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學校招生要求
1. 學曆要求:
·持有正規大學的碩士學位;或
·持有由正規大學頒授的學士學位及一等或二等榮譽學位
2. 語言要求:
·TOEFL ≥ 80;或
·IELTS ≥ 6.5
·注意:TOEFL iBT家庭版、雅思在線和雅思指標不被接受
3. 學術成績:
·GPA ≥ 3.2/4.0;或
·班級排名前40%
4. 研究能力:
·具有濃厚的學術研究興(xing) 趣
·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能力
·有相關(guan) 研究經驗者優(you) 先
5. 申請材料:
·個(ge) 人簡曆(含科研成果清單)
·本科/碩士成績單(附GPA及排名)
·語言成績證明
·代表性論文(如有)
·研究計劃(2000字以內(nei) ,包含研究興(xing) 趣、擬解決(jue) 問題、研究方案和預期等)
02、教授研究方向
韓素婷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係副教授(長聘教職),在電子器件和類腦計算領域擁有豐(feng) 富的研究經驗和卓越的學術成就。
學術成就
1.國家級榮譽: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ou) 秀青年基金
·廣東(dong) 省傑出青年基金
·廣東(dong) 省珠江人才青年拔尖人才
2.國際影響力:
·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榜單)
·《Advanced Materials》評選的"全球材料科學女性學者"(2021年,全球僅(jin) 20人)
3.學術履曆:
·香港城市大學博士(獲最佳博士論文獎,全係唯一)
·美國密歇根大學訪問教授(合作導師:憶阻器之父 Wei D. Lu教授)
4.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Advanced Materials(15篇)等頂級期刊論文
·SCI論文160+篇,引用14,600+次,H指數63
·7篇ESI高被引論文,獲美/中專(zhuan) 利17項
5.學術服務:
·長期擔任Science、Nature係列、Advanced Materials等頂級期刊審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1.非易失存儲(chu) 器:
·憶阻器/閃存材料設計
·低功耗存儲(chu) 器件物理機製
2.多功能光電器件:
·柔性傳(chuan) 感器開發
·有機電子可穿戴集成
3.類腦計算係統:
·存算一體(ti) 芯片架構
·仿生神經網絡硬件
韓教授團隊在憶阻器領域的研究極具國際影響力,她致力於(yu) 開發新型信息存儲(chu) 器件及其在感存算一體(ti) 係統中的應用,特別是基於(yu) 憶阻器構建的神經形態計算係統,這一領域是解決(jue) 傳(chuan) 統計算機馮(feng) ·諾依曼瓶頸的重要途徑。
03、創新研究想法
基於(yu) 韓素婷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幾個(ge) 具有前景的創新研究計劃:
1. 基於(yu) 肽自組裝技術的高一致性憶阻器研發
傳(chuan) 統憶阻器麵臨(lin) 性能參數離散性問題,嚴(yan) 重限製了其在大規模神經形態係統中的應用。利用肽自組裝技術,可設計並製備具有高度結構規整性的晶態微米線作為(wei) 憶阻器的功能層,實現低離子遷移活化能和有效限域導電細絲(si) 生長,從(cong) 而顯著提高器件一致性。
研究計劃包括:
·設計不同氨基酸序列和側(ce) 鏈修飾,調控肽組裝體(ti) 的形貌與(yu) 電學特性
·開發溶液法製備流程,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高可擴展性
·構建肽基憶阻器陣列,評估其在神經形態計算中的性能
2. 多模態感知信息融合的類腦計算係統
傳(chuan) 統的感知係統中,傳(chuan) 感器、存儲(chu) 器和處理器在空間上分離,導致係統延時長且能耗高。基於(yu) 韓教授團隊在憶阻器領域的優(you) 勢,可開發一種能同時感知光、壓力、化學物質等多模態信息的憶阻器網絡,並直接在感知節點進行存儲(chu) 和計算。
研究計劃包括:
·設計具有多功能感知能力的憶阻器結構,如光敏/壓敏/化學敏感型憶阻器
·開發多模態信息融合的神經網絡算法,實現類腦信息處理
·構建原型係統,在生物識別、環境監測等場景進行實際應用測試
3. 超低功耗神經形態邊緣計算芯片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促使傳(chuan) 感節點快速增長,產(chan) 生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結合韓教授在憶阻器和類腦計算領域的研究,可開發一種超低功耗的神經形態邊緣計算芯片。
研究計劃包括:
·設計能實現生物級別操作電壓(≤0.5V)的憶阻器單元
·開發高效的時空編碼方案和脈衝(chong) 神經網絡架構
·實現片上學習(xi) 算法,使係統能自適應環境變化
·構建芯片原型,在邊緣AI應用場景進行驗證
4. 可生物降解的植入式神經接口器件
韓教授團隊在肽基材料研究方麵的成果可應用於(yu) 開發可生物降解的植入式神經接口器件,為(wei) 神經科學研究和臨(lin) 床應用提供新工具。
研究計劃包括:
·設計生物相容且可降解的電極材料和憶阻器結構
·開發用於(yu) 神經信號采集和調控的超低功耗電路
·建立器件與(yu) 生物神經元之間的接口機製
·通過體(ti) 外和體(ti) 內(nei) 實驗驗證器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