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15屆學姐稀飯,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申請牛津PPE 的經驗~這篇文我會(hui) 盡量和14屆PPE學姐的經驗介紹差異化,我的選課是H2英國文學、數學、經濟、KI以及H3 數學和Game Theory。
筆試,學校成績和PS
過往有很多人吐槽牛津PPE錄取成謎,於(yu) 是今年牛津扔出一份文件,事無巨細地解釋了PPE錄取的每一個(ge) 環節:
https://www.ppe.ox.ac.uk/images/PPE_admissions_2019-20_information_for_applicants_FINAL.pdf
下麵來給大家解析一下~首先,哪些小夥(huo) 伴可以進麵試呢?
可見,每一個(ge) 錄取名額對應2.75個(ge) 麵試名額。今年的錄取率是12%,相對應的麵試率就是33%。這個(ge) 比例真的沒有傳(chuan) 說中的那麽(me) 底,感興(xing) 趣的小夥(huo) 伴一定要嚐試一下!
麵試前評價(jia)
麵試前的評價(jia) 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入學考(也就是TSA),GCSE(對應到新加坡也就是O-Level / IP Sec4 期末考)和A-Level預估成績。大家真的不用為(wei) 課外學術獎項這些虛名操太多心的,畢竟PS的重要性被評為(wei) 了Low。(唔不過為(wei) 了LSE和UCL PS還是要好好寫(xie) 啊)......而這幾項中,最重要的貌似是入學考TSA的Section 1,因為(wei) 牛津會(hui) 根據TSA成績給你劃定Band。
可見,TSA第一部分達到73.3分以上基本上穩進麵試,而如果不幸隻有68以下那就有些危險了。所以,我的結論是,麵試前性價(jia) 比最高的準備方式就是穩住Predicted Grades 以及多練TSA。
關(guan) 於(yu) TSA第一部分如何準備,網上建議不少。我個(ge) 人認為(wei) 學習(xi) 奧數以及學KI給我考TSA帶來了很大的優(you) 勢。TSA考試的時間和A Level非常近,我並沒有時間多準備,但拜之前的一些積累考得還不錯。如果你覺得TSA可能是你的短板,一定一定要提早至少兩(liang) 個(ge) 月開始準備。TSA中的25道Problem Solving 就是較為(wei) 簡單的奧數題,25道critical thinking就是簡化版的KI short passage。
如果大家時間還多的話,無論是否學KI,都可以做做看KI的short passage,對critical thinking的應試和實踐都有很大幫助。當然如果你時間少的話就隻能靠刷題啦~至於(yu) TSA 第二部分,一篇30分鍾的作文,是麵試學院的老師批改的,官方文件中沒有太多說明。
聽一些老師說,這個(ge) 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觀點的邏輯性,主要考驗學生短時間內(nei) 構建自洽論點的能力。這個(ge) 部分真的很靠平時積累了,我能想到比較有用的就是多練GP essay 和參加辯論吧。尤其是英國議會(hui) 製辯論,你需要在15分鍾內(nei) 準備一篇7分鍾的陳詞,這和TSA Part 2 考驗的技能點有很大重合。
麵試
作為(wei) 國際生,我們(men) 可以選擇去牛津麵試或者遠程Skype麵試。對於(yu) PPE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兩(liang) 者有較大的差別。如果去牛津麵試,會(hui) 有政治經濟哲學各一場麵試,也就是至少三場,每場20-30分鍾。如果遠程的話,一般就隻有一場了,由三個(ge) 學科的老師輪流問問題。大家可以自行分析以下利弊。
個(ge) 人感覺去牛津麵試還挺好的,三場麵試發揮空間大,可以認識不少有趣的同學,也可以提前和tutor們(men) 交流來感受自己是不是喜歡那樣的教學氛圍。就算出師不利,也算是旅遊了一場啦,牛津和倫(lun) 敦的顏值都很高!接下來講講我經曆的三場麵試。我的第一場麵試是哲學麵試。麵試地點在學院附近的tutor家裏麵,我當時沒穿厚外套就被帶出學院門的時候內(nei) 心是崩潰的。。。
