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yu) 選擇很多,而且沒有官方排名,所以很多家長在麵臨(lin) 選校的時候時常感覺很吃力、無從(cong) 下手。
在老師看來,在選校上,每個(ge) 家庭的訴求,目標確實各不相同,每個(ge) 孩子的特點也不一樣的。
所以選校的原則可以歸納為(wei) 一個(ge) :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那麽(me) 問題來了,我們(men) 家長如何來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為(wei) 孩子做合適學校的篩選呢?
• 如何從(cong) 數據上麵篩選優(you) 質學校?
• 如何根據地理位置選擇學校?
• 到底什麽(me) 才是適合孩子的學校?
如何從(cong) 數據上麵篩選優(you) 質學校?
我們(men) 分析一個(ge) 學校好不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這個(ge) 學校相關(guan) 學術數據。
比如SSAT平均分多少?學術平均GPA?是否有AP、IB課程、ESL課程?其中AP課程大概多少門?學校師生比是多少?國際生比例多大?還有就是學校近幾年的名校升學情況?
1、看學術課程設置
標化成績上麵,根據今年申請結果來看,申請到Top10的學校SSAT平均分為(wei) 2313,想要申請Top30的學校需要達到2250以上,而Top30-50的學校SSAT成績則要2200以上,所以申請不同排名的學校需要進行不同的標化準備。
AP課程一般好的學校在10門以上,個(ge) 別學校會(hui) 開設IB課程。推薦大家選擇AP課程比較多的學校,這些院校對於(yu) 孩子未來學習(xi) 能力的培養(yang) ,是有很大幫助的。
對於(yu) 語言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最好是選擇有ESL課程的院校,這樣可以加強對於(yu) 孩子的語言方麵的培養(yang) ,而且這樣的學校對於(yu) 國際學生的關(guan) 注度也會(hui) 更高一些。
2、看學校規模、師生比
學生人數是可以在學校網站上查到的,好的學校非常注重自己的師生比,比如Phillips Academy Andover,班級師生比例約為(wei) 1:5(哈佛師生比例是1:7,耶魯是1:6)
一個(ge) 老師帶20個(ge) 學生和帶5個(ge) 學生還是有差別的,老師分布在每個(ge) 學生身上的精力也完全不同。
我們(men)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愛好進行選擇。比如性格內(nei) 向的學生,比較適合去小規模或者師生比大的學校,這樣能受到老師更多的關(guan) 注。
3、看國際學生比例
美國寄宿高中裏有一些學校的國際生比例是20-25%左右,在頂尖的寄宿高中內(nei) ,國際學生數量大約在10-15%。
但是學校對於(yu) 來自某一個(ge) 國家的國際學生人數都會(hui) 有專(zhuan) 門的數量限製,所以國際學生比例並不代表學校想要招收的中國學生比例,在最優(you) 秀的一批寄宿中學裏,中國學生的比例常年維持在2%。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學校的國際學生比例與(yu) 中國學生比例可以作為(wei) 參考的標準,既可以看出學校對於(yu) 中國學生錄取率的把控,也可以用來判斷這所學校是否存在中國學生過於(yu) 密集的情況,這樣不利於(yu) 孩子的語言環境和成長。
4、看升學走向
一般學校官網會(hui) 有相關(guan) 的信息可查,每個(ge) 學校官網都有該校學生大學升學情況的統計,有的會(hui) 分類比較細有的隻有一個(ge) 籠統的百分比。
不過每個(ge) 學校的統計方式不一樣,有些是被錄取的都算進去,有些是實際最後去了的才算,年份跨度核算方式也不同,所以權當參考。
如何根據地理位置選擇學校?
地理位置上,選擇東(dong) 部、中部還是西部?
