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大學公共管理就讀體(ti) 驗
Y同學
項目特色
康奈爾的 CIPA 項目共兩(liang) 年、四學期,學分設置相對較為(wei) 合理,並不會(hui) 出現課業(ye) 壓力過於(yu) 密集的情況。學費在同等項目中也極具競爭(zheng) 力(相對較低),並且錄取時還有 20% 左右的概率拿到小獎。每個(ge) 學生均會(hui) 在開學後被分配一位導師,可以與(yu) 其交流自己的未來計劃和研究方向。而基於(yu) 一本厚厚的選課指南,項目也允許大家根據自己喜歡的 track 實現跨學院選課。
CIPA 會(hui) 將學分歸為(wei) 幾類,每類中均有多門課程給予選擇。每周學院也會(hui) 組織論壇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 Guest Speaker 分享觀點。此外,CIPA 還提供難得的交換機會(hui) ,比如,學生能夠自主申請前往世界銀行、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實習(xi) 一學期,還可以憑借學期實習(xi) 衝(chong) 抵部分學分。
CIPA 的國際學生比例很高,大致在九成左右,全球主要國家基本均有分布。來 CIPA 的許多同學一般是國家派遣或者工作多年後申請,並且有很多國家級的獎學金獲得者。如,蒙古同學來自央行,印尼同學來自財政部,日本同學來自農(nong) 業(ye) 部等。 對於(yu) 中國同學而言,無論海本還是陸本,大多是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生,也有體(ti) 製內(nei) 的大哥/大姐會(hui) 被派遣。
學校層級上:會(hui) 有 handshake 的職業(ye) 發展平台,學生憑借學號即可登錄,完善簡曆以後,可以看到雇主的信息,並且個(ge) 人的背景也可以被雇主看到。
學院層級上:一是有專(zhuan) 門的職業(ye) 發展辦公室,會(hui) 協助同學們(men) 優(you) 化簡曆並共同探索職業(ye) 發展方向,這一點與(yu) 國內(nei) 院校的職業(ye) 發展中心類似;二是會(hui) 有 career fair 活動,每學期一次,分別在紐約和華盛頓,對口的方向分別是 Private Sector 和 Public Sector。
畢業(ye) 去向
僅(jin) 從(cong) 中國學生的出路來闡述,大家出路極廣,各不相同。回國的學生占據四分之三左右,央企、外企、互聯網公司、谘詢等均有分布,當然,券商、基金、銀行等金融領域的學生也有不少。
在美學生中,有部分人選擇繼續深造,尤其是積累足夠數理基礎後轉申經濟學博士;也有一部分人群會(hui) 去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當然,還有很多同學也會(hui) 根據自身的背景與(yu) 需求,找尋合適的公司崗位。
我一直認為(wei) :學曆、專(zhuan) 業(ye) 隻是一個(ge) 門檻,真正讓人在社會(hui) 上大放異彩、獲得發展機遇的,仍然要靠自身的實力,同樣的紙麵背景並不能證明彼此有同樣的實力及發展路徑。從(cong) 雇主角度而言,學校和學位是篩選的快捷方式,甚至頂級雇主一般會(hui) 從(cong) 高考經曆開始篩選;而在後續的麵試環節,教育背景不再那麽(me) 關(guan) 鍵,而是你的綜合能力是否適合崗位要求。
Z同學
Q:Cornell MPA項目招生規模大概是多少人?
其中中國學生比例是多少?(錄取的中國學生群體(ti) 有什麽(me) 特點嗎?比如海本 985 這樣?)
招生規模在100人左右, 有60-70人都是中國人,其中海本居多,陸本我見到的也就 3-4人。康奈爾這個(ge) 項目好像是比較喜歡美本的學生。
Q:有沒有什麽(me) 申請建議給下一屆將要申請的學弟學妹們(men) ?
看個(ge) 人求學目標,如果是想找個(ge) 名校項目,為(wei) 以後鋪路,這個(ge) 項目可以來,想順利畢業(ye) 難度也不大,還可以認識很多中國留學生,這個(ge) 社交圈對回國內(nei) 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想留在美國就業(ye) ,也可以來這個(ge) 項目。一是因為(wei) 學校有很多就業(ye) 資源,二是因為(wei) 國際組織、NGO機構一般能給更長時間的簽證,非常有利於(yu) 留在美國。
Q:以你的了解,這個(ge) 項目在招生時非常看重學生的哪些素質和特點?有什麽(me) 技能或課程基礎、經曆是可以加分的嗎?
有工作經驗的人被錄這個(ge) 項目更容易。最早錄的一批,大約12月份下錄取的學生,大多是有工作經驗的。後麵還剩多少空位,才會(hui) 給沒有工作經驗的申請人。而且學校招的美本的學生比較多。技能的話,比較看重數據模型分析能力。
Q:項目學習(xi) 壓力大不大?作業(ye) 量多嗎?