麵試開始前一直在抖,tutor以為(wei) 我緊張其實我是凍死了。。。麵試中,除了第一道“你為(wei) 什麽(me) 想學哲學”,基本上都是邏輯問題。比如說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判斷,如何定義(yi) 謊言等等。導師會(hui) 根據你的答案舉(ju) 反例,引導你不斷完善修正自己的答案。
他們(men) 也會(hui) 在你回答正確的時候試探性地誤導,來驗證你是不是真的明白自己在說什麽(me) 。整個(ge) 過程相當燒腦,最後一道題我就在導師的誤導下歇菜了把本來正確的答案改錯了。。。
感覺導師最關(guan) 注的就是互動的dynamics,畢竟他們(men) 是在選未來要教的學生。所以答錯了不要慌,一定要有拚命掙紮的求生欲就對啦!不過並不是所有學院都隻考邏輯的,同屆別的小夥(huo) 伴就被問了很多ethics 和 epistemology的問題。所以大家還是要廣泛涉獵滴。第二場麵試是經濟,這次我穿了厚外套但是麵試地點太暖和了估計有30度。。。
麵試開始前有30分鍾的pre-reading,也就是閱讀材料+做題。我的閱讀材料是古埃及的糧食產(chan) 量和稅收。這隻是一個(ge) 幌子,其實考的就是80%的數學+20%的基礎經濟學概念。數學的部分大致是分析古埃及不同氣候情況下生產(chan) 用哪些curve表達最合適以及用微積分算equilibrium point。在不能使用計算器的情況下計算量還是相當大的,有些題甚至比H2數學略難。
經濟學概念的部分涉及了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還有progressive tax。正式麵試開始!一位tutor先批改卷子,另一位tutor拿出幾張圖表讓我分析。圖表是美國各地區人口密度,工業(ye) 化程度和患癌症比率的對比圖。Tutor 先讓我描述圖片信息,再讓我分析為(wei) 什麽(me) 相鄰的人口稀少區域中,一些患癌症比率很高而另一些很低(大家可以猜猜正確答案是什麽(me) !) 這題結束後還有另一道圖表題但我不記得是啥了,應該比前一題簡單。答完圖表題後,批卷子的tutor也批完了,很幸運我都答對了。
tutor先是讓我解釋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做題,然後讓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數學結論背後的intuitive meaning。之後tutor對題目的條件進行更改並讓我重新答題。過程很刺激但是tutor態度很棒,還幫助我潤色表達,總體(ti) 來說非常愉快~第三場政治麵試在隔天早上。我們(men) 學院沒有給提前閱讀材料,但聽說大部分其他學院都會(hui) 有。政治麵試的問題非常雜,範圍很廣,時間也相對久。
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ge) :
1. 你覺的歐盟的難民危機(refugee crisis)是否影響力歐盟內(nei) 部的團結(EU Solidarity)?
2. 你覺得不同國家在難民危機中的不同表現更多由經濟還是文化因素導致?
3. 你覺得發達國家有義(yi) 務收留難民嗎?
4. 你覺得一個(ge) 國家應該刻意銘記並她過往的“錯誤”嗎?(比如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wei) )
5. 你覺得我們(men) 能站在現代的立場評判曆史事件的對錯嗎?
6. 議會(hui) 製政府和總統製政府的區別是什麽(me) ?各有什麽(me) 利弊?(這個(ge) 知識點我在麵試前一天晚上才看到運氣真的爆炸好)
7. 請分析這個(ge) 時期議會(hui) 製和總統製國家的數量變化,什麽(me) 曆史事件導致了這些變化?(Tutor給了一張圖讓分析,大概就是英國衰落了美國崛起了這個(ge) 時期)
8. 英國脫歐體(ti) 現了哪些社會(hui) 問題?
