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G5之一的UCL,建築學院是它的王牌專(zhuan) 業(ye) ,錄取率是全校最低的之一。在2022年的QS專(zhuan) 業(ye) 排名中,UCL的建築專(zhuan) 業(ye) 位列世界第三(第一名MIT,第二名代爾夫特理工)。
UCL建築本科的申請需要先經過考試(assessment),通過之後,才能獲取麵試機會(hui) ,並呈現自己的作品集。這個(ge) 考試是設計相關(guan) 的,是為(wei) 期約兩(liang) 周的home test,具有相當的難度。
UCL 建築本科簡介
本科階段提供4個(ge) 學位項目:
Architecture BSc (ARB/RIBA Part 1)
Architectural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Sc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al Design MEng (ARB/RIBA Part 1)
Architecture MSci (ARB Part 1 & 2):這個(ge) 項目是5年,相當於(yu) 本碩連讀,中國學生可以申請,但是選拔度很高。
課程設置:
UCL建築本科的課程設置很有特色,大一1年的設計由4個(ge) 係列項目組成,從(cong) 觀察、記錄到裝置設計、構築物設計,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入狀態。大二大三的設計課采用獨特的 UNIT 製度:兩(liang) 個(ge) 年級的學生混合在一起,從(cong) 16個(ge) UNIT主題中選擇一個(ge) ,做一個(ge) 為(wei) 期1年的設計項目。每個(ge) UNIT大約15-17個(ge) 學生。
UNIT製度從(cong) 上世紀就開始推行,至今已經超過25年曆史,探討的問題非常廣泛,以建築為(wei) 中心,延展到各個(ge) 領域,並且非常具有研究性、探索性。
2021-2022的16個(ge) UNIT主題:
- Reformulating Practice
- Common Ground - Lea Valley Variations
- Eco-Prometheanism
-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 Anamnesis
- Feedback Loops,1.9403° S 29.8739°N
- The Gravel is the Place for Me
- Taking Stock
- Prototypes for an Afterlife
- Among the Trees
- Polyrhythms II
- Alternate Endings: A Pilgrimage through the Cracked Cooling Chain
- Settlement
- The Vibes are about to be Immaculate
- The Memory of Work
- Finite
Year1 開設課程:
- 設計項目4個:觀察和思考物體和場所(places)
- 城市與建築的曆史和文化發展
- 環境設計
- 結構,材料和造型技術
- 創造城市:建成環境的產生
大一設計項目圖
來源:ucl官網
Year2 開設課程:
- 設計項目:此時開始進入UNIT的選題
- 建築技術:考慮建築全過程的的實際問題
- 建築實踐與職業道德
- 建築曆史與理論
Year3 開設課程:
- 設計項目
- 建築曆史與理論
- 設計技術
UCL 建築本科申請要求
1. GPA要求
A-Levels:
成績要求:AAB
沒有特定的科目 要求,但是有給出一個(ge) 建議的選課範圍,這個(ge) 範圍相當寬泛。
IB DP:
成績要求與(yu) 科目建議是跟A-Levels相似的。
IB DP與(yu) A-Levels要求的分數換算:
2. 英語要求
英語要求是分為(wei) 五個(ge) 等級的。
雅思:最低要求6.5(單項不低於(yu) 6),最高要求8.0(單項不低於(yu) 8)。
托福: 最低要求92(閱讀和寫(xie) 作最低24,口語和聽力最低20),最高要求110(閱讀和寫(xie) 作最低29,口語和聽力最低23)。
3. 作品集要求
作品集通過portal上傳(chuan) ,篇幅限製10 page,要求提交pdf文檔,文件不超過10MB。作品沒有特定要求,不過希望是“多樣化”的,以及建議放上課堂之外的作品。
4. 申請流程
Architecture BSc and Architecture MSci:
通過初步篩選之後,先進行考試,考試通過之後,通過portal上傳(chuan) 作品,並進行麵試,在麵試的時候需要講作品集。
建議盡早提交申請,一般10月中旬提交,這樣在聖誕節之前就可以完成麵試。
