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大部分新生已經入學,美國大學就讀期間,你能占到學校最大的一個(ge) 便宜就是保險!可能有些買(mai) 了四年保險結果一次都沒用上的同學,看到這裏已經想拍死我了——
“老子四年花了上萬(wan) 美金買(mai) 這個(ge) 破保險,最後一分錢都沒報銷,占個(ge) 鬼的便宜!”
對於(yu) 這樣的同學,我隻能說你真是圖樣圖森破了。首先,保險的目的是為(wei) 了破財免災,如果你在美國四年都沒病沒災,是不是應該自己偷著樂(le) ?
其次,如果你購買(mai) 了學校的保險,即使你從(cong) 沒生過病,還是有很多方法用保險撈到各種好處的,待我在下文慢慢傳(chuan) 授給大家。
作為(wei) 國際生,各個(ge) 大學校方都會(hui) 要求我們(men) 購買(mai) 他們(men) 昂貴的醫療保險。無論是否已經擁有國際醫保,美國大學都會(hui) 強製國際生購買(mai) 學校提供的醫保。
雖然個(ge) 別付款可以waive,但是waive的過程過於(yu) 麻煩,很可能需要你購買(mai) 更貴的其它認證機構的保險。所以不建議waive,當然購買(mai) 後也不能白白浪費。
拿我的母校UCLA為(wei) 例,作為(wei) quater製度的學校一年一共三個(ge) 學期,根據下圖的價(jia) 格表每學期930刀,那麽(me) 一年本科醫療保險費用大概在2800刀左右,也就是近2萬(wan) RMB,四年就是8萬(wan) 塊!雖然可能不會(hui) 得什麽(me) 大病,但羊毛必須薅起來!
那這麽(me) 貴的保險一共包含了哪些呢?一般學校的醫保都包含三個(ge) 部分:Medical(常規醫療)、Vision(眼科)與(yu) Dental(牙科)。
常規醫療
Medical (常規醫療)又主要包含兩(liang) 個(ge) 部分:校內(nei) 的醫療中心、大醫院的急診/住院與(yu) 配藥。
一般來說學校的醫療中心是不需要付錢的,隻要簽單即可。如果遇到緊急狀況需要去大醫院看急診或者住院,就需要支付保險扣除之外的部分。
但是美國的急診非常貴,所以除了真的很嚴(yan) 重的情況,建議還是去校內(nei) 的醫療中心預約看校醫。
美國的校醫跟國內(nei) 的不一樣,國內(nei) 的很多校醫在美國屬於(yu) 護士級別,美國各大高校的校醫都是學校醫學院,或者醫學中心的醫生輪崗。
從(cong) 上圖表格中我們(men) 也可以看到,最基礎的急診掛號費就要510刀(表格第一行),接近3500RMB,哪怕學校的保險cover三成也是非常昂貴。
所以小病例如頭疼、感冒發燒、扭到腳等,完全不需要去大醫院掛急診,直接前往校內(nei) 醫學中心即可。
與(yu) 大醫院相反校內(nei) 的醫療中心就完全不要錢,無論是門診、體(ti) 檢還是打疫苗都分文不收。尤其是打疫苗,我自己在本科畢業(ye) 前把能打的疫苗都打了,從(cong) HPV到狂犬病的疫苗應有盡有。
眼科與(yu) 牙科
再來就是眼科與(yu) 牙科了。與(yu) 常規醫療不同,眼科和牙科都隻能cover一部分,而且哪怕cover了也是國內(nei) 的3到5倍左右,所以除非緊急事件不然不推薦。
但是牙科可以薅的羊毛就是每學年可以免費洗牙兩(liang) 次,所以基本半年就可以去免費洗次牙。
眼科就隻有眼鏡框這一個(ge) 羊毛了,而且還隻適用於(yu) 名牌眼鏡。鏡框可以抵扣120刀,超出的可以打八折。
不過可以在隱形眼鏡跟鏡框之間二選一,個(ge) 人推薦選鏡框。哪怕隱形眼鏡打完折跟國內(nei) 比都死貴,強烈推薦從(cong) 國內(nei) 自帶隱形去美國,特別是喜歡帶美瞳的妹子們(men) 。
心理谘詢中心
最後,絕大多數同學可能從(cong) 未想過、但卻非常值得薅的羊毛要數美國大學的心理谘詢了!
很多人對“心理谘詢”有一種畏懼感,覺得隻有“神經病”才需要看大夫(其實是精神病)。
實際上,每個(ge) 從(cong) 中國到美國留學的學生都會(hui) 不可避免的體(ti) 驗Culture Shock,而這些文化的衝(chong) 擊往往又會(hui) 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焦慮和社交恐懼。
還有同學會(hui) 經曆各種類型的強迫症、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和抑鬱症,這些都可以通過與(yu) 心理谘詢師的溝通得到緩解。
即使完全沒有任何上述的這些問題,免費和一位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定期聊天交談,也可以極大地鍛煉你的口語技能和溝通技巧,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
一般學校內(nei) 部都會(hui) 配備心理谘詢室,學校的保險也會(hui) 報銷每年10到30個(ge) Session的校外心理專(zhuan) 家治療費用。
一個(ge) Session通常有45到60分鍾,除了第一次谘詢前需要提前填寫(xie) 一些關(guan) 於(yu) 自己性別、族裔身份和政治傾(qing) 向的個(ge) 人信息,以便谘詢師更好地個(ge) 性化服務之外,其它時候想要預約隻需要給校醫室打個(ge) 電話確認谘詢師和具體(ti) 時間即可。
在非常注重Diversity的大學,谘詢師也涵蓋各種族裔、文化背景和性別身份。大部分學校的官網上都會(hui) 列出在職心理谘詢師的背景介紹和谘詢流派,方便學生更好地匹配到合適的谘詢師。
美國大部分的高校還設同學互助係統,如果你發現周圍的同學有情緒困擾或是問題行為(wei) 需要幫助,也可以聯係校方的心理中心。除了預約製的服務之外,他們(men) 還提供24小時的電話應急服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學校的心理谘詢師通常也沒有權限確診抑鬱症、焦慮症之類的心理障礙。
所以如果需要診斷證明來申請上課、考試、住宿方麵的Accommodation的話,也需要到校外機構預約專(zhuan) 業(ye) 人士。具體(ti) 的流程和要求可以谘詢學校的Accessibility Services。
當然不同學校的醫保範圍和額度會(hui) 存在一些差別,大家可以提前上官網了解下具體(ti) 政策。為(wei) 了有效率地薅羊毛,很多大學也開發了專(zhuan) 門的醫療APP,剛入學的新生別忘了下載喲~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