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yi) 措施持續招致各界批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知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其專(zhuan) 欄中指出,現政府的加稅舉(ju) 措實質上並非追求合理經濟訴求,而是通過"強權表演"來構建威懾體(ti) 係,意圖迫使貿易夥(huo) 伴屈從(cong) 於(yu) 其政治意誌。這位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直言該政策兼具"破壞性"與(yu) "反智性"特征。
牛津大學PPE教授Diego也將在5月的項目中,結合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與(yu) 當下川普政府關(guan) 稅問題進行最前沿的分析和研討,學生的研究成果將極具特色和前沿性。
本期項目推薦
國外小組科研—致理計劃:經濟學專(zhuan) 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指標分析與(yu) 國際經濟比較研究---“惡意的愚蠢”:特朗普關(guan) 稅猛藥下的全球經濟風暴,發展經濟學視角下的“全球南方”困境與(yu) 機遇
、
項目介紹
項目背景:
4月3日,特朗普公布了美國“互惠關(guan) 稅”稅率,涉及18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中國、歐盟、越南、中國台灣、日本、印度位列該“互惠關(guan) 稅”清單的前五,他們(men) 並非是互惠關(guan) 稅中稅率最高的國家,但仍居榜前,由此可見,此輪美國關(guan) 稅大棒,川普意在何處。值得注意的是,互惠稅率並非代表著該國進出口產(chan) 品的總稅率,而隻是其中之一。
以中國舉(ju) 例,對中國征收的新關(guan) 稅稅率將在現有20%的關(guan) 稅基礎上疊加,這意味著特朗普任期內(nei) 對中國征收的實際關(guan) 稅稅率為(wei) 54%。美國白宮宣布,針對所有國家的10%基準關(guan) 稅將於(yu) 4月5日生效,而一係列更大規模的“個(ge) 性化”關(guan) 稅將於(yu) 4月9日生效。中國率先做出反製,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guan) 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guan) 稅。 同樣,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征的關(guan) 稅不予減免。
歐盟將於(yu) 4月15日起實施第一輪對美反製關(guan) 稅。也有人選擇“示好求生”。早在一周前,越南財政部發布聲明宣布將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關(guan) 稅從(cong) 5%下調到2%,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guan) 稅從(cong) 45%到64%區間,降到32%,對乙醇關(guan) 稅從(cong) 10%降到5%。4月7日,隨著美國設立的基準關(guan) 稅正式生效,全球股市迎來“黑色星期一”。
韓國綜合指數開盤跌超4%,日經225指數跌近2%。國內(nei) A股方麵,滬指開跌4.46%,深證成指開跌5.96%,創業(ye) 板指開跌6.77%。據統計,美股市值兩(liang) 日內(nei) 合計蒸發約6.6萬(wan) 億(yi) 美元,與(yu) 美國政府一整年的財政收入相當。美國科技七巨頭一夜之間市值蒸發1.84萬(wan) 億(yi) 美元。
一隻叫做“關(guan) 稅”的黑天鵝在全球掀起風浪,無論企業(ye) 或個(ge) 人,無一幸免。這場風波將會(hui) 對創投市場造成何種影響?又將如何影響中美的創業(ye) 者?普通人的生活會(hui) 受到什麽(me) 樣的衝(chong) 擊?當未來變得不可預測時,我們(men) 該如何應對這樣動蕩不安的商業(ye) 社會(hui) ?
項目介紹:
本項目將把重點放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與(yu) 經濟發展轉型。 項目將通過比較不同國家的政治、社會(hui) 和經濟問題來研究地區或者全球的經濟發展。本項目將通過比較和研究拉美國家和相關(guan) 的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社會(hui) 發展問題、政治政策與(yu) 經濟轉型來對PPE建立核心的思維邏輯和認知價(jia) 值。學生將深入了解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社會(hui) 不平等問題、貧富差距等重要研究內(nei) 容。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社會(hui) 問題:例如貧富差距、社會(hui) 資源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本課程也融入了大量的發展宏觀經濟學的內(nei) 容。 通過通俗易懂的概念和解釋,我們(men) 將探討什麽(me) 是宏觀經濟學,其主要理論是什麽(me) ,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yu) 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性。 通過學習(xi) 本課程,學生將對基本的宏觀經濟辯論(例如圍繞財政擴張的作用)有一個(ge) 新的認識,這將有助於(yu) 進行更好的經濟和政治政策討論。
項目大綱:
宏觀經濟與(yu) 發展中國家研究
宏觀經濟中的研究方法與(yu) 工具
政治政策在經濟學中的研究
不平等研究
項目回顧與(yu) 成果展示
論文輔導
導師介紹
Diego教授於(yu) 2008年來到牛津大學,之前他在美洲研究所(倫(lun) 敦大學)工作了五年。他在OSGA和國際發展部擔任聯合職務(他目前是該專(zhuan) 業(ye) 的係主任)。
他也是大學理事會(hui) 的成員和牛津大學聖安東(dong) 尼學院的研究員。他喜歡牛津大學對多學科地區研究的承諾,以及對全球南方不同地區的經濟、政治和社會(hui) 挑戰的深入研究和見解。他是一位極為(wei) 特殊的經濟學家,其研究主要基於(yu) 定性的比較案例研究。他對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如何促進平等感興(xing) 趣,並認為(wei) 這既取決(jue) 於(yu) 正確的公共政策,也取決(jue) 於(yu) 正確的政治聯盟。
他對收入不平等、全球化、產(chan) 業(ye) 經濟政策和社會(hui) 政策的研究已經發表在不同的國際期刊上,包括《世界發展》、《拉丁美洲研究雜誌》、《經濟與(yu) 社會(hui) 》和《拉丁美洲研究評論》,以及他共同撰寫(xie) 的四本書(shu) 中。他還定期為(wei) CEPAL、ILO、Oxford Analytica、UNDP和其他組織就其中一些政治經濟和社會(hui) 問題提供谘詢。
導師已經出版了兩(liang) 本專(zhuan) 著。第一本書(shu) 《Good Jobs and Social Services: How Costa Rica Achieved the Elusive Double Incorporation》(Palgrave,2013年)探討了哥斯達黎加在提供社會(hui) 服務的同時將人們(men) 納入勞動力市場的成功經驗。《The Quest for Universal Social Policy in the South: Actors, Ideas and Architectures》(CUP,2016)研究了有利於(yu) 公平的普遍社會(hui) 政策的經濟和政治決(jue) 定因素。
這本書(shu) 基於(yu) 對哥斯達黎加、毛裏求斯、韓國和烏(wu) 拉圭的比較案例研究--這四個(ge) 國家對社會(hui) 政策的承諾相似,但普遍主義(yi) 的程度不同。他利用書(shu) 中的見解編寫(xie) 了兩(liang) 份背景文件,為(wei) 2016年和2019年的《人類發展報告》做出了貢獻。
他目前研究的另一個(ge) 方向是收入不平等的政治經濟學。 他剛剛出版了《The Costs of 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Lessons and Warnings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Bloomsbury),該書(shu) 被《金融時報》選為(wei) 2020年最佳經濟學書(shu) 籍之一。
除不平等問題外,他還熱衷於(yu) 推進多學科研究,他作為(wei) 拉丁美洲中心主任(2015-18)、《拉丁美洲研究雜誌》聯合編輯(2015-19)、拉丁美洲研究協會(hui) 財務主管(2017-20)、聖母大學凱洛格研究所訪問學者和《牛津發展研究》副主編,都做過這方麵的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和工作。
導師論作展示
往期學員反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