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本科申請中,除了Common主文書(shu) ,很多院校會(hui) 有自己單獨的補充文書(shu) 要求,也就是Supplemental Writing,這類文書(shu) 往往篇幅不長(100-400字),通常是希望了解學生的入讀意願、學術經曆、興(xing) 趣愛好、背景身份等方麵的具體(ti) 信息。有一部分學校會(hui) 問到為(wei) 什麽(me) 申請該院校及該專(zhuan) 業(ye) ,這類題目我們(men) 統稱為(wei) “Why School/Why Major”文書(shu) 。除了”Why School/Why Major”文書(shu) ,其他題目則各不相同,因院校而異。今天我們(men) 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在經曆和素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去巧妙取材完成數目繁多的院校文書(shu) ,以及如何從(cong) 平淡的素材中找到獨特的答題思路。
1.、素材準備
院校文書(shu) 出現頻率比較高的題目有:團隊協作、對社區的貢獻和影響、關(guan) 心的話題和想法、塑造性格的成長經曆、獨特的背景身份和文化、對你有啟發的書(shu) 籍或其他藝術作品、興(xing) 趣愛好相關(guan) 的經曆等等。
因此我們(men)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院校文書(shu) 會(hui) 取材於(yu) 課外活動經曆。在前期的準備中,活動列表的素材挖掘是比較重要的。建議大家在描述活動的時候尤其注意其中有沒有印象深刻或者給予你啟發的故事,如有可以記錄下來。另外需要注意,補充文書(shu) 的素材不要和主文書(shu) 素材重複,否則會(hui) 讓學校覺得學生缺乏其他經曆,影響對申請人的評估。
2.、靈活調動
對於(yu) 大部分同學來說,除去Common主文書(shu) 已經用到的經曆,其他經曆相對會(hui) 有限,因此麵對眾(zhong) 多的院校文書(shu) 時候,往往“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
不同的院校雖然題目不同,但是總體(ti) 又有相似性,萬(wan) 變不離其宗。有的題目類似,但問法或者題目重點不同,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可以用同一個(ge) 經曆,對應題目作相應調整即可。另外一種情況是完全不同的題目,但是我們(men) 往往可以發掘同一經曆的不同角度來回答題目。第二種情況就需要大家充分發揮聯想,發散思考問題,才能做到運用自如。
例如:
我們(men) 看一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一道題目:
Everyone belongs to many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or groups defined by (among other things) shared geography, religion, ethnicity, income, cuisine, interest, race, ideology, or intellectual heritage. Choose one of the communities to which you belong, and describe that community and your place within it.(每個(ge) 人都屬於(yu) 不同的社區或群體(ti) ,這些社區群體(ti) 指的是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民族、收入、飲食、興(xing) 趣、種族、意識形態或思維傳(chuan) 統等方麵具有共性的人)。選擇一個(ge) 你所屬的社區,描述這一社區以及你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一位同學在回答這道題目時采用了自己在機器人社團的經曆:講述自己作為(wei) 隊長,為(wei) 了帶領大家在競賽中獲勝,從(cong) 專(zhuan) 業(ye) 知識上以及和隊員的溝通協作中所作的各項努力。整個(ge) 團隊這種友好融洽的氛圍讓大家感到一種緊密的聯係感,並且在競爭(zheng) 中取得不錯成績。非常契合地回答了題目中問到的“你在所屬社區中發揮的作用”。
另外我們(men) 看一下她同時申請的MIT的一道題目:
Tell us about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you've faced or something that didn't go according to plan that you feel comfortable sharing. How did you manage the situation?(講述一下你曾遇到的重大挑戰或者是一件未能如你所願的事情,你是如何處理這一情況的?)
這位同學因為(wei) 並沒有遇到什麽(me) 重大挑戰,這道題一度難住了她。後麵經過討論我們(men) 發現,在機器人社團,她在帶團隊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事情不盡如人意。所以我們(men) 同樣調用了機器人社團這一素材,但是角度變為(wei) 她如何處理當時團隊中出現的不太如意的問題,讓整個(ge) 團隊氛圍變得更好,聯係更緊密。因此可見,麵對不同題目時候大家一定要靈活去考慮自己的經曆並加以充分利用。
3.、創意發揮
除了靈活運用素材,如果覺得經曆乏善可陳,我們(men) 還可以在原有素材上進行一部分的想象和創造,從(cong) 而更好地回答題目。比如,一位同學申請康奈爾的建築藝術與(yu) 規劃學院時候,院校文書(shu) 題目要求學生寫(xie) 一件自己非常著迷的事情。後麵我們(men) 因為(wei) 偶然聊到這位同學喜歡逛集市,我們(men) 加入了一部分想象,描述她喜歡到不同國家不同地方的集市上逛,去了解一些有趣的本土生活氣息和文化,後麵因此聯想到集市也是城市規劃中的一部分,引發了對於(yu) 這種傳(chuan) 統集市在傳(chuan) 遞生活意趣和傳(chuan) 統文化方麵的思考,以及城市規劃中它們(men) 的去留問題。通篇文章既有趣味又關(guan) 聯到同學的專(zhuan) 業(ye) 興(xing) 趣。最後成功拿到錄取。
總之,院校文書(shu) 在申請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同學們(men) 在寫(xie) 作過程中一定提前收集素材、靈活調動素材以及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將有限的故事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