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口語 task 2 的材料不難,用詞用句都是偏日常的,沒有特別複雜的內(nei) 容;但做題的時候,總有些內(nei) 容 “聽懂了但不知道怎麽(me) 準確表達出來”。這個(ge) 時候,就會(hui) 同時有以下的情況出現:
問題#1 嚐試記完整表達,導致顧不上聽,漏了很多重要信息。
怕後麵說不出來,很多同學想到了一個(ge) 方法:前麵讀/聽材料的時候不是記關(guan) 鍵詞,而是盡量把材料的表達記下來,甚至是嚐試記完整句子。但這種方式可行性不高,task 2 的對話是有一定語速的,有時候兩(liang) 個(ge) 人一來一回連續說,另外信息密度不低,特別是這兩(liang) 年,托福口語對話中的細節信息越來越多。采取這種方式的同學常出現記了前麵,後麵就沒聽到,很多主要的內(nei) 容會(hui) 漏掉。
問題#2直譯,導致部分表達不地道,造成聽者理解困難。
部分同學聽到了,也聽懂了,表達的時候就會(hui) 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直接翻譯,個(ge) 別時候這樣的翻譯是可行的,大部分時候這樣的翻譯是不可行的。畢竟中英詞句語序語法有很多不同,另外很多表達也是有特定的組合搭配,如果用錯,會(hui) 導致意思不合適或者很難被理解。
問題#3回答的時候卡頓多,影響時間說不完。
也是因為(wei) 不知道怎麽(me) 去表達,導致回答的時候容易 back and forth 去改口頭的表達,回答聽起來就很卡頓,而且來來回回改,影響聽感。另外也會(hui) 因為(wei) 自己的停頓和修改,或者思考怎麽(me) 說,導致整體(ti) 時間不夠,就算自己聽到了也說不完。 因此,熟悉 task 2 的場景常用表達很重要。
要清楚 task 2 的對話中一般常涉及到什麽(me) 方麵(不管是主題還是理由),這些方麵可以有哪些對應的表達,這些表達可以怎麽(me) 用(或者材料是怎麽(me) 用的)。而且不僅(jin) 是知道,還需做到脫口而出。
比如,在 task 2 中,常有提到某個(ge) 政策和建議好或者不好是因為(wei) "時間相關(guan) 因素" ,常用的表達有:
- time commitment 時間投入
- It's too big of a time commitment. 時間成本太高了
- put in a lot of time doing something 投入了很多時間做某事
- extend study period 延長學習時間
- squeeze something in 擠出時間給某事
- be in a hurry to do something 匆忙趕著去做某事
- time slot 時間空檔(Every time slot has been booked.)
- Schedules are open. 還有時間可以預約
像類似表達如果都熟悉,不管是聽/記的過程,還是回答的過程,都會(hui) 輕鬆很多。你更多的注意力可以放在材料內(nei) 容是什麽(me) ,前後可以怎麽(me) 更合理地連接在一起,而不是卡住在某個(ge) 表達上。
目前 labhaohao.cn 已經有官方練習(xi) 01 - 74 所有 task 2 的表達集合,包括:表達,對應的意思,視頻發音,材料對應例句,以及相關(guan) 的語音現象(發音/語調/連讀等)。
這個(ge) task 2 表達合集資料怎麽(me) 使用呢?
一:跟著視頻讀多次表達 + 例句。
通過讀的方式讓嘴巴熟悉表達 + 知道怎麽(me) 在句子中使用,另外通過聽視頻裏的示範,知道什麽(me) 地方應該強調拉長,什麽(me) 地方需要連讀。遍數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來定,讀到嘴巴不會(hui) 卡,而且發音與(yu) 視頻發音接近即可。
二:遮住英文,看著中文意思說出對應的英文表達。
這個(ge) 過程能夠幫自己積累更多地道的表達,如果有意思一下子反應不出來怎麽(me) 表達的,標注一下,學習(xi) 記憶後再重複進行,直至每個(ge) 意思都能快速說出對應的短語,基本上就解決(jue) 了一部分 task 2 的語言表達了。
三:做官方題,用起來。
隻要方向正確,多多練習(xi) ,一切水到渠成。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