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科學推理一直是許多備考ACT的考生犯愁的科目。35分鍾要做完40道題目、考查基本的科學常識、非常注重細節......這些都是ACT科學題的特點。今天解蒙老師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關(guan) 於(yu) ACT科學推理的那些事兒(er) 。
科學推理部分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審視、推理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其題目涉及的範疇比較廣泛,主要包含了物理、化學和生物三大領域。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以及一些天文學)的基本知識對於(yu) 更好地掌控ACT科推的做題速度是有幫助的。
而且現在科推中出現了更多需要根據背景知識來做題的題目,需要學生對某些專(zhuan) 業(ye) 術語有認知,對一些基本概念有了解。通過不同學科文章的練習(xi) ,考生應該不斷地填補學科知識空白,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科目。一些基本的術語和規則一定要補充學習(xi) ,通過豐(feng) 富背景知識的積累,這樣才可以提高對文章的熟悉度,有助於(yu) 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
下麵是給大家總結的ACT科推中常涉及的考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考生。
考點一:氣象水文
-
知識點一:大氣層的結構
對流層troposphere,平流層stratosphere,中間層mesosphere,熱層thermosphere,外層,需重點掌握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主要特點!
對流層的主要特點:
①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這是由於(yu) 對流層的大氣不能直接吸收太陽輻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麵反射的能量所致。
②空氣具有強烈的對流運動。近地表的空氣接受地麵的熱輻射後溫度升高,與(yu) 高空的冷空氣形成垂直對流。
平流層包含等溫層(在25km以下的底層)和逆溫層(25km-50km)。
平流層的主要特點:
①在平流層內(nei) ,由於(yu) 存在上熱下冷,使上部氣體(ti) 的密度小於(yu) 下部氣體(ti) 的密度,空氣垂直對流運動很小,隻能隨地球自轉而產(chan) 生平流運動。
②由於(yu) 臭氧層能強烈地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而分解為(wei) 氧原子和氧分子,而當它們(men) 重新化合為(wei) 臭氧分子時,又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使平流層上部的大氣溫度明顯上升。同時,臭氧層吸收了危害生命的大部分太陽紫外輻射,充當了地球生命的保護傘(san) 。
③進入平流層的汙染物擴散速率較慢,停留時間較長,有的可達數十年。汙染物會(hui) 因平流運動在大氣圈內(nei) 形成一層薄層,使汙染物蔓延分布在全球。
④沒有對流層中的那些雲(yun) 、雨、風暴等天氣現象,大氣透明度好、氣流穩定,現代超音速飛機多在平流層底部飛行。
知識點二:對流
對流(convection)指的是流體(ti) 內(nei) 部由於(yu) 各部分溫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對流動,即流體(ti) (氣體(ti) 或液體(ti) )通過自身各部分的宏觀流動實現熱量傳(chuan) 遞的過程。液體(ti) 或氣體(ti) 中,較熱的部分上升,較冷的部分下降,循環流動,互相摻和,最終使溫度趨於(yu) 均勻。因流體(ti) 的熱導率很小,通過熱傳(chuan) 導傳(chuan) 遞的熱量很少,對流是流體(ti) 的主要傳(chuan) 熱方式。
知識點三:水循環hydrologic cycle理論
水循環是指地球上各種形態的水,在太陽輻射、地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過水的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落、下滲和徑流等環節,不斷發生的周而複始的運動過程(水相不斷轉變的過程)。
形成水循環的外因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其為(wei) 水循環提供了水的物理狀態變化和運動能量。形成水循環的內(nei) 因是水在通常環境條件下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形態容易相互轉化的特性。
知識點四:河流係統
支流tributary,幹流trunk stream,流量flow,流域watershed
考點二:天文學
知識點一:萬(wan) 有引力
萬(wan) 有引力牛頓定律:F=GMm/r²
知識點二:太陽係中的行星
重點掌握行星的分類。
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
類木行星Gas Giant: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小行星帶:asteroid belt
知識點三:近日點和遠日點
近日點Perihelion,遠日點aphelion
知識點四:大爆炸
“大爆炸宇宙論”(The Big Bang Theory)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wei) 宇宙曾有一段從(cong) 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ge) 時期裏,宇宙體(ti) 係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cong) 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