Architectural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BSc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al Design MEng (ARB/RIBA Part 1)
這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沒有考試,直接通過portal上傳(chuan) 作品集即可。
考題解析
考試是home test,在收到考題之後,有大約2周時間做,通過portal上傳(chuan) 電子版。
考試的具體(ti) 題目每年都會(hui) 更換,但是有一個(ge) 共同的主題,就是對於(yu) 日常生活的觀察(observation of everyday life),並且用富有創意的方式,多樣化地表達自己的觀察和想法,“敘事性”也是被重視的。
這實際上是在為(wei) 大一的設計課程做準備,而大一的設計課程,也是被視作為(wei) 正式進入建築設計的狀態做準備的,這是設計的開始。如果仔細研究大一的設計課程,就會(hui) 發現,這個(ge) 考試其實就是大一設計課程的縮影。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把握考試題目的解法了。實際上,UCL是希望通過這個(ge) 考試,選拔出能夠順利融入他們(men) 的教學方式的學生。
以下是過往考試題目解讀:
2021-2022考試題目
觀察一個(ge)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者建築的局部,需要跟“動態和時間”的主題相關(guan) 。把你的觀察記錄下來:
2幅A4繪畫,一幅是關(guan) 於(yu) 這個(ge) 物品/建築局部本身的,一幅是帶上周圍的環境的,1張A4照片,需要體(ti) 現光影和與(yu) 人的互動。
作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媒介(media),並附上50詞的說明。
每個(ge) 作品的創作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每個(ge) 作品需要以不超過2MB的pdf形式提交。
解題:
觀察對象的選擇:應當是日常的物品,不能是特殊的物品,是建築的局部,不能是整體(ti) ,可見還是希望用物體(ti) 尺度和近人尺度進行觀察,而不是大尺度。
關(guan) 於(yu) movement and time的主題:
因為(wei) 是建築的考題,要體(ti) 現對空間和光影的思考。因此挑戰在於(yu) :日常物體(ti) /建築局部如何可以構圖巧妙,可以出彩?
物體(ti) ,建議選擇那些有結構感的東(dong) 西,比如造型有一定複雜性的玻璃容器、結構感強的水果等。空間:建議考慮樓梯、窗戶之類。
圖片參考,來源:網圖
2020-2021考試題目
用一個(ge) 故事記錄你日常生活中經常經過的一段路程(a journey you take in your everyday life)。提交成果可以是6幅圖,也可以是1分鍾短片+4幅圖。要求每幅圖在半小時之內(nei) 完成。
解題:題目的目的是考察觀察和用有創意的方式(迅速)表達的能力。
2019-2020考試題目
5張A4繪畫,一個(ge) 故事板(story board),主題:對內(nei) 與(yu) 外的新解讀(Inside/Outside)。
成果要求:采用多種媒介的繪畫、攝影作品,至少2幅圖是用鉛筆作畫。創作有時間限製,要求分別在5、15、30、60分鍾內(nei) 完成。要求其中一幅的創作要參考給出的藝術作品。
參考藝術作品:Gordon Matta-Clark, Conical Intersect 1 (Documentation of the action "Conical Intersect" made in 1975 in Paris, France)
麵試建議
如果收到麵試邀請,需要提前準備好作品集上傳(chuan) 到portal,並且準備一個(ge) 簡短的個(ge) 人陳述,總結一下為(wei) 什麽(me) 要去UCL學習(xi) 建築。
麵試不長,一般20-30分鍾,但是信息量不小。教授的提問可能會(hui) 比較細致和刁鑽,尤其是關(guan) 於(yu) why school的問題,比如:UCL跟AA School有什麽(me) 區別,或者:你既然申請了xx學校又為(wei) 何申請我們(men) 學校(這個(ge) 問題是英美雙申同學的雷區)。
麵試一定會(hui) 讓你講作品集,但是隻有5-7分鍾時間,如何在如此短的時間裏精準表達自己,無疑是一個(ge) 巨大的挑戰,你需要有明確而且新穎的觀點,並且表達精煉。此外,經常被提及的還有你的個(ge) 人陳述,以及你能給學校帶來什麽(me) 。
總之,麵試的目的就是在不到30分鍾的交流中,給教授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證明你自己是非常優(you) 秀,對建築有著明確的想法,並且可以給UCL帶來價(jia) 值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