首先畢業(ye) 是沒有問題的,一入學學校就會(hui) 給一個(ge) 課程列表,有哪些可以選,哪些事不能做,怎麽(me) 順利畢業(ye) 。每6個(ge) 學生配一個(ge) academic advisor,都是教授。但想拿A還是不容易的。把教授給的閱讀清單裏的書(shu) 都讀了,還是要花很多時間的,但讀完了就發現這些東(dong) 西和課業(ye) 是相輔相成的,還是挺受益的。第一個(ge) 學期課程大家都是一樣的,是統計和經濟類的,有項目管理、公共管理、微觀經濟這些,對中國學生來說是容易的,但好像外國人學起來難度就大一些。第二個(ge) 學期就要選一些專(zhuan) 業(ye) 方向上的課,比如MBA方向、經濟學方向。課程難度更大一些。
C同學
招生規模
招生規模在100人左右,有60-70人都是中國人,其中海本居多,陸本我見到的也就3-4人,康奈爾這個(ge) 項目是比較喜歡美本的學生。有工作經驗的人被錄這個(ge) 項目更容易。最早錄的一批,大約12月份下錄取的學生,大多是有工作經驗的。2023年這個(ge) 項目改革了,學院以前叫CIPA,現在叫Brooks School,獲得了每年200萬(wan) 美金的資助。學校正在申請STEM,成功的話就會(hui) 變成STEM的項目。
學習(xi) 氛圍
每6個(ge) 學生配一個(ge) 學術導師,都是教授級別。但想拿A還是不容易的。把教授給的閱讀清單裏的書(shu) 都讀了,還是要花很多時間的,但讀完了就發現這些東(dong) 西和課業(ye) 是相輔相成的,還是挺受益的。
第一個(ge) 學期課程大家都是一樣的,是統計和經濟類的,有項目管理、公共管理、微觀經濟這些,對中國學生來說是容易的,但好像外國人學起來難度就大一些。
第二個(ge) 學期就要選一些專(zhuan) 業(ye) 方向上的課,比如MBA方向、經濟學方向。選課自由度挺高的,跨學院選課在23屆改革之前,力度大到70%的課都可以是外院的。改革後,我們(men) 這學期就是40%-50%了。
課程體(ti) 驗
整個(ge) 項目包括16門課程,除了公共政策基礎課和政策定量分析相關(guan) 的核心課程外,還提供八個(ge) 分支方向。我們(men) 可以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以及未來求職的方向,選擇與(yu) 之對應的課程進行更深入地學習(xi) 。
選課靈活,但前期一些同學不太確定想要學什麽(me) ,學校會(hui) 給每一個(ge) 學生配一個(ge) 類似導師的人,他會(hui) 定期跟你溝通,給很多指導和幫助。
因為(wei) 康奈爾有1/3左右是中國學生,所以負責課程的老師非常了解中國學生的特色和擅長的事情,所以在選課方麵,就業(ye) 方麵,包括所有的發展都會(hui) 給中國學生比較專(zhuan) 業(ye) 的建議。
就業(ye) 情況
畢業(ye) 後中國學生總體(ti) 的就業(ye) 情況大概分三類,1/3去做了金融,1/3去做了谘詢,還有1/3就做的是非營利。
回國發展的老師學長們(men) 有去德勤、畢馬威做谘詢的,也有去做京東(dong) 管培生的,有去證券的,也有去比較大的公司社會(hui) 企業(ye) 責任部的。
學校每個(ge) 學期會(hui) 請不同的MPA的校友來跟我們(men) 分享工作,主要是做什麽(me) 的,如果你想進入到這些行業(ye) ,需要具備什麽(me) 樣的能力等等很細致的建議。
同時,也會(hui) 給你一些溝通的機會(hui) ,結交這些校友資源,把投簡曆投去這樣的公司,在假期去實習(xi) 。
生活交通
康奈爾的校園坐落在山上。除了新生宿舍之外大部分住在都在山腳下,所以做好每天爬坡的準備。想要騎自行車的同學可以放棄了。康奈爾大學有美國前十名以內(nei) 的美麗(li) 校園。古老的建築和優(you) 美的自然風光兼得,是許多都市校園或者曆史不是很長的鄉(xiang) 村校園所沒有的。
尤其是秋天葉子變紅的時節,實在美不勝收。校園裏還有許多瀑布,讓我在國家公園都感到“曾經滄海難為(wei) 水”,就是冬天真的有點冷。雖然在紐約州境內(nei) ,伊薩卡市離紐約市仍然很遠,開車要4.5小時左右。多少有偏僻之感。康奈爾大學有自己的蘋果和葡萄果園,學生農(nong) 場,和奶牛牧場。康奈爾的蘋果汁和冰淇淋都遠近聞名。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