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的早申季逐步接近尾聲,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糾結於(yu) 應該如何去挑選一所適合自己孩子的大學。對於(yu) 家長和學生來說選校都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決(jue) 定,它決(jue) 定著孩子未來四年的學業(ye) 走向。我們(men) 一直認為(wei) 大學是孩子成長的起點,一個(ge) 合適的,好的大學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和養(yang) 分。
那麽(me) ,是要去繁華的大都市尋找機會(hui) ,還是在安靜的世外小鎮潛心學習(xi) ?是跟隨主流選擇綜合性大學就讀,還是彎道超車去小而精的文理學院深造?在選校的時候我們(men) 可以做哪些事來幫助我們(men) 判斷孩子是否適合這座學校?
本期就讓我們(men) 一起聊一聊“申請季選校指南,我的孩子適合什麽(me) 樣的學校?”
首先選校其實是一個(ge) 很個(ge) 人的話題,因為(wei) 每個(ge) 人的經曆和需求都不一樣,老實說我們(men) 很難給到一個(ge) 係統化的公式來判斷你的孩子究竟適合什麽(me) 樣的學校。但是選校一定是有學問在裏麵的,可能有一部分的家長和學生會(hui) 選擇放大其中的一些方麵,但又忽略了其他非常重要的因素。
當然作為(wei) 我們(men) ,一定是希望能夠保證孩子未來的成長的,無論是孩子學業(ye) 的成長還是未來就業(ye) 的走向,都是我們(men) 機構一直一直特別關(guan) 注的點,我們(men) 希望孩子在未來大學的讀書(shu) 生涯中,可以找到他們(men) 的目標和心中的那份光!所以,本次我們(men) 就來談談從(cong) 我個(ge) 人接近10年的美本申請經驗來說,可以列舉(ju) 和推薦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因素來給大家作為(wei) 選校的判斷依據。
01學校的文化和群體(ti) 的匹配度
實際上這是一個(ge) 相對而言比較抽象的概念。
我們(men) 舉(ju) 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比如你想去的學校,整體(ti) 氛圍是偏向社交還是偏向獨立學習(xi) 的。大家是更傾(qing) 向於(yu) 課餘(yu) 時間派對,還是去實習(xi) 工作,亦或是鑽進實驗室搞科研。如果他們(men) 有一個(ge) 主流的社交方式,是選擇去俱樂(le) 部還是在宿舍為(wei) 主,是喝酒唱歌還是課外活動?之所以我會(hui) 問學生這些問題是因為(wei) ,這些看上去沒什麽(me) 大不了的小細節對於(yu) 孩子來說卻很重要。
比如我之前有個(ge) 孩子申請到了賓大,第一學期之後她回國我問了她感覺如何。她沉默了半天最後抬頭和我說,Candice老師其實我覺得有點點小失望。我問為(wei) 什麽(me) ?她說她去之前以為(wei) 賓大是一個(ge) 非常強社交的學校,但是去了之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大家似乎並沒有這麽(me) 的熱情,也沒有一來可以交一大堆的朋友。
我說你有點誤會(hui) 了,賓大的學生是出了名work hard,play hard。他們(men) 願意努力,但他們(men) 同時也想玩,這才是賓大的氛圍。如果你想一來大家都非常歡迎你的話,那可能在這方麵Rise大學或者是威廉瑪麗(li) 學院比較適合你。賓大雖然也是非常的會(hui) 玩並且有很多的社交活動,但是並不表示他們(men) 就是最熱情和友善的。
我還有個(ge) 學生申到了芝加哥大學,因為(wei) 他聽說芝加哥的經濟係很強,於(yu) 是他就申請了經濟係打算之後轉到金融係,後來他去了之後發現芝加哥大學的那種知識分子的氛圍特別的濃厚。如果你是比較功利性的或者未來的規劃都是比較職業(ye) 化的,那可能在這個(ge) 大學你會(hui) 和別的學生顯得有這麽(me) 點格格不入。
我們(men) 希望孩子在大學的學習(xi) 和生活都能夠順利和開心,所以最好要尋找到一個(ge) 適合自己氛圍的大學。
02有關(guan) 學校規模的大小
