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本科轉學申請還是研究生升學申請中,推薦信這一部分應該是大家不陌生的。推薦信甚至可以被看做是申請中至關(guan) 重要的一部分。推薦信的作用是讓錄取委員會(hui) 從(cong) 推薦人的角度出發看到學生的能力、水平、學習(xi) 態度等,甚至可能會(hui) 在推薦人提供的內(nei) 容中看到一些學生自己都不會(hui) 意識到的閃光點。不管是轉學申請還是研究生申請中,我們(men) 可以說,一封好的推薦信能給申請者帶來積極地幫助和作用。那麽(me) ,今天我們(men) 就一起來看看推薦信一共有哪幾種,分別需要如何準備。
Academic Recommendation Letter學術推薦信
這一類推薦信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主要是由學校的老師給出的推薦信。往往體(ti) 現的是,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學術能力,學術成就,性格等角度。往往學術推薦信在1-3封不等,具體(ti) 根據要求來定。
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分辨清楚學校要求的是學術推薦信是來自高中的老師還是大學的老師的推薦信。如果要求的是大學老師的推薦信,是無法被高中老師的推薦信所替代的,而我們(men) 的轉學申請和研究生申請不像是本科生新生申請,往往都是要求大學老師的推薦信的。
考量因素
在選擇推薦人時,學生可以考慮的範圍也比較廣,可以是任課老師、導師、係主任、院長等任何了解自己的人。可以主要考量以下幾個(ge) 因素:
老師的聲望:在學校中越有地位的老師給出的推薦信當然越有利一些。同理,專(zhuan) 業(ye) 課的老師會(hui) 比寫(xie) 作課等更有力度。當然,如果學校指定了特定崗位的老師,需要按照要求來走。
老師對於(yu) 自己的了解:有的學生在尋找推薦人時會(hui) 陷入一個(ge) 誤區,也就是隻沉迷於(yu) 老師的名氣,而忽略了老師是否對於(yu) 自己有所了解。一個(ge) 對於(yu) 自己沒有深入了解的推薦人寫(xie) 出的內(nei) 容有時候空洞無力,無法凸顯出學生的特色和能力,這樣反而是沒有意義(yi) 的。推薦人必須能夠寫(xie) 出你在申請中無法體(ti) 現出的,或者平時大家無法了解到的部分。像是“滿分”,“表現好”等這種平庸的詞匯其實是沒有什麽(me) 意義(yi) 的。所以選擇推薦人時這一點比第一點更加重要。
如何準備
那我們(men) 應該在何時開始尋找或者準備推薦人呢?其實從(cong) 學生一旦入學或者最晚,開始有轉學的想法,建議就需要開始一係列的鋪墊和準備。包括:在課上積極進行討論和回答問題,課後多跟老師交流和提問等,讓老師在了解學生的成績之餘(yu) ,對於(yu) 學生本身有一定的記憶和了解。這樣詢問推薦信時就會(hui) 更容易些。同時,在進行篩選老師之前,需要有幾個(ge) 備選的老師,以防老師拒絕或者臨(lin) 時無法進行書(shu) 寫(xie) 。
在進行是否可以幫助書(shu) 寫(xie) 推薦信的詢問時,可以選擇當麵進行溝通或者郵件詢問(以當麵溝通為(wei) 第一選擇),準備出自己想要申請的學校的名單、專(zhuan) 業(ye) 、以及自己的簡曆等,以便跟老師進行更好地溝通。
時間規劃
一般建議在申請開始的半年前,至少2個(ge) 月前就要開始聯係目標老師了。因為(wei) 我們(men) 需要考慮到老師拒絕進而更換人選的可能,老師思考是否答應的時間,自己忙學習(xi) 而無法跟老師立刻進行回複進而溝通的時間,以及老師書(shu) 寫(xie) 的時間,等等。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 Letter專(zhuan) 業(ye) 推薦信
這一類推薦信是在研究生申請時使用的比較多,轉學申請會(hui) 根據學校的不同來看,主要是由之前或者現在的雇主給出的推薦信。往往體(ti) 現的是,學生在實習(xi) 期間的表現,學術和實際操作能力,工作成就,工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工作中體(ti) 現出的其他性格特點等。往往專(zhuan) 業(ye) 推薦信在1-2封不等。
在準備這一類的推薦信時,需要仔細查看學校的要求,分辨清楚學校要求的是哪一類專(zhuan) 業(ye) 推薦信,是過往的雇主,還是目前的雇主,還是任何指定的上司,或者是否可以被其他的推薦信種類所代替。
考量因素
在選擇推薦人時,可以主要考量以下幾個(ge) 因素:
