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夢裏,是否也曾願做一條康河柔波裏的水草?
不知道多少人是從(cong) 那首《再別康橋》知道這所碧水青堤的學府。作為(wei) 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劍橋曾經孕育出無數時代的風雲(yun) 人物,無數改變世界的知識,和無數引人遐思的詩篇。而美國諸多學校,尤其是新英格蘭(lan) 地區的大學,無論是從(cong) 建築風格還是學製上也受到劍橋和牛津兩(liang) 座學府的影響。那麽(me) 在劍橋讀書(shu) 究竟會(hui) 是怎樣一番體(ti) 驗呢?今天就讓我們(men) 帶大家走進這所莊嚴(yan) 古老的學府。
英國劍橋大學曆史悠久,成立於(yu) 1209年。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劍橋和它的兄弟學校牛津,並且會(hui) 把它和美國的一些頂尖名校相提並論,比如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等等。雖然劍橋確實和這些美國大學有相似之處(或者說這些美國大學與(yu) 劍橋相似,因為(wei) 很多大學都模仿了劍橋的書(shu) 院製度),在劍橋讀書(shu) 的體(ti) 驗其實和在美國大不相同。她的特色主要分為(wei) 以下幾點:
術業(ye) 專(zhuan) 攻
除了曆史悠久的校園裏如畫的風景,在劍橋和在美國上學非常不同的一點就是術業(ye) 專(zhuan) 攻。不少美國大學允許甚至要求學生選修多個(ge) 領域的課程。即便你學習(xi) 的是文學,你也可以很輕鬆地修一個(ge) 英語和經濟學雙學位,但這種在美國大學極為(wei) 普遍的學術廣度在劍橋則較為(wei) 罕見。
劍橋的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就需要確定專(zhuan) 業(ye) ,並且一般不會(hui) 轉專(zhuan) 業(ye) 。因此學生能夠在更小的年紀對特定學科有極為(wei) 深入的了解,並且得以在三年內(nei) 獲得學位。集中精力攻讀一個(ge) 學科是一些學生的夢想,但如果你尚未準備好專(zhuan) 注於(yu) 一個(ge) 領域,這樣的術業(ye) 專(zhuan) 攻並不一定是好事。
評分體(ti) 係
在美國的大學裏,學生需要完成很多項計入成績的小作業(ye) ,最終成績甚至可以精確到小數點:3.98和3.96的GPA到底有什麽(me) 區別?在劍橋,學生則會(hui) 在學年末進行高難度的課程考試。雖然這些考試不是成績的唯一組成(作業(ye) 或者研究項目也可能會(hui) 被納入總評),但它們(men) 真的很重要。
在劍橋,學習(xi) 成績被劃分成了比較大的幾個(ge) 檔次:一等學位、二級甲等學位、二級乙等學位和三等學位。這樣的劃分方式也會(hui) 給學生帶來壓力:如果本來剛剛好可以獲得一等學位,結果因為(wei) 一兩(liang) 門考試沒考好就失之交臂,這還挺讓人難過的。而在美國,由於(yu) 分數組成複雜,如果一次考試或者一篇論文沒有寫(xie) 好,學生仍然有機會(hui) 彌補自己的失誤。
上課方式
你所能想到的美國大學課堂形式在劍橋都有:大課、研討班、實驗、出國交換,等等。但劍橋的這些課和美國的不太一樣。在美國,學生在參加了大課並且完成了課程要求(比如論文和考試)之後就可以拿到成績和學分。
而在劍橋,大課則有些自由隨性。這些大課沒有考試和學分,它們(men) 的存在隻是讓各個(ge) 係部的老師有機會(hui) 展示對特定話題的看法或研究成果,同時幫助學生在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上取得進步。如果你在研究英國詩人蒲柏(Alexander Pope),你可以選擇為(wei) 期八周的關(guan) 於(yu) 蒲柏的課。如果你在研究18世紀法國文學,你可以選擇為(wei) 期四周的啟蒙運動課程。這些大課是為(wei) 了幫助你更好地學習(xi) ,但並非強製課程。
指導課
劍橋有一項在美國大學見不到的學習(xi) 形式——指導課(supervisions)。這是劍橋教育的光榮傳(chuan) 統。指導課通常是幾個(ge) 人的小班,在老師或者高年級研究生的帶領下,學生在小組中閱讀並探討文獻。如果你就讀於(yu) 一所大型美國大學,並且選的都是大課,你也許不需要怎麽(me) 在課堂上積極表現。但在指導課上,你必須發言。在導師的密切指導下,你能夠鍛煉自己的表述能力,真正了解一篇文章,並對此發表自己的看法。
社交生活
有人可能會(hui) 覺得劍橋大學的一些正式傳(chuan) 統十分滑稽。比如不同學院的正式晚宴,晚宴的菜單由好幾道菜組成,禮堂內(nei) 設有上席(院長教授等人坐的地方)和特別安排的座位,你參加晚宴時需要穿西裝打領帶,再套上一件黑色長袍。
不是每一次晚餐或者活動都這麽(me) 正式,但如果你喜歡穿著睡衣去食堂吃飯,這樣正式的場麵就有些掃興(xing) 了。不過如果你用輕鬆的眼光看待它,或者珍惜在享用精致菜肴前品一口美酒的機會(hui) ,那麽(me) 這樣的經曆還是很有趣的。
書(shu) 院製度
劍橋大學其實比人們(men) 想象的要更大,校內(nei) 大約有1萬(wan) 2千名本科生。在耶魯,本科生隻有6,500人左右。這樣大的規模也使得劍橋的學生群體(ti) 顯得有些鬆散:你並不會(hui) 把自己和同一屆的同學視作一個(ge) 集體(ti) ,而是會(hui) 將自己認作學院的一員。劍橋一共有31個(ge) 學院,你也許永遠也見不到同一屆的其他學生,不會(hui) 認識他們(men) ,也可能永遠沒辦法和他們(men) 一起上課。
耶魯、普林斯頓和萊斯大學模仿了劍橋的書(shu) 院製度,但兩(liang) 者依然存在很多不同。在耶魯,這些學院隻提供住宿,而且學生是被隨機分配的。在劍橋,你所受的教育以及你遇到的同學群體(ti) 會(hui) 因不同學院而異。如果你學習(xi) 英語文學,每個(ge) 學院都會(hui) 有不同的英語文學導師。不同學院有著不同的學術特點和生活質量,有的學院更有錢,食堂也更好吃。隻有劍橋的學生才能全麵體(ti) 會(hui) 這一製度的好與(yu) 壞,但書(shu) 院製的確極具爭(zheng) 議。
打算申請劍橋的美國學生需要思考自己是否能夠專(zhuan) 注於(yu) 一門學科。他們(men) 還需要詳細了解英國大學申請和美國的不同之處——在最後一刻申請劍橋是很不明智的。如果你有一個(ge) 劍橋夢,但還沒有想好要學習(xi) 什麽(me) 專(zhuan) 業(ye) ,你可以等到研究生再申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