好像還有一些別的問題吧。我記得我就是不停地講了好久好久的話。政治麵試真的非常看平時的閱讀積累,需要你對時事,政治科學和政治哲學的理論都有涉獵。還有一些觀點性的問題,again,我覺得參加辯論可以幫助提升快速構建論點的能力。
我個(ge) 人的準備
其實對於(yu) 我來講,準備過程更像是不經意的細水長流。我讀的書(shu) ,做的活動好像不約而同都和PPE有點關(guan) 係,也許這就是真愛吧。(這文風好奇怪啊哈哈哈) Anyway 讓我來強行分一下類吧。
哲學方麵,我覺得學KI真的很有用。雖然KI主要講的是知識論 epistemology,但哲學不同領域是貫通的,Metaphysics,Ethics 和Logics這三大塊還是有接觸到的。學KI的小夥(huo) 伴就好好學,不學的就找同學要資料看一看。不過學KI 有風險,A-Level評判比較主觀,不確定因素很多,我最後A-Level KI就考得不好。而且LSE和UCL都不承認KI成績。
大家要自己衡量取舍~經濟方麵,我讀了一些牛津PPE書(shu) 單上的書(shu) (大家網上搜一下很多的),平時看Paul Krugman的專(zhuan) 欄,上過H3 Game Theory 和Marginal Revolution University 的發展經濟學網課。同時,我做了一個(ge) 經濟政治交叉的research project,主要研究中國加入WTO對美國人民政治態度的影響,並且參加了丘成桐獎經濟類的比賽。
我覺得其實牛津並沒那麽(me) 在乎你拿不拿獎,由於(yu) 結果出得晚,我並沒有告知牛津我拿獎的消息。更重要的還是究竟學到多少知識吧,這些在麵試中會(hui) 有流露。政治方麵,我平時參加辯論和模聯,所以對一些時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很推薦經濟學人雜誌,有些觀點相當biased,但有些還是值得借鑒學習(xi) 的,而且通過這個(ge) 雜誌了解西方人的思維也挺有趣的。
政治理論部分我逢人必推Michael Sandels 的Justice,我就是以這本書(shu) 為(wei) 出發點去探索更多political philosophy理論的。經過麵試我覺得了解不同國家的政治體(ti) 係非常有必要。
大家可以關(guan) 注一下牛津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係列。我覺得讀過political philosophy,American Politics 和British Politics這三本應該就可以對西方政治體(ti) 係有初步了解了。
心路曆程&一些真心話
最後和大家講講我和PPE的愛恨情仇吧哈哈哈。2017年,我漸漸對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失去了興(xing) 趣,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辯論,第一次通過Michael Sandels的網課接觸到政治哲學。
這三重因素下,我開始考慮轉學文科。就在這個(ge) 時候,我發現了牛津PPE的存在。政治和哲學,我喜歡!經濟,聽上去不會(hui) 找不到工作了!一查校友,酷炫!那時候起,我可能就潛意識把牛津PPE作為(wei) 努力的目標了。後來我在新加坡和柬埔寨做義(yi) 工,經曆了一些事情,也有了想改變世界幫助the least fortunate的中二夢想。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專(zhuan) 業(ye) 正是政治和經濟。
但是到了J2,由於(yu) 在英辯圈和學業(ye) 上的挫折,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配申請PPE。我感到疲憊,也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實力去做一個(ge) 改變世界的人。我想,算了,申請一個(ge) 稍微容易點的專(zhuan) 業(ye) 吧。我決(jue) 定申請劍橋土地經濟學。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我強烈地感覺自己越寫(xie) 越像是在申請PPE。有時候看著土地經濟的課程大綱和就業(ye) 方向,我就有一種“不是我真的想要的”不暢快感。但眼看時間越來越少,我隻能不斷給自己洗腦,土地經濟是最合適的。9月5日,劍橋申請的內(nei) 部截止日期前一天,我發現劍橋要提交J2所有的考試成績。可是,我有一次經濟考得非常差。
劍橋那麽(me) 重視課內(nei) 成績,肯定完了。到了晚上,我靈光一閃,牛津不一定要交所有成績啊?第二天,我一早就和老師求證,的確如此。那,要不還是申請PPE吧?可是這樣PS要重寫(xie) ,入學考也有不同。而且這麽(me) 最後關(guan) 頭的老師也不一定同意吧?不管了先試試看再說。我聯係了我的經濟老師,給爸媽打了電話。
三個(ge) 小時後,我給ECG 發了郵件要求更換申請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我記得,那是我整個(ge) 8月9月最順氣,最開心的一天。沒什麽(me) 後怕和擔心,頗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壯烈感。在那之後的申請季,我不再有唧唧歪歪的糾結,打亂(luan) 了時間線後的極限操作反而讓我激情澎湃,真的是酸爽刺激的熱血感。大家覺得我最後一刻還換學校換專(zhuan) 業(ye) 真是花心,但其實我對我的真愛是非常專(zhuan) 一的呀!隻是之前有點自卑,沒有勇氣麵對罷了。
祝命運的陰差陽錯最終都能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呀~
學弟學妹們(men) ,別多想,有夢衝(chong) 就是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