邊界感
沒有明確的界限,這是物理碗的一大特征,如前所述的33題,可以在大學的任意一本熱學教材中找到相關(guan) 的分析,除此之外第18題,出現了碰撞係數e,這在物理碗幾十年的曆史也是首次登場,縱觀AP,IB,A Level這三大課程體(ti) 係,也僅(jin) 在A Level-Further Mathematics-Further Mechanics 這一門課中才會(hui) 涉及(以CIE為(wei) 例)。
不過較好的一點是,這個(ge) 碰撞係數並不影響解題,學生隻需要注意到第一行的elastic這個(ge) 關(guan) 鍵詞,就可以把題目做對,但今後呢?大家最好還是學一下關(guan) 於(yu) 牛頓的碰撞定律,才最保險。
2025年18題圖
以及第28題,以流體(ti) 浮力為(wei) 背景,但給了參考係一個(ge) 加速度,這也不是正常的教學內(nei) 容中會(hui) 涉及的情形,雖然也是在物理碗裏的首次出現,但這種模型並不新穎,在一些較難的競賽中(如F=ma)也頻繁出現,本題的一個(ge) 求解思路是用等效重力場,答案是物體(ti) 沉在水中的體(ti) 積不會(hui) 發生變化,這裏我們(men) 不再贅述具體(ti) 求解方法(留給愛學習(xi) 的你們(men) 去尋找嘍~)。
這也指明了物理碗的一個(ge) 備考方向:對於(yu) 學有餘(yu) 力的同學,可以做一下其它競賽的題目來提高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未來並不排除換其它的背景來考大家,比如在加速的小車中有個(ge) 水平的彈簧物塊係統,那簡諧運動周期公式會(hui) 變不?自由落體(ti) 的盒子裏有個(ge) 豎直的彈簧物塊係統,周期會(hui) 變麽(me) ?
2025年28題圖
最後是大家最為(wei) 無奈、無語的“常識”類題目,這些題目無從(cong) 備考,隻能依賴於(yu) 大家自己的課外積累,我們(men) 在這裏並不會(hui) 泛泛地說“你們(men) 多看些新聞,多看些科普”,“不要光做計算題”等這種責備大家的話,本身課業(ye) 壓力就大,哪有那麽(me) 多時間來看二三十年前誰獲得了諾貝爾獎,哪個(ge) 獲獎者有沒有物理學位,等等這些毫無邊界的問題(筆者自己一般也做不對)。所以我們(men) 更強調一個(ge) 順其自然,可能某一天你坐車出門,無聊刷到了一個(ge) 帖子、視頻,恰好講到了一個(ge) 知識點就考到了呢?
話雖如此,但也提醒同學們(men) 可以有意無意看一下題目的題幹,當了解科普了,比如今年的第4題,問阿波羅8號的發射有什麽(me) 特殊之處,沒了解過的同學隻能靠蒙了,但在2023年給出了更詳細的一道題(12題),題目的第二句話(紅色框標出的)直接給出了此次發射的情況,這就是第4題的答案!題目甚至提到了阿波羅11號,有沒有可能未來會(hui) 考到呢?
2025年4題圖
2023年12題圖
五、寫(xie) 在最後
我們(men) 隻分析了本次考題中頗有特點的題目,其它的題目中規中矩,與(yu) 大家課內(nei) 所學知識點重合度很高,出題形式也沒有翻新,所以大家仍應立足於(yu) 自己所學課程,基礎打牢之後,按物理碗的要求再做一定的提高,通過做題來提升熟練度、查漏補缺是一個(ge) 必不可少的過程。
物理碗是大家學習(xi) 路上的一個(ge) 台階,往後還有更多有趣的知識在等著你們(men) 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