其實很多學生對於(yu) 學校的大小還是蠻有執念的。他們(men) 會(hui) 覺得我從(cong) 一個(ge) 比較大的高中出來,費盡心思去了一個(ge) 很小的高中心裏會(hui) 有落差。但是我覺得大小其實都有它們(men) 各自的優(you) 勢,比如一些大的學校它的資源就會(hui) 比較的豐(feng) 富,專(zhuan) 業(ye) 比較多可以選擇的課程也會(hui) 很多,本科研究的機會(hui) 也會(hui) 比較好。
但實際上我有個(ge) 學生他想讀醫去了伯克利,然後他整天和我抱怨說找不到他的advisor,他發現學校是很大資源是很多,但是因為(wei) 人實在是太多了,可能頭兩(liang) 年的課程都是200個(ge) 學生一個(ge) 教室的大課,所以你可能沒法立馬和你的教授們(men) 建立非常好的關(guan) 係,要等到大三大四才能上比較小規模的課。而有一些小的學校,雖然人比較少,但同時你可能也會(hui) 比較好的去培養(yang) 一些比較親(qin) 密的關(guan) 係。
所以,學校的規模大小要看你的孩子究竟適合什麽(me) 樣的類型。
03學校的學業(ye) 和心理上壓力
首先選擇學校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有沒有對於(yu) 國際生的特別支持。有一些學校會(hui) 特別照顧國際生,然後給予國際生專(zhuan) 門的指導老師。就是他們(men) 能幫你解決(jue) 什麽(me) 樣的問題,其實他們(men) 的官網上都會(hui) 說一些。
然後就是學業(ye) 的壓力和心理的壓力,我們(men) 特別要關(guan) 注下孩子心理的壓力。大家都知道學生們(men) 的壓力也都挺大的,特別是在有了疫情之後的現在,有時候我覺得挺多學生都蠻需要這方麵心理精神方麵上的支持。特別是孩子本身的獨立能力沒有這麽(me) 強的時候,在一個(ge) 陌生的環境下,如果接二連三的遇到的事都不順利,壓力和挫折感是會(hui) 很大的,所以是需要關(guan) 注一下的。
這方麵有些學校做的比較好,也有些學校做的比較不好,所以我也建議大家可以研究一下這一點,然後考慮一下,當然我希望大家用不到這一塊的資源,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04有關(guan) 孩子之後的就業(ye) 機會(hui)
關(guan) 於(yu) 這方麵,大部分的學生應該都會(hui) 考慮到,隻是他們(men) 一般都想的比較的簡單一些,比如我去一個(ge) 大一點的學校,或者說我靠近這個(ge) 城市,我就有可能會(hui) 獲得這些機會(hui) 。
但是我可能會(hui) 先去看他們(men) 的課裏麵有沒有CPT,實習(xi) 的話分為(wei) CPT和OPT,CPT是在你讀書(shu) 的時候給你學分的一種實習(xi) ,它對於(yu) 你找工作的時候會(hui) 有很大的價(jia) 值和幫助,但不是每個(ge) 學校都有的,所以我會(hui) 特別去看看學校有沒有CPT的機會(hui) ,而OPT大家都是留到畢業(ye) 之後找工作的時候。
CPT和OPT 圖源:Ischool Connect
所以,有時候選擇學校的時候要看看這些方麵,不是一定要去紐約和波斯頓才會(hui) 有好的實習(xi) 機會(hui) ,有些學校資源好的話,他們(men) 任然可以幫助你在周邊的公司找到很好的實習(xi) 。
05留學的成本費用和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大部分考慮出國留學的家庭條件都是不錯的。但是條件不錯之間也是有區別的,畢竟去美國留學的費用還是不便宜的。坦白講如果你的家境其實隻是個(ge) 普通的中產(chan) 階級,比如你可以供得起學費,但是會(hui) 很辛苦。
那麽(me) 其實可以好好的考慮下要不要出去的問題,一個(ge) 是你的壓力很大,你孩子的壓力也會(hui) 很大,另一方麵是其實現在國內(nei) 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大學,不一定每個(ge) 人都要出去才能有好的教育和工作。
另一方麵就是孩子的想法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如果有2個(ge) 學校之間的差異其實並不算多,我還是比較看重學生自己的選擇的,畢竟接下來的4年上學的是孩子自己。
克萊蒙特學院聯盟 圖源:學校官網
我曾經有一個(ge) 學生A,他是上外畢業(ye) 出來的,當時申請的時候申到了一些很大的學校,但是他自己想去的是一個(ge) 在加州小有名氣的文理學院,當時他爸媽不太開心,但是最後還是選擇尊重了孩子的選擇。現在孩子發展的很好,正在MIT做物理的博選。
06被大學錄取的可能性
