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留學申請步驟及注意事項全麵解答

“博士申請難,難於(yu) 上青天”

老師最近收到了不少同學的私信:有對於(yu) 博士申請結果不滿意的;也有套磁遲遲沒有得到回應的;還有即將開始著手準備博士申請材料的。這不,老師積極回應,帶著幹貨來

博士申請步驟

1.確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寫(xie) RP。

2.找好同方向的心儀(yi) 導師,去套磁。

3.聯係過後看官方程序申請要求和結果。

※Research Proposal,簡稱RP,即研究計劃,是博士申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套磁要點

不同教育體(ti) 製下PHD錄取方式是不同的,北美大部分學校的PHD申請不需要提前套磁,錄取發言權是在係裏的招生辦手上。而英國學校的PHD 申請可以提前套磁,導師的錄取發言權占比更大。

我們(men) 的往期學員在經驗分享中也有提到:

“而英國的老師在收PHD學生方麵的發言權更多一些,基本上在第一次郵件溝通後,會(hui) 讓我給他們(men) 發簡曆及具體(ti) 的研究計劃。因此我在獲取到這個(ge) 信息後,後期跟北美老師的溝通就減少了很多,轉而多和英國老師討論有關(guan) 我的研究細節。”

綜上:

如果想申請北美地區的博士,那基本是不需要套磁的,申請者能否被錄取是取決(jue) 於(yu) 學校招生辦的決(jue) 定,準備好相關(guan) 的申請材料遞交即可。

如果申請的是英國地區的博士,提前套磁能夠成為(wei) 提高成功率的一種方式;但要注意是以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寫(xie) 好RP為(wei) 前提的情況。

 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撰寫(xie) RP。

Research Proposal,簡稱RP,即研究計劃,是博士申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僅(jin) 展示了你對研究領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是導師/招生官了解你是否具備學術能力的重要渠道。

2.聯係同方向的心儀(yi) 導師。

在聯係心儀(yi) 導師前,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準備工作—熟悉套磁導師的個(ge) 人背景:姓名、性別、郵箱、頭銜等都需要仔細了解,尤其是對方的研究領域所獲得的成就未來的研究方向

同時,要學會(hui) 將自己的學術發展方向與(yu) 導師所做研究做有效關(guan) 聯,不要生硬地扯關(guan) 係。

套磁信寫法

Step 1:撰寫(xie) 郵件標題

郵件標題簡單易懂即可,教授有多年的招生經驗,且本身就有招生需求,所以不需要刻意“標新立異”地去吸引導師的注意,花裏胡哨的反而像垃圾郵件。

Step 2:頭銜 & 問候語

頭銜千萬(wan) 別弄錯,問候語無需太多,簡介明了、有禮貌即可。

Step 3:自我介紹

需要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學術背景、寫(xie) 郵件的目的等等。記得說明清楚你是計劃“哪一年”入學,有些學生會(hui) 提前好幾年就開始套磁,所以一定要說清楚年份!!

Step 4:闡述自己的研究經曆,並將自身興(xing) 趣與(yu) 教授的研究相關(guan) 聯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過往的研究經曆,向教授展現你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

接著,你需要向教授說明你是如何知曉他的,以此引出你對教授的了解程度

然後,再對教授表達敬仰之情,同時將自己的研究興(xing) 趣與(yu) 教授的研究方向聯係起來

※ 注意:不要太生硬地去套近乎,一定要真正地的去了解教授。可以說明你拜讀過教授的“哪篇論文”,甚至可以引用論文中讓你有感觸的某句話,這些都會(hui) 使你“套近乎”更自然些。

Step 5:介紹自己的研究方向,並說明請求

即使在寫(xie) 這封套磁信時,你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或者說還沒有一個(ge) 完成的research proposal,那麽(me) 也不用太擔心。

你可以通過表達自己對教授的研究方向/內(nei) 容的興(xing) 趣,以此來拉近與(yu) 教授的關(guan) 係。最後,再表明自己想請他擔任自己導師的意向。

Step 6:延續和教授的交流

嚐試創造一些機會(hui) 向教授展示自己。套磁就是套近乎,努力多創造一些溝通的渠道/機會(hui) 去培養(yang) 和教授的感情。這也會(hui) 讓教授對你多些了解,從(cong) 陌生向熟悉發展,同時認可、信任你的學術能力與(yu) 素養(yang) ,從(cong) 而說服教授在眾(zhong) 多申請者當中選擇“成功率、舒適度和契合度都比較高”的你。

Step 7:附上核心文件

可以附上CV,如果有Research Proposal且符合教授研究方向的話,也可以一並附上。

 套磁注意事項

· 盡早開始準備,拒絕“拖延症”。最好在學校規定的截止日期前半年,就開始著手準備材料。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以防有其他突發事件。

· 不要“孤注一擲”。避免導師由於(yu) 休假/病假/出差等原因長時間沒有回複消息,而自己又在一直等待導致錯過時間。

· 也不要做“海王”。可以廣泛撒網20-30個(ge) 教授,但要分好批次聯係,避免同一時間聯係了同一學院的教授,給他們(men) 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如果不是同一所學校的教授的話,就可以同時發。)

· 收到導師的回複後,無論結果如何,回信表示感謝

· 套磁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自己不僅(jin) 在被導師考核學術能力、研究潛力;自己也在感受導師對於(yu) 學術的態度和人品素養(yang) 。若不合適,雙方也可及時止損,避免浪費時間。

 常見問題

Q1:申請博士時用的是哪種語言成績?

-語言成績傾(qing) 向於(yu) 雅思,但托福也可以。

 

Q2:申請博士時,學校會(hui) 考察申請者哪幾項內(nei) 容?

-博士申請本碩成績都看,會(hui) 考核過去的學術成績和成績單、獎項和榮譽證明等幾項。

 

Q3:教授接受套磁就等於(yu) 被錄取了嗎?

-教授接受申請者的套磁不代表100%錄取,隻是能夠提高被錄取的可能性

 

Q4:國外的學校有博士全獎嗎?要怎麽(me) 樣才能獲得?

-有;提交申請就行,學校會(hui) 考察申請人的具體(ti) 學術能力、研究潛力、推薦人的來決(jue) 定是否頒發獎學金資格

 

Q5:跨專(zhuan) 業(ye) 申請博士時沒有發表過相關(guan) 論文是不是就沒希望了?

不是。跨專(zhuan) 業(ye) 申請博士發表相關(guan) 論文隻是提高博士申請成功率的其中一種直接的渠道,畢竟這是學術成果最直接的體(ti) 現。

不過有工作論文或者是相關(guan) 的學術研究經曆也是可以的,因為(wei) 博士的主要工作內(nei) 容就是科研,能夠體(ti) 現科研能力的,基本都可以用於(yu) 博士申請

至於(yu) 跨專(zhuan) 業(ye) 申請博士的成功率不一定就是希望渺茫,還要具體(ti) 看教授研究方向,若教授正好需要與(yu) 申請者原來的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學生,那這個(ge) 專(zhuan) 業(ye) 背景反而會(hui) 成為(wei) 優(you) 勢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當孩子出現心理障礙時家長該如何識別和應對?

下一篇

馬歇爾學會經濟論文競賽參賽要求及例題公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