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寫(xie) 出高質量推薦信嗎?
推薦信,一直以來都是創作類文書(shu) 材料中最不被重視的一部分,很多人認為(wei) 隻要簡曆和個(ge) 人陳述寫(xie) 的夠好,推薦信隻是錦上添花,起不到決(jue) 定性作用。
然而實際情況絕非如此,推薦信有些時候也是可以決(jue) 定你是否被錄取的關(guan) 鍵,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推薦信!
先來說一下推薦信的類型吧:
📒牛推
很好理解,就字麵意思,很牛的推薦信,也就是推薦人的title很強,reputation很強的意思,比如他是名校的教授,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學者,又或者是著名企業(ye) 的核心人物,總之就是在行業(ye) 內(nei) 有頭有臉,有很高的地位,說話很管用的那一部分大牛。他們(men) 寫(xie) 出的推薦信就是所謂的牛推。
📒強推
也很好理解,強烈推薦,推薦人本身可能並沒有什麽(me) 很高的成就,可能他就隻是你的一個(ge) 代課老師,隻是你實習(xi) 時的一個(ge) team leader,但推薦信的內(nei) 容是非常感人肺腑,非常熱忱真誠的,甚至會(hui) 寫(xie) 出你是我帶過最好的學生,你是我見過能力最強的實習(xi) 生這樣的話。
在推薦信的內(nei) 容和措辭上非常不吝嗇誇獎被推薦人,強烈的向院校方表示對被推薦人的認可。
📒黑推
這個(ge) 可能不少學生沒有概念,甚至會(hui) 不理解,黑推就是非常不好的推薦信,可以理解為(wei) 在推薦信中黑了推薦人,比如在信眾(zhong) 表示對學生能力的質疑甚至否定,明確在信中指出學生的缺點,甚至會(hui) 寫(xie) 出“我並不認為(wei) 他有能力被錄取,但他就是一定要找我寫(xie) 推薦信”這種話來。
在申請本科和碩士時,推薦信的含金量一般是強推大於(yu) 牛推大於(yu) 黑推,看到這可能很多同學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強推在牛推前麵,沒錯,這就是一個(ge) 很大的誤區,很多學生還沒有明白推薦信的底層邏輯,沒明白推薦信的真正意義(yi) 。
推薦信不是展示你的人脈,不是要向院校證明你認識誰誰誰,你和哪位大牛說過話,而是從(cong) 第三方的角度,讓院校覺得你本人值得被錄取,推薦信的重心,永遠都是被推薦人。推薦人再厲害再有成就,也不是他去申請,也不是錄取他。
因此,大家在準備推薦信的時候,千萬(wan) 不要本末倒置,一味的尋找大牛,反而要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要找了解自己的,和自己有緊密聯係的老師,即使他的title隻是講師,比如他是你一門核心專(zhuan) 業(ye) 課的授課老師,恰好你這門課的GPA非常高,那麽(me) 這位老師就是一位非常合適的推薦人。
黑推的情況並不常出現在國內(nei) 本科學生的身上,因為(wei) 其實說到底老師也和你沒有特別大的仇恨,輕易也不會(hui) 寫(xie) 出過激的話來,不過如果你就讀的是中外合辦或者海本,那就一定要慎重挑選推薦人了。
很多外國老師是非常不講情麵的,會(hui) 如實在信中寫(xie) 出實際情況,比如你課堂表現並不積極,他和你之間的交集並不多,他對你完全不了解,甚至他可能個(ge) 人就是認為(wei) 你不值得被你的目標院校錄取,這些他都有可能直接寫(xie) 在信裏。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會(hui) 把推薦信給學生看的,有的是直接通過自己的郵箱在院校申請網頁上傳(chuan) 提交了,所以務必要多留個(ge) 心眼,輕易不要找不熟悉的外國老師來當推薦人。
一般院校對推薦信的要求並不是特別嚴(yan) 格,通常在數量上會(hui) 要求2-3篇,並且一定要有至少一封學術推薦信。另外,還需要提供推薦人的聯係方式,郵箱等。
建議提交申請時,提交2-3封推薦信,少了或者多了都不好,如果是2封,那最好一封學術,一封來自你實習(xi) 過的企業(ye) ,或者兩(liang) 封都是學術也可。如果是3封,那建議2封學術一封來自企業(ye) 。
(愛丁堡大學官網截圖)
(曼大官網截圖)
(華威官網截圖)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