推薦人的名氣:名氣越響亮的公司或者名聲不錯的上司、職位越高的上司出具的推薦信肯定在委員會(hui) 中含金量更大一些。
推薦人對於(yu)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能力的了解:這一點跟學術推薦信第二點一樣,比第一點更需要被看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可以選的情況下,選擇跟自己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實習(xi) 。推薦信說到底需要體(ti) 現的是學生在申請專(zhuan) 業(ye) 方向的能力,舉(ju) 個(ge) 例子,學生希望申請CS專(zhuan) 業(ye) ,但是確選擇了房地產(chan) 前台的實習(xi) ,那很明顯是不對口的,對於(yu) 申請沒什麽(me) 幫助。委員會(hui) 需要的是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給出的學生本身的能力的體(ti) 現,需要具有說服力。
如何準備
跟學術推薦信不同,因為(wei) 本身學生就在學校讀書(shu) ,跟老師接觸是必然的,但是專(zhuan) 業(ye) 推薦信是需要自己尋找機會(hui) 的。也就是說,在自己學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多參加校內(nei) 外的活動和實習(xi) ,或者參加科研項目等,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hui) 、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獲取更多拿到推薦信的機會(hui) 。
在實習(xi) 的過程中:按時、高質量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拖延;如果遇到確實不會(hui) 的難點,盡快、主動進行提問和解決(jue) ;並且,考慮到美國對於(yu) 團隊合作的要求,要積極體(ti) 現出在團隊合作中的作用,哪怕無法當小組的領導者,也要體(ti) 現出高度的配合和積極性。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矛盾和摩擦的產(chan) 生,有很多學生因為(wei) 一些小的不愉快,而導致無法拿到實習(xi) 給開具的推薦信。
時間規劃
同樣,可以提前至少2個(ge) 月前開始聯係目標推薦人,也是需要準備幾個(ge) 備選方案。這一類推薦人有時候會(hui) 限製自己推薦信的書(shu) 寫(xie) 數量,而無法滿足所有的申請學校都給書(shu) 寫(xie) ,或者不同的學校因為(wei) 不同專(zhuan) 業(ye) 的申請,導致我們(men) 需要不同的專(zhuan) 業(ye) 推薦人,每個(ge) 推薦人覆蓋哪幾所學校,分別什麽(me) 時間遞交就要仔細確認好。
Character Recommendation Letter性格推薦信
這一類推薦信是不太被大家熟知的,通過字麵意思就可以看出來,主要是考量的學生的性格,而書(shu) 寫(xie) 人可以是老師、上司、朋友、鄰居等熟悉申請者的人,具體(ti) 的要求會(hui) 因為(wei) 學校的不同而不同。
考量因素
在選擇推薦人時,因為(wei) 考慮的範圍比較廣,需要考慮:
推薦人對自己的了解和語言水平:因為(wei) 話題主要是會(hui) 圍繞著申請的好的性格點以及壞的點來展開,需要推薦人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壞的點不一定代表就是不利得的點,所以這裏對於(yu) 語言組織水平會(hui) 有一定的限製。
推薦人與(yu) 自己的熟悉程度:越熟悉的人對於(yu) 自己的熟悉度越高,在委員會(hui) 眼裏越能夠體(ti) 現真實的情況。
推薦人的名氣或者聲望:這一點仍然是不可忽視的,越有能力、聲望的人說的話往往越被人信服,但是如果缺少了了解,這一類推薦信仍然寫(xie) 的沒有意義(yi) ,所以三者是缺一不可得。
如何準備
這一類推薦信與(yu) 其他兩(liang) 類不同,這一類其實是在眾(zhong) 多選擇中選擇以上三點都符合的人來寫(xie) ,所以看重的是日常人人際關(guan) 係:包括師生、上司與(yu) 下屬、鄰居等等的積累。
時間規劃
同樣,可以提前至少2個(ge) 月前開始聯係目標推薦人,但是需要多跟推薦人交流自己要申請的項目和自己的個(ge) 人特長等,讓推薦人對自己有全麵的了解。交流越多肯定是越有利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