我非常理解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想衝(chong) ,每個(ge) 人都希望能盡量去一個(ge) 比較好一點的學校,就是碰碰運氣也好,但還是需要有一些的平衡,我覺得很多學生他們(men) 會(hui) 把太多的功夫花在可能性最小的一些學校上,然後反而不去好好的申他們(men) 比較有可能能被錄取的學校。
而這樣的結果通常是不太會(hui) 令人滿意的,因為(wei) 你錄取的概率很小,如果萬(wan) 一你所有衝(chong) 的那些學校都沒有被錄取,然後其他的學校你也沒有去盡力去申請的話,我覺得這樣會(hui) 挺可惜的。
這可能會(hui) 導致你最終的錄取結果讓你會(hui) 有一些遺憾,所以我還是會(hui) 建議可以去衝(chong) ,可以去申一些高攀的學校,但你還是要保持某種程度不平衡,你不要說是全部都是高攀,然後加兩(liang) 三個(ge) 保底,這樣的話我覺得會(hui) 非常危險,而且學生自己會(hui) 很累。
07最後想說一下選校的城市和排名
因為(wei) 我們(men) 很多學生他們(men) 都是來自於(yu) 上海和北京的那種大城市,然後很怕去一些郊區或者小鎮讀書(shu) 。但是這兒(er) 我想提醒各位學生,實際上大學中80%的生活環境是在校內(nei) ,即便你去了大城市讀書(shu) ,你也不會(hui) 三天兩(liang) 頭的就往外跑,你的很多課外活動和社交都還是會(hui) 在校內(nei) 的。甚至有些人還會(hui) 跟我說他們(men) 有點後悔去紐大,因為(wei) 他們(men) 發現他們(men) 因為(wei) 去了紐大,他們(men) 就沒有得到那種傳(chuan) 統的大學的經驗。
所以我會(hui) 覺得除非你是有很具體(ti) 的理由,比如說你想讀金融,所以你一定要靠近華爾街,或是你想讀高科技,所以你一定要在加州那邊靠近矽穀,又比如說你是個(ge) 吃貨對你來講三餐吃美食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一定要去洛杉磯,除非你有這種細節強烈的條件,其他的孩子都可以看開一點。
因為(wei) 基本上美國的大城市除了紐約,沒有一個(ge) 是比的上現在中國的大城市的,你去任何一個(ge) 其他美國的大城市,你都會(hui) 覺得可能還不如中國的二線城市,他們(men) 之間沒有這麽(me) 大的區別。
第二個(ge) 方麵就是排名,我非常理解為(wei) 什麽(me) 大家都會(hui) 看重排名,我也知道如果你回國想找工作的話,你一定要去一個(ge) 比較有名氣的學校。但是我發現很多家長和學生他們(men) 並不是很了解排名到底是怎麽(me) 計算出來的,為(wei) 什麽(me) 一個(ge) 學校的排名每年都會(hui) 有變動。
所以我建議大家如果很看重排名的話,還是去理解一下每一年的排名它到底是怎麽(me) 算的。你會(hui) 發現兩(liang) 樣事情,第一排名的話,有些因素是跟它的教育資源或是它的學習(xi) 氣氛沒有任何關(guan) 係的,比如說什麽(me) 校友捐多少錢,或者比如說他的錄取SAT分數有提高多少。
很多學校他們(men) 也知道US NEWS的排名有多麽(me) 的重要,所以已經開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操作自己的排名,有些學校甚至就說會(hui) 作弊,然後把他們(men) 的SAT的統計,他們(men) 的標化統計甚至都會(hui) 作假,比如說今年陷入爭(zheng) 議的哥大。
有的學校近幾年排名會(hui) 提高,有一部分是仗著他們(men) 的商科本科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因為(wei) 他們(men) 最爛的學生轉到另外一個(ge) 學院去了,那些學生也就已經不算成他們(men) 的統計裏麵了。所以如果你有聽說過他們(men) Liberal Studies Program,這就是他們(men) 排名調整的一種方式,他們(men) 會(hui) 把他們(men) 標化比較不好看的學生隔開不算進去,所以我也覺得排名它可以給你一個(ge) 大概的信息點,但它並不能讓你完全了解這個(ge) 學校。
所以,排名是很重要,但他不是全部,申請學校重要的還是看自己孩子的匹配度和自己的需求,以及最重要的是孩子未來四年在學校和之後社會(hui) 上可能的成長,這才是我們(men) 機構一直提倡和希望大家關(guan) 注的方向。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