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國內(nei) 高考是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美高的申請也卷得能把各位爸媽卷出抑鬱症(bushi)。家長和學生需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升學路徑。今天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中美高中到底有啥不同,您會(hui) 怎麽(me) 選呢?
中美高中教育體(ti) 係
中國高中強調應試教育,學生通過高強度的學科訓練備考高考,課程安排以語數英等核心學科為(wei) 主,評價(jia) 體(ti) 係主要依賴考試成績。
美國高中則采用學分製,課程選擇較為(wei) 靈活,提供AP、IB等課程,並強調學術與(yu) 課外活動並重。除課堂學習(xi) 外,學生還需參與(yu) 體(ti) 育、社團、社區服務、科研項目等,以培養(yang) 綜合素質。美高的評價(jia) 體(ti) 係更為(wei) 多元,GPA、標化成績、推薦信、活動經曆、個(ge) 人文書(shu) 等都影響申請結果。
美高的GPA也跟國內(nei) 學生不太一樣,是學生在所選課程中所獲得成績的加權平均。它通常由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小測、課堂表現、作業(ye) 等多個(ge) 因素構成。
在大部分情況下,GPA的滿分為(wei) 4.0,通常以下列方式計算:
加權GPA:美高有些學校GPA是有加權分的。
加權GPA是在標準GPA基礎上,根據課程難度(如AP課程、IB課程、榮譽課程等)進行加權後的成績。
通常,難度較大的課程會(hui) 有額外的加分,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加權GPA高於(yu) 4.0。簡單來說,如果學生選的課程是比較有難度的,那麽(me) 就有一定的額外分數。舉(ju) 個(ge) 例子,像美高 The Hill 的榮譽課程加權分是0.5分,AP課程加權分是1分。
這意味著:如果選了多門AP課程,那最後的GPA分數會(hui) 高於(yu) 4分;
如果AP課程成績也很好,那可能最後GPA總分會(hui) 變成4.89、4.7等。
當然很多美國大學在招生時,會(hui) 重新計算GPA。他們(men) 先看不加權GPA,再看加權後的GPA,還會(hui) 綜合考慮學生在班級和年級的排名,以及學校整體(ti) 的學術情況。
高中申請的三種類別
私立美高、國際高中、公立學校國際部是三種常見的高中申請類別,各有優(you) 劣勢。
私立美高:提供頂尖資源,但費用較高。
優(you) 勢包括全英文環境、豐(feng) 富的課程資源、專(zhuan) 業(ye) 的升學指導,適合希望接受美式教育、並有較高預算的家庭。
劣勢在於(yu) 學費昂貴,文化適應可能存在困難,部分學生需要較長時間融入當地環境。
舉(ju) 例來說,頂尖的菲利普斯安多福,寄宿的學費是7.37萬(wan) 美元,加上其他,教育的費用大約是9萬(wan) 美元。菲利普斯安多福的費用顯然已經屬於(yu) 昂貴的行列了。平均來看,在寄宿學校上的花費(學費+生活)基本上是一年7-10萬(wan) 美元。
https://www.andover.edu/admission/tuition-and-financial-aid
國際高中:離家近,資源豐(feng) 富,但競爭(zheng) 激烈。
優(you) 勢在於(yu) 課程體(ti) 係與(yu) 美本銜接較好,課外活動豐(feng) 富,心理適應壓力小。
劣勢包括學校質量參差不齊,英語環境不足,部分課程難度較低,導致競爭(zheng) 力可能不如美高。
公立學校國際部:費用低,但資源有限。
優(you) 勢是費用較低,文化適應無壓力,適合預算有限的家庭。
劣勢則在於(yu) 語言環境較弱,課外活動較少,升學指導不完善,需要額外尋找資源提升競爭(zheng) 力。
無論選擇哪條路徑,關(guan) 鍵在於(yu) 學生是否能夠充分利用所選環境的資源,提升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最終在申請中展現出個(ge) 人優(you) 勢。
美高適合哪些學生和家庭
自測!如果你符合以下幾點,那麽(me) 你就是美高的天選之人!