美國東(dong) 部,有波士頓、費城、華盛頓,這裏經濟發達,商業(ye) 繁榮。
西部地區,有洛杉磯、舊金山,往往華人的比例比較大,有一些學校亞(ya) 裔可能能占到一半,多元化文化的色彩更重一些。
中部往往兼而有之,歐洲的文化色彩比較弱一些,但是民風質樸。所以選擇三個(ge) 這種地區各有利弊。
老師的建議是,東(dong) 西中部,教育質量相對來說是大城市好,所以盡量往大城市或者大城市周邊的郊區、富人區找是比較好的方向。
對地域的選擇,我們(men) 需要兼顧氣候、學校周邊環境、親(qin) 朋好友住處等各方麵因素。
要是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可能對美國北方的寒冷幹燥的氣候無法適應,我們(men) 也遇到有些家長對美國的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非常擔憂,這些都需要事先考慮。
孩子自理能力一般的話,老師推薦選一個(ge) 離親(qin) 戚朋友近一點的城市,因為(wei) 萬(wan) 一出現什麽(me) 事,會(hui) 有認識的人照料會(hui) 比較好。
美國高中和大學的地理位置離得近有好處嗎?
有家長很關(guan) 心,中學附近有沒有好的大學?
因為(wei) 如果離大學近,將有更多的機會(hui) 接觸大學文化,與(yu) 大學共享學術資源;其次在招生政策上享受一定程度的傾(qing) 斜,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許多高中會(hui) 被稱為(wei) “大學預備校”。
拿美國東(dong) 北部的勞倫(lun) 斯威爾中學來說,距離普林斯頓就隻有5分鍾車程,地理位置極其優(you) 越,常常被人稱為(wei) “普林斯頓預備校”。
而美國西部加州的伍德賽德中學,距離斯坦福大學隻有10分鍾的車程,每年都有學生升入斯坦福大學。
其實在選校上,地區對於(yu) 學生學習(xi) 來說並不是最主要的考量因數。
所以在此奉勸家長,在為(wei) 孩子選擇的學校的時候可以考慮地理位置,但是地理位置並非主要考慮因素,更多的應該考慮入學難度和學校的學術等綜合實力,避免為(wei) 了去好地區而委曲求全去一所相對一般的學校就得不償(chang) 失了。
我們(men) 實地考察看什麽(me) ?
看師生關(guan) 係如何
越是有激情、平易近人的老師,越有利於(yu) 學生的成長。
一個(ge) 小竅門,家長隻需要在下課時,靜靜地觀察走廊、大廳裏老師是怎麽(me) 跟學生打招呼的,或者觀察一下學生們(men) 的整體(ti) 精神麵貌,或者學生之間是如何相處的,就能大致判斷這個(ge) 學校的師生關(guan) 係了。
看校園文化
家長需要考察的是學校除了學術課程之外,學校的文化是怎麽(me) 樣的,如就業(ye) 指導、心理谘詢、課外活動等等。
在參觀的過程當中,家長要重點觀察這裏的學生整體(ti) 是不是處於(yu) 一個(ge) 快樂(le) 的狀態,學校是不是在每個(ge) 小細節都營造一個(ge) 安全、健康、向上的學習(xi) 環境。是不是適合自己孩子的性格,孩子來了能不能融合進去等。
看硬件設施
家長在參觀的過程中,也要留意學校是如何利用教育科技來輔助教學的。例如,有一些高中會(hui) 使用一些交互功能強的白板,也會(hui) 給學生提供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或者給學生布置一些網上作業(ye) 。
看課外活動
家長在參觀學校的時候,要留意學校是否提供豐(feng) 富的課外活動機會(hui) ,學校社團多不多?有些家長甚至會(hui) 數一數學校有多少個(ge) 俱樂(le) 部。
以Northland Pines為(wei) 例,學校為(wei) 學生提供非常豐(feng) 富的體(ti) 育活動和社團活動,如:從(cong) 足球、橄欖球、冰上曲棍球到合唱團、室內(nei) 交響樂(le) 團、話劇社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學生做不到的。
看社區安全
這個(ge) 是一般選擇學校時比較容易被家長們(men) 忽略的,如果你選擇的是寄宿學校,更要看重這個(ge) 方麵。
一般選擇的寄宿家庭都不會(hui) 離學校太遠,那麽(me) 需要看學校周邊以及寄宿家庭周邊的社區安全。畢竟孩子出國在外,安全第一要位。不好的社區安全對孩子身心性格發展會(hui) 有影響,進而也會(hui) 影響到學業(ye) 。
說了這麽(me) 多,但是在選擇學校的實際操作上,我們(men) 還需要明白一下四點(也是老師的四個(ge) 小建議啦)
讓孩子去最適合他的地方
到底什麽(me) 才是適合孩子的學校?
