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全獎博士項目 (Prof. Daniel W.M. Chan)

一、學校招生要求

香港理工大學全獎博士項目 (Prof. Daniel W.M. Chan)

香港理工大學博士項目招生要求如下:

1. 學曆要求:

·獲得碩士學位;或

·獲得學士學位(一等或二等甲級榮譽);或

·獲得學士學位且有相關(guan) 研究或專(zhuan) 業(ye) 經驗

2. 語言要求:

·IELTS:總分不低於(yu) 6.5分

·TOEFL:網考不低於(yu) 80分

·來自以英語為(wei) 官方語言國家或在英語授課院校完成學位的申請人可申請豁免

3. 申請材料:

·在線申請表

·成績單及學位證書(shu)

·個(ge) 人陳述/研究計劃

·兩(liang) 封推薦信

·語言成績證明

4. 資助計劃:

·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 (HKPFS):每年獎學金約309,600港幣,外加會(hui) 議及研究津貼

·PolyU Presidential PhD Fellowship Scheme:提供更高津貼的精英獎學金

·研究生獎學金 (Postgraduate Studentship):每月約18,000港幣

5. 申請截止日期:

·HKPFS申請:通常12月初

·常規申請:全年接受,分批次審理

二、教授研究方向

香港理工大學全獎博士項目 (Prof. Daniel W.M. Chan)

Prof. Daniel W.M. Chan 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chan) 學係副教授、係教學研究生課程委員會(hui) 主席及國際房地產(chan) 與(yu) 建築專(zhuan) 業(ye) 博士(DIREC)項目負責人。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建築工程管理與(yu) 績效評估

·建築時間績效(CTP)與(yu) 生產(chan) 力測量

·建築安全管理與(yu) 評估體(ti) 係

·可持續建築項目績效評估模型

2. 創新采購與(yu) 合同模式

·建築采購係統優(you) 化

·關(guan) 係型與(yu) 協作式合約管理

·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目標成本合約(TCC)

·新工程合約(NEC)應用研究

3. 公私合營(PPP)創新應用

·智能基礎設施開發項目的PPP模式

·發展中國家PPP應用障礙與(yu) 解決(jue) 方案

·非城市地區智能基礎設施PPP部署

4. 可持續與(yu) 創新建築技術

·循環經濟(CE)在建築施工與(yu) 拆除廢物管理中的應用

·模塊化集成建築(MiC)方法研究

·建築信息模型(BIM)在中小型建築企業(ye) 中的采用

Prof. Chan學術成果豐(feng) 碩,已共同撰寫(xie) 了18部研究專(zhuan) 著、2本學術教材、3章書(shu) 籍章節、201篇期刊論文、132篇會(hui) 議論文和13份谘詢報告,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廣受認可。他還擔任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組織的重要職務,包括香港項目管理學會(hui) (HKIPM)主席(2025-2027)和Built Environment Project and Asset Management (BEPAM)期刊的副主編。

三、創新研究想法

基於(yu) Prof. Chan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幾個(ge) 具有創新性的研究課題:

1. 基於(yu) 數字孿生的智能建築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

·研究目標:開發建築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管理平台,實現從(cong) 設計、施工到運維的智能化管理

·研究方法:結合BIM、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可視化決(jue) 策支持係統

·創新點: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和預測模型,提高建築項目管理效率和可持續性能

2. 循環經濟導向的模塊化建築設計與(yu) 拆解評估體(ti) 係

·研究目標:建立適合香港高密度城市環境的模塊化建築循環利用評估體(ti) 係

·研究方法:結合生命周期評估(LCA)和建築材料再利用潛力分析,開發量化評估指標

·創新點:提出"設計-為(wei) -拆解"(Design-for-Disassembly)策略,最大化建築材料的循環價(jia) 值

3. 氣候適應型PPP智能基礎設施投融資決(jue) 策模型

·研究目標:構建考慮氣候變化風險的PPP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決(jue) 策框架

·研究方法:整合氣候風險評估、情景分析和實物期權理論,開發風險定價(jia) 模型

·創新點:提出適應性投融資機製,平衡長期氣候韌性與(yu) 短期投資回報

4. 基於(yu) 區塊鏈的建築供應鏈協同管理係統

·研究目標:開發區塊鏈技術支持的建築供應鏈透明化與(yu) 協同管理平台

·研究方法:設計智能合約機製,實現多方協作的自動化執行與(yu) 監督

·創新點:解決(jue) 傳(chuan) 統建築供應鏈中的信任、透明度和效率問題,優(you) 化資源配置

5. 人工智能輔助的建築安全風險預警與(yu) 幹預係統

·研究目標:構建基於(yu) 機器學習(xi) 的建築工地安全風險實時監測與(yu) 預警平台

·研究方法:利用計算機視覺和傳(chuan) 感器數據分析,識別潛在安全隱患並提供幹預建議

·創新點:從(cong) 被動安全管理轉向主動預防,顯著降低建築工地事故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一篇無法被拒絕的申請文書到底是怎麽“講出來”的?

下一篇

NEC衝獎攻略!7-12年級核心考點解析 & 高效備賽指南 → 限時組隊開放中!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