01、小時候在體(ti) 製內(nei) ,但已經顯示出了非常好的潛力,不出意外高考能進211的。如果是有考慮出國的,不妨早一些,美高四年讀下來,Top30乃至爬藤的概率是非常可觀的。
02、小孩讀得非常辛苦,評估下來可能國內(nei) 能夠上大學的門檻都夠嗆,但家裏條件不錯,那麽(me) 不妨換個(ge) 環境,說不定可以激發出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有一個(ge) 不錯的大學可以上。
選擇美高的學生一般具備較強的獨立能力、適應能力和語言能力,同時願意接受美式教育體(ti) 係,家庭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
對於(yu) 處在兩(liang) 類中間的大多數(成績比較搖擺,尤其家庭條件不那麽(me) 寬裕),選擇路徑還是一件case by case的事情。
中美高中教育體(ti) 係的差異
中美高中教育體(ti) 係存在顯著差異,涉及教育理念、班級設置、授課方式、學製與(yu) 學習(xi) 時間、成績評定、排名製度以及假期安排等多個(ge) 方麵。這些差異不僅(jin) 影響學生的學習(xi) 方式,也對未來的升學和職業(ye) 發展產(chan) 生深遠影響。
教育理念
中國高中以高考為(wei) 核心,教學目標主要圍繞考試成績展開,而美國高中更加強調學生的全麵發展,鼓勵個(ge) 性化學習(xi) ,注重批判性思維和實踐能力。
班級設置
中國高中采用固定班級製,所有學生按照年級統一上課,而美國高中實行選課製,根據學生能力分班,提供AP、IB、榮譽課程等多種選擇,更接近大學的教學模式。
授課方式
中國高中以老師講授為(wei) 主,課堂氛圍較為(wei) 嚴(yan) 謹,學生主要通過聽課和做題獲取知識。美國高中則注重互動式教學,采用小組討論、項目研究、演講等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xi) 能力。
學製與(yu) 學習(xi) 時間
中國高中為(wei) 三年製,學生每天上課時間較長,課程安排緊湊,部分學校還設有晚自習(xi) 。美國高中為(wei) 四年製,每天上課時間相對較短,但課程多樣,課業(ye) 任務依然繁重。
成績評定與(yu) 排名
中國高中采用百分製,成績排名對學生影響較大。美國高中采用GPA(平均成績點數)製度,成績以A、B、C、D、F等級劃分,且排名通常不公開,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表現。
假期安排
中國高中寒暑假較長,但學生通常需要參加補習(xi) 班或提前學習(xi) 新課程。美國高中暑假長達兩(liang) 個(ge) 月,學生通常利用這段時間參與(yu) 夏校、實習(xi) 或社會(hui) 活動,以豐(feng) 富申請背景。
選擇中國高中或美國高中,取決(jue) 於(yu) 學生的個(ge) 人目標、學習(xi) 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規劃。對於(yu) 計劃申請美本的學生而言,適應美國高中的教育模式有助於(yu) 未來的學業(ye) 發展,但也需要較強的自主學習(xi) 能力和適應能力。
社團與(yu) 課外活動
美國高中在社團活動和體(ti) 育方麵相較於(yu) 中國高中更加豐(feng) 富多樣,並且在學生的個(ge) 人成長和大學申請中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高中社團和課外活動相對較少,部分國際學校可能會(hui) 提供更多選擇,但整體(ti) 而言,課餘(yu) 時間仍以學業(ye) 為(wei) 主。
美國高中則擁有大量社團和活動,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並積極參與(yu) ,例如全國榮譽協會(hui) 、數學隊、模擬聯合國、語言俱樂(le) 部等。此外,許多學校鼓勵學生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提供科研、實習(xi) 和誌願者機會(hui) ,使學生能在政府、科研機構、大學或企業(ye) 中積累經驗。部分學生甚至能在大學選修課程,提前修得學分。
體(ti) 育運動
美國高中非常重視體(ti) 育,體(ti) 育不僅(jin) 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招生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學校通常設有籃球、橄欖球、排球、遊泳、擊劍等多個(ge) 運動隊,並按秋、冬、春三個(ge) 賽季進行比賽。每天課程結束後,學生有專(zhuan) 門的時間進行體(ti) 育訓練,這不僅(jin) 有助於(yu) 培養(yang) 團隊合作精神,也能增強體(ti) 能、緩解學業(ye) 壓力。
對於(yu) 想要申請美本的學生來說,豐(feng) 富的課外活動和體(ti) 育參與(yu) 能夠有效提升申請競爭(zheng) 力。因此,在選擇就讀美高時,學生和家長需要充分考慮個(ge) 人興(xing) 趣和發展方向,以確保最大程度地利用這些資源。
在美高學習(xi) 是一種什麽(me) 樣的體(ti) 驗!
