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高一、高二家長大部分都想定下申請顧問,但很多家長卻舉(ju) 棋不定。看了很多機構,都沒有“完全符合”預期的顧問。因此,有家長跑來問老師:找什麽(me) 樣的顧問不會(hui) 後悔?
原話:找什麽(me) 樣的顧問都會(hui) 後悔!
事實也是如此,無論簽約時多滿意,服務過程中都會(hui) 有一些不滿的地方,不經曆一個(ge) 申請季就不知道自己找了一個(ge) 什麽(me) 樣的顧問。但一個(ge) 總的原則:不影響孩子的申請進度和結果,違反這個(ge) 原則,就要考慮立馬更換顧問了。
盡管如此,老師還是要給家長們(men) 找顧問的四個(ge) 原則,基本上滿足這四個(ge) 原則的顧問都不會(hui) 太差,至少會(hui) 少進一些坑。
注意:這裏提到的顧問是申請顧問,不是銷售顧問,銷售顧問簽約後就跟你沒關(guan) 係了,所以不要看銷售怎麽(me) 說,而是要看你的申請顧問專(zhuan) 業(ye) 度。
1、專(zhuan) 業(ye) 度。顧問從(cong) 業(ye) 年限,過往案例錄取結果(一定是他自己的真實案例,可以隨便找個(ge) 他的錄取問一下細節即可判斷),網絡風評等都需要看一下(但也要注意真假,有些都是自己包裝的)。通常情況下,申請本科的學生隻找本科申請的顧問,什麽(me) 高中、研究生都做的顧問,業(ye) 務肯定不會(hui) 很專(zhuan) 業(ye) 。
2、和孩子能很好的溝通。簽約後,大部分是孩子和顧問在溝通,所以二者一定要能聊得來,不排斥,至少不反感。有些家長選顧問看穿著、星座、還有看八字的,你又不是找女婿,關(guan) 注不到點上。能和孩子深入交流的顧問才是好顧問。
3、服務意識強的顧問。留學服務歸根到底是服務屬性更多一些,每次溝通限製時長、頻率的顧問都不要選,申請季限製更多。
4、鎖定你選好的顧問。留學行業(ye) 因為(wei) 薪資待遇不高,圈子不大,但流動性很高,有些機構半年顧問能換一茬。因此簽約顧問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申請顧問是誰,否則如果顧問離職,你就很被動。協議可以明確申請顧問,如果離職應該如何處理,要掌握一定的主動權,尤其是申請季換老師,更讓人痛恨,能把