我們(men) 在選擇美高的時候,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擅長什麽(me) ,喜歡什麽(me) ,性格怎麽(me) 樣?
就像很多學校非常看重孩子與(yu) 學校的匹配度,我們(men) 家長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看是否與(yu) 孩子吻合。
比如,一個(ge) 崇尚自由主義(yi) 不愛循規蹈矩的學生,一定不適合一所保守的宗教學校;
一個(ge) 對體(ti) 育運動比較弱的學生,一定也不適合一所以體(ti) 育著稱的學校;
相反,如果孩子有體(ti) 育特長,也熱愛集體(ti) 活動,那一定能受到一所注重校園活動的學校招生官的青睞,增加錄取幾率。
因此,在選校的時候,我們(men) 最好還是能找到一所最合適當下孩子具體(ti) 情況的學校,一定事半功倍。
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我們(men) 在了解美高,找資料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hui) 識別一些招生辦對學校的包裝。
比如,我們(men) 在走訪學校的時候,Admission Ambassador(校園代表),你們(men) 學校的夥(huo) 食怎麽(me) 樣,如果Ambassador說,我們(men) 學校的食堂有很多選擇空間,那就證明食堂一定不怎麽(me) 樣。
他沒有正麵回答我們(men) 的問題,而他又不能講真話說不好吃,所以隻能回避問題,這個(ge) 我們(men) 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hui) 從(cong) 小細節中識別真假。
不能單看“爬藤率”
“爬藤率”確實是一個(ge) 指標但是不唯一,也不能百分百作為(wei) 依賴,還是那句話,爬藤率高的學校雖然一定不是差學校,但是不一定適合孩子。
很多美高的招生官更看重的是一個(ge) 全麵發展的學生,希望招收進來的是開心的學生,有特長,有自己的愛好,喜歡鑽研東(dong) 西,在藝術、體(ti) 育運動等方麵都有涉獵或專(zhuan) 長,最重要的是做喜歡做的事情。
因此一個(ge) 學校再好,孩子不喜歡或者不適合孩子也沒有意義(yi) ,這是為(wei) 什麽(me) 說不單單要看“爬藤率”的主要原因。
排名!!!
之所以把排名單獨拿出來,是因為(wei) 我們(men) 中國家長的“中國式思維”仍然明顯,對學校排名有很深的執念。
但事實上,目前針對美國高中還沒有一個(ge) 特別權威的排名,現有的排名主要以學術水平或單項指標為(wei) 主。
因此這些排名並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出一所學校真正的教學水平。
在美國,學校排名並不像在中國那麽(me) 被看重,美國家長所看重的“學校質量”是指根據學生的誌向和目標,選擇更適合的學校。
因此,對中國家長來說,真正選擇一所最適合孩子的學校尤其重要。
最後老師還想說,我們(men) 家長想要了解一所學校,光看排名是不行的,一定要去實地訪校,最好帶上孩子親(qin) 自去看一看,說再多也不如親(qin) 曆一次。畢竟孩子要在美高生活四年,隻有去到學校,才會(hui) 真正的喜歡上這個(ge) 學校,有條件一定要去。
所以,美國的私立高中盡管數量眾(zhong) 多,但如果我們(men) 充分了解自身特點和需求,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校並不是一件難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