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大學的錄取率這幾年已經越來越離譜,申請人數每年都在漲,入學難度堪稱地獄級別。
作為(wei) 申請者,麵對這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的狀況,不禁會(hui) 產(chan) 生一絲(si) 絲(si) 懷疑:頂尖美本的錄取結果是隨機的吧?不然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多優(you) 秀的學生都被拒了呢?招生官真的認真看過我們(men) 的材料嗎?
這些疑問,相信在看完今天的文章後會(hui) 得到解答。本文出自一位擁有8年高等教育招生經驗的招生官,他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與(yu) 其他大學招生官的交流得出的結論,發布了出來,目的是為(wei) 了幫助美本申請者更好地了解招生流程,客觀地評估自己在申請中的競爭(zheng) 力。
以下是他的分享。
1、第一輪:學術成績
Academic Sort
美國大學的招生辦公室每年都會(hui) 收到大量的申請材料。為(wei) 了對海量申請者進行篩選和歸類,招生辦通常會(hui) 用一個(ge) 公式去計算申請者的“分數”(score),以此來衡量申請者的學術成就(academic achievement)。每個(ge) 學校都有自己的公式,這個(ge) 公式一般來說會(hui) 包括你的非加權GPA、考試成績、班級排名和(學業(ye) 的)嚴(yan) 格程度等變量。
一些學校,如密歇根大學和哈佛大學,公開了他們(men) 評級檔案的部分過程。
密歇根大學在官網上公開了選拔的流程
你的得分將決(jue) 定招生官在你的申請材料上所花費的時間。得到高分的申請者的材料會(hui) 得到全麵的審查,而得分不那麽(me) 高的申請者材料可能隻會(hui) 被“一掃而過”。
因此,在這一輪,申請材料會(hui) 被分成兩(liang) 類,一類將會(hui) 得到更全麵綜合的審查,另一類則很有可能被拒之門外。當然,每個(ge) 學校有不同的篩選方法,可能比這個(ge) 更複雜一些。
有些申請者會(hui) 心理不平衡,憑什麽(me) 我花那麽(me) 長時間打磨的申請材料,你花幾分鍾就篩選掉了?大家要知道,錄取難度高的學校收到太多申請材料了,而且申請者每一個(ge) 都很牛,這就導致他們(men) 必須有限的時間花在最有競爭(zheng) 力的申請者身上。
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hui) 明白,學術成績是必要的,但光憑出色的學術成績並不足以在牛人如雲(yun) 的頂尖大學招生中脫穎而出,所以我們(men) 經常說,成績隻是門檻,並不是決(jue) 定性因素。
這一輪打分結束後,大學的申請池可能會(hui) 縮減50%甚至更多,具體(ti) 縮減多少每個(ge) 學校都有所不同。
階段 |
申請數量 | 審查時間/申請 |
初始申請池 |
50,000 | n/a |
第一輪結束 |
20,000 | ~5分鍾 |
2、第二輪:整體(ti) 錄取
Holistic Reviews
嚴(yan) 格來說,招生官在這一輪才開始真正的“審查”。招生辦會(hui) 根據每個(ge) AO所在的區域給他們(men) 分配所需審查的申請材料。分配完之後,AO就開始沒日沒夜地讀材料,一天看幾十份,一周幾百份,一年上千份…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方式審查申請材料。最傳(chuan) 統的方式是:一個(ge) AO完整地看一份材料,作出評級、注釋和推薦,並往下傳(chuan) 。接著,後一個(ge) AO會(hui) 再看一遍材料作為(wei) 檢查。
為(wei) 了使審查過程更加公平,賓大多年前引入了委員會(hui) 評估(Committee Based Evaluation)機製,由兩(liang) 名AO共同審查一份申請。比如,一位AO負責看成績單、標化考試和推薦信,另一位AO重點看非學術部分:課外活動和文書(shu) 等,由兩(liang) 位AO共同決(jue) 定是否要錄取該申請者。此後,這種模式在頂尖大學中被廣泛使用。
那麽(me) 那些在第一輪得分低的申請呢?很遺憾,這些申請在第二輪隻會(hui) 被快速地掃過,而這是你從(cong) “準拒絕名單”中逃脫的最後的機會(hui) 。
如果你的申請不幸地被歸到了這一類,這時候你的課外活動就至關(guan) 重要了,要在幾秒鍾之內(nei) 讓AO看到最突出、最有說服力的活動。這短短幾秒的時間,就是AO留給這份材料最後的溫柔。如果這份申請中的課外活動不夠突出,那麽(me) 申請者的結局就注定是被拒絕。
這一輪下來又會(hui) 篩掉很多申請。
階段 |
申請數量 | 審查時間/申請 |
初始申請池 |
50,000 | n/a |
