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放棄哈佛/斯坦福碩士而選擇博士?

每年都會(hui) 遇到這樣的學生,手裏有博士錄取,也有哈佛、斯坦福這樣的頂級碩士offer,左右為(wei) 難,不知道該怎麽(me) 選。一邊是博士,一邊是名校碩士,看上去各有吸引力,但這兩(liang) 條路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屬於(yu) 兩(liang) 種不同的賽道,代表著完全不同的職業(ye) 路徑。這種選擇和在不同碩士項目或博士項目之間做決(jue) 定還不一樣,因為(wei) 碩士和博士的培養(yang) 目標、職業(ye) 方向、甚至心態和節奏都不相同。

這樣的決(jue) 定往往不是簡單的“哪個(ge) 更好”,而是你到底想要什麽(me) 。當然,很多人在麵對這個(ge) 問題時,會(hui) 想到一個(ge) 看似“折中”的辦法,就是先去讀名校碩士,再申請博士。畢竟,如果能先拿到哈佛、斯坦福的碩士,畢業(ye) 後是不是有更大的機會(hui) 能申請到更好的博士呢?理論上,這個(ge) 思路沒問題,但實際操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麽(me) 簡單。

頂級名校碩士並不等於(yu) 博士直通車。在哈佛、斯坦福這樣的學校,碩士升博的成功率非常低,真正能順利進入本校博士項目的,往往是碩士項目裏排名前1-2名的佼佼者。而被這些名校錄取的碩士生,本身已經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要在這樣的環境裏脫穎而出,難度遠比申請碩士時要大得多。

我想到前年有一位去哈佛讀免疫學碩士的學生,今年找到我們(men) 繼續申請博士。當我問他是否還想去哈佛,他毫不猶豫地說:“不可能。” 他說,他在哈佛,見識了真正的學術大牛,他說他和博士生的差距太大了,根本沒有信心能申請到哈佛的博士。而我清楚地記得,當初他選擇哈佛碩士時,就是為(wei) 了未來申請哈佛博士。但在真正進入這個(ge) 環境後,他的認知發生了變化。從(cong) 原來的無知者無畏,到真正見識了那些站在學術金字塔頂端的人,他的自我定位反而降低了。

另一位CS 方向的學生,本來雄心勃勃要申請CS Top 5 的博士,去了UCB 後,發現自己和那些能進頂尖CS博士項目的學生差距太大,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走博士這條路。碩士畢業(ye) 後再申請博士,並不一定能申請到同等或更好的博士項目,甚至可能麵臨(lin) 重新找推薦人、補充科研經曆、競爭(zheng) 更加激烈等不確定因素。

從(cong) 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以及博士申請的確定性來看,如果隻是為(wei) 了名校title,讀碩士後再申博的性價(jia) 比未必高。當然,也有一些情況,我認為(wei) 名校碩士仍然是不錯的選擇:

1、對未來讀博不確定,或者更傾(qing) 向碩士畢業(ye) 後直接工作。如果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科研,碩士可以給你更多時間去探索、思考和試驗,而不會(hui) 直接把自己鎖死在博士這條路上。

2、有強烈的名校情結。如果你覺得能去哈佛、斯坦福這樣的學校,本身就已經是人生圓滿的事情,那這個(ge) 理由也完全合理。

3、對自己申到的博士項目非常不滿意。如果博士項目的導師、實驗室氛圍都讓你覺得不適合自己,或者你覺得未來還有機會(hui) 申請更好的博士,那碩士可能是更好的緩衝(chong) 選擇。

作為(wei) 對比,我另一個(ge) 學生,今年放棄了哈佛三個(ge) 碩士,選擇了本校博士。這位學生對科研的興(xing) 趣極大,未來規劃堅定,博士的導師正是她本科時期的科研導師。她對導師的認可度很高,也非常喜歡自己目前研究的方向。

從(cong) 科研的連貫性、博士申請的穩定性,以及職業(ye) 發展的規劃來看,直接讀博士是最合理的選擇。她當然也想過哈佛的誘惑力,但在認真谘詢了多位專(zhuan) 業(ye) 人士後,發現哈佛碩士並不會(hui) 對未來博士申請有明顯優(you) 勢,反而可能浪費時間和金錢,最終決(jue) 定不去哈佛,直接讀博。

還有一位CMU學生,本來是衝(chong) 著哈佛、MIT去的,但她最終明確了博士方向後,發現她的研究領域裏,哈佛、MIT並不如她本科CMU的導師,最後直接申請了本校博士,並沒有去申碩士。

以她的實力,哈佛、MIT的碩士應該沒問題的,但她深知博士方向的匹配比名校title 更重要。最近也有很多家長問,現在的形勢下,是不是“博士不如碩士”?可能大家聽到了很多對博士不利的言論,比如美國政府削減高校科研經費、高校減少博士招生、博士畢業(ye) 難找工作等等。

但我不認為(wei) 這些輿論會(hui) 對個(ge) 人選擇造成本質影響,或者說,不要因為(wei) 短期的新聞或者風向就輕易改變自己的方向。輿論總是在變,政策也會(hui) 變,但你的興(xing) 趣、能力、職業(ye) 目標不會(hui) 因為(wei) 這些外部因素而改變。

我不禁想起我父親(qin) 的經曆。他在電力行業(ye)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為(wei) 國家做出了不少貢獻,當然其中既有努力,也有運氣,但我始終覺得,更重要的是他和我媽在最困難的歲月裏從(cong) 未動搖,始終堅持自己的方向。69年我爸和我媽帶著剛出生不久的我姐(我是兩(liang) 年後出生的)被下放到河南駐馬店的“五七幹校”。

那是一段特殊的曆史時期,每天都在勞動改造,他們(men) 身邊有很多同行,也都是科研一線工作的知識分子,但麵對看不見未來的歲月,很多人逐漸放棄了學術。可我父母沒有。他們(men) 白天幹活,晚上仍堅持學習(xi) 、讀書(shu) 、寫(xie) 筆記。我小時候常聽他們(men) 講那段經曆,反複提起的不是那個(ge) 年代多苦,而是慶幸當時沒有放棄對科研的熱愛,也沒有放棄未來可能重新走上研究崗位的希望。

72年年底,他們(men) 終於(yu) 得以返回北京,重新回到電科院工作。也正是因為(wei) 那三年半裏沒有中斷對專(zhuan) 業(ye) 的積累,他們(men) 逐漸在學術領域嶄露頭角。現在想來,在一個(ge) 如此充滿不確定和混亂(luan) 的年代裏,還能如此堅定地守住自己的方向,其實正是他們(men) 後來能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始終相信,越是外部環境不確定,越要堅定自己的目標。

讀碩士還是讀博士,不是看哪條路更輕鬆,也不是看外界的短期變化,而是看哪條路更適合你,能讓你真正走向自己想要的未來。隻要這條路是正確的,就堅定地走下去,不受外界幹擾,那就是最好的選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西南財經大學2+2國際本科留學項目招生簡章

下一篇

家長必看的A-Level和AP國際課程選科指南!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