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HIMCM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攻略:最新規則解讀+組隊技巧,國際生必看!

HiMCM數學建模競賽是一場以團隊為(wei) 參賽單位進行的數模比賽,它不僅(jin) 需要選手具備編程技巧,更強調數學,邏輯思維和論文寫(xie) 作能力的競賽。那麽(me) HiMCM競賽想要更好的衝(chong) 擊O獎呢,其中選擇隊友就是很重要的一環,隊友選不對 ,直接影響獲獎概率!

2025 HiMCM競賽基本信息

1、適合學生

9~12年級高中生,配備一位指導老師

2、競賽時間

報名截止時間:2025 年 11 月 5日 周三下午2:00(美東(dong) )

比賽時間:2025 年 11 月 5日 周三下午 3:01開啟(美東(dong) )

比賽窗口關(guan) 閉:美國東(dong) 部時間2025年11月18日晚上8:00

解決(jue) 方案報告截止日期:美國東(dong) 部時間2025年11月18日晚上9:00

接收解決(jue) 方案:美國東(dong) 部時間2025年11月19日晚上8:00,我們(men) 建議您使用顧問登錄鏈接登錄比賽網站,以驗證您的團隊的電子解決(jue) 方案是否已在COMAP收到。

2025HIMCM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攻略:最新規則解讀+組隊技巧,國際生必看!

3、比賽形式

每個(ge) 團隊可以從(cong) Problem A 和Problem B 中任選一道進行答題,用一定的數學模型解答後,形成一篇論文提交。競賽時可以用書(shu) 本、計算、軟件、網絡等資源,但不能和隊外的任何人討論。

4、獎項設置

Outstanding(優(you) 勝獎1%)

Finalist(優(you) 勝提名獎7%)

Meritorious(一等獎14%)

Honorable Mention(二等獎30%)

Successful Participant(成功參賽48%)

5、競賽官網

https://www.comap.com/

6、競賽報名費用

$100/隊伍

7、AI使用規範

若使用大型語言模型或其他AI工具,需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包括使用的模型及目的,同時要在25頁的解決(jue) 方案後附加獨立的AI使用說明文件,該文件不計入25頁的篇幅。直接使用AI生成論文主體(ti) 內(nei) 容將被視為(wei) 違規。

HiMCM如何挑到合適隊友?

找3到4名合拍、能力互補的隊友。因為(wei) 建模是一個(ge) 係統性工作,整個(ge) 團隊需要具備建模、編程、寫(xie) 論文的能力。

✅隊伍中至少3人具備理工科背景,具有一定的數學基礎

✅隊伍中至少2人有比較好的英語基礎,能閱讀外文文獻或論文寫(xie) 作

✅建議隊伍中至少1人有一定的計算機程序基礎,或者有較好的計算機編程學習(xi) 能力

✅組隊學生需樂(le) 觀、主動、積極,具備較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特別是寫(xie) 論文,最後呈現的是一篇全英文的科技論文,對高中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對於(yu) 國際學校的學生是有一定優(you) 勢的,比如IB學生整天寫(xie) IA、EE等小論文,而建模就是更加實際、詳細、學術的論文寫(xie) 作。

1、數學基礎紮實的優(you) 勢

對於(yu) 數學基礎豐(feng) 富、學習(xi) 能力強的學生,該競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們(men) 可以利用自己的數學優(you) 勢,通過競賽提升個(ge) 人的學術實力。

2、編程技能出色

即使數學能力不是特別強,但有一定的計算機編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也能在比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英語寫(xie) 作好也有巨大優(you) 勢

除了數學和編程技能,英語寫(xie) 作能力也是該比賽所重視的一個(ge) 方麵。有些學生雖然在其他方麵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但如果他們(men) 的英語寫(xie) 作能力強,也是非常適合參與(yu) 這項競賽的。

2025HiMCM規則調整

今年HiMCM更新了“學術報告的在線提交流程”,尤其增加了對LLM(大型語言模型)或其他AI工具使用情況的強製說明。

2025HIMCM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攻略:最新規則解讀+組隊技巧,國際生必看!

說明中強調參賽隊伍必須單獨提交AI使用報告,詳細說明:是否使用了LLM或AI工具(如ChatGPT、Copilot等),使用了哪些模型,使用目的(如生成文字、輔助編程、數據分析等)。

規則解讀

對AI工具持開放態度,但更強調學術誠信與(yu) 透明性。HiMCM並沒有禁止AI的使用,但要求如實報告,體(ti) 現出賽事組委會(hui) 對AI技術的正視。

評委會(hui) 將更嚴(yan) 格審視參賽團隊的原創性和獨立思考能力,提高了比賽的學術標準和技術含量。

學生需要證明核心建模過程和算法設計是自主完成的,不能“AI堆字”或“AI生成整篇論文”。不僅(jin) 考驗學生的建模和論文寫(xie) 作能力,還考驗如何合理、規範地運用AI工具,以及對AI輸出結果的甄別和二次加工能力。

應對建議

明確AI工具的“輔助性”邊界。在文獻檢索、論文格式排版、基礎數據處理等環節可以借助AI工具進行輔助工作,但是在創新性論點提出、核心數據建模以及論文結論避免使用AI工具。並且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要有證據留存這一環節,以防評委質詢時證明原創性。

對AI生成內(nei) 容進行三重驗證,主要從(cong) 數據邏輯、現實合理性、內(nei) 容查重等三方麵進行內(nei) 容的檢測,並且根據生成內(nei) 容要進行二次解構自主創新。

最後,要注意不要過度依賴AI工具,可以合理使用提高效率,團隊需在工具使用與(yu) 原創性間找到平衡。

為(wei) 什麽(me) 要參加數學建模比賽?

隨著數學建模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學階段很多同學對數學的認識隻停留在表麵做題上,但實際上,數學是各個(ge) 領域都不可缺少的工具。

1、短期收獲

短期來看,這項比賽對同學們(men) 的出國申請有很大幫助,如果能夠成功參與(yu) 比賽,並且拿到獎項,非常能夠彰顯學生水平。

2、長期收獲

長期角度分析,無論小組協作形式,還是梳理思維,亦或者論文寫(xie) 作方法,都是所有參與(yu) 者未來求學留學過程當中一定會(hui) 用到的,對學生GPA也有很大幫助,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同學都可以從(cong) 中收獲良多。

獲得最高獎項O獎論文的特點

HiMCM每年隻公開O獎論文,通過分析獲獎論文區域,可以看出中國隊伍獲得O獎比例越來越高。

1、問題描述清晰

盡管題目對一些部分的定義(yi) 有些模糊,但是論文中對各種方案和名詞的定義(yi) 都需要準確,並且給出變量定義(yi) 和函數表達等細節。

2、論文條理分明

在描述問題、給出解題方案、進行分析時有嚴(yan) 謹的邏輯結構,要有層次感。建模過程的推導一環扣一環(A/B題常常需要逐步推導)。

3、解題方法明確

對於(yu) 使用的經典模型或者算法,把所有的定義(yi) 及步驟結合題中實際情況進行定義(yi) 分析,最好不要直接把經典算法步驟直接套用,並且根據實際情況的特殊性對標準算法做一些改進,必要時可以提出和其他算法相結合的算法,讓算法和模型即貼合實際,同時又有一定的創新性。

4、解題方法明確

給出問題解法後,對解法的性能進行分析。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國際學校插班在Waiting List如何轉正?後附逆襲攻略!

下一篇

AMC數學競賽和歐幾裏得數競怎麽選?哪一個含金量更高?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