第一輪結束 |
20,000 | ~5分鍾 |
第二輪結束 |
4,000 | ~20分鍾 |
3、第三輪:委員會(hui) 討論
Committee & Recommendation
在錄取委員會(hui) ,一群AO會(hui) 坐下來討論並作出最終的錄取決(jue) 定。有些學校會(hui) 把每份材料都提交到委員會(hui) ,而另一些則不,因為(wei) 他們(men) 希望把時間花在那些沒有得到AO一致認可的申請材料上,讓委員會(hui) 進行進一步審查和討論。
委員會(hui) 中,負責審核材料的AO將向高級招生官快速介紹這份檔案的情況,隨後他們(men) 將投票決(jue) 定是否錄取、拒絕或將該申請者列入等候名單。
如果一份材料通過了前麵幾輪審查並被提交至委員會(hui) ,那麽(me) 離被錄取就不遠了。在這個(ge) 環節,負責審核材料的AO會(hui) 向委員會(hui) 推銷你,這時候,一份申請的統一性和連貫性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你所寫(xie) 的文書(shu) ,要講出一個(ge) 令人信服的故事。把你的興(xing) 趣、經曆和你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學校聯係起來,在描述課外活動時,展示這些活動的成就、影響和你的參與(yu) 程度。盡情地做你自己,展示自己的個(ge) 性,讓AO願意為(wei) 你打call。你的申請越突出,AO的工作就越輕鬆,你就越容易被錄取。
階段 |
申請數量 | 審查時間/申請 |
初始申請池 |
50,000 | n/a |
第一輪結束 |
20,000 | ~5分鍾 |
第二輪結束 |
4,000 | ~20分鍾 |
送至委員會(hui) |
1,000 | ~5分鍾 |
委員會(hui) 審核後 |
3,500錄取 | ~25-30分鍾 |
4、第四輪:大數據
Holistic + Data
到目前為(wei) 止,所有的流程都很符合美國大學宣稱的“整體(ti) 錄取(holistic review)”。但畢竟審閱材料的AO都是人,大學不會(hui) 把決(jue) 定權全部交在有可能失誤的人手上,接下來就輪到大數據和預測模型出場了。
大數據在招生決(jue) 策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排名靠前的、擁有數十億(yi) 美元捐贈的學校往往會(hui) 雇一個(ge) 數據科學家團隊,他們(men) 基於(yu) 數據的分析和決(jue) 策會(hui) 極大地影響到這一屆新生的組成。注意,這裏說的數據可不是隨便什麽(me) 實習(xi) 生做的Excel表格,而是非常縝密的預測模型,用來平衡學校的目標與(yu) 其他的“指標”,比如性別比例、地理分布,以及不同專(zhuan) 業(ye) 的人數平衡。
除此之外,大學還得管控好自己的財政支出。
以範德堡大學為(wei) 例,範德堡去年為(wei) 大一新生投入了5270萬(wan) 美元的獎學金,而這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年級。範德堡大學每年發放的獎學金總額超過2.1億(yi) 美元。如此大筆的開支,大學需要更複雜和嚴(yan) 密的模型去計算和把控。
當然,也有財大氣粗的大學會(hui) 批準申請者的全部財政需求(need-blind)。不管他們(men) 的財政預算有多龐大,他們(men) 都有預算,而這筆預算是以招生數據為(wei) 依據的。
最終錄取人數:~3,500
錄取率:7%
以上就是招生官的分享。那麽(me) 對於(yu) 廣大申請者來說,我們(men) 能夠提取哪些經驗作為(wei) 參考呢?貼心的老師歸納了以下幾點:
招生官隻有幾分鍾時間看你的申請
頂尖的美國大學每年都會(hui) 收到幾萬(wan) 份申請,遠遠超過他們(men) 可以錄取的人數。招生辦的時間有限,這就迫使他們(men) 將材料份數縮減到一個(ge) 可操作的範圍再仔細審閱。
學術成績隻是門檻
出色的學術成績是必須的,但這並不代表學術成績優(you) 秀的申請者一定會(hui) 被錄取。除了好成績之外,你的文書(shu) 、課外活動和申請材料中其他的能展現你個(ge) 性的內(nei) 容,才是真正能打動招生官的部分
補救的機會(hui) 在於(yu) 課外活動和文書(shu)
如果你沒有通過第一輪的學術成績的篩選,那麽(me) 你大概率會(hui) 被拒絕。通常情況下,隻有非常突出的個(ge) 人檔案才會(hui) 得到AO的全麵評估。由此可知,對於(yu) 學術成績不夠令人滿意的申請者來說,課外活動和論文一定要足夠吸引人才有機會(hui) 力挽狂瀾。
想要製定一個(ge) 周全的申請策略,確定自己的目標學校和保底校,你必須要在一個(ge) 客觀的維度上評估自己是否具備競爭(zheng) 力,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