這位美高老師的分享提供了一個(ge) 真實的視角,展現了美國私立高中的學術壓力、社交網絡以及中國學生的適應情況。
對於(yu) 計劃申請美高的中國家庭來說,這些信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尤其是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美國私立高中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輕鬆,反而學業(ye) 壓力很大。學生通常每年選修七到八門課程,每門課程的GPA都會(hui) 影響大學申請。課業(ye) 負擔較重,尤其是英語和曆史科目,閱讀和寫(xie) 作任務繁多。許多學生的作息緊張,高年級學生通常在十一點以後睡覺,有些甚至熬夜到淩晨一兩(liang) 點。每周至少有兩(liang) 到三門考試或論文提交,期中期末階段壓力更大。
美國高中十分重視體(ti) 育和藝術,幾乎所有學生在放學後都會(hui) 參加相關(guan) 活動。絕大多數學生會(hui) 參加體(ti) 育訓練,有的加入校隊,有的前往更高級的俱樂(le) 部訓練和比賽。訓練時間較長,校內(nei) 訓練通常在五六點結束,若是客場比賽可能要到七八點才能回家。
運動強度大,受傷(shang) 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骨折、輕微腦震蕩、皮外傷(shang) 等。選擇藝術方向的學生則可能投入大量時間在舞蹈、音樂(le) 或戲劇課程上。課外活動幾乎是剛需,很少有學生直接放學回家。
在私立高中,學生家庭背景整體(ti) 較好,許多家長是企業(ye) 家、醫生、律師或教授。一部分家長在政府或法律領域工作,還有一小部分屬於(yu) 普通中產(chan) 階級。也有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通過助學金進入學校,但比例較低。
優(you) 質家庭往往會(hui) 形成穩固的社交網絡,互相提供實習(xi) 、推薦信等資源,例如律師事務所為(wei) 想成為(wei) 律師的學生提供實習(xi) 機會(hui) ,大學教授為(wei) 學生安排實驗室研究職位,政府官員為(wei) 學生提供推薦信或競選誌願者機會(hui) 。
中國學生在美高的適應情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一些學生能夠迅速融入社交圈,積極參加學校活動,甚至在英語寫(xie) 作競賽中獲獎,成為(wei) 備受老師認可的學生。
但也有一些學生因語言和文化障礙而難以融入,課上不敢發言,與(yu) 同學交流較少,甚至拒絕學校提供的餐飲,影響整體(ti) 的留學體(ti) 驗。
對於(yu) 計劃送孩子去美高的家庭來說,除了關(guan) 注學校排名和升學情況,更要考慮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個(ge) 性特點。
美高的高強度學習(xi) 節奏、豐(feng) 富的課外活動以及對自主性的要求,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時間管理和自我驅動力。家長在選擇學校時,不僅(jin) 要看硬件設施和師資水平,更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適應美高的學習(xi) 和生活模式。
對於(yu) 即將出去美高留學孩子家長的建議
首先,對一個(ge) 準備家庭來說,一定要事先做好規劃,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選擇適宜孩子的道路,適宜孩子的學校。因為(wei) 適宜比別人眼裏的排名或者所謂的“好“要重要得多!
其次,出國之前做好準備,尤其是英語。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出國後能盡快融入國外的環境,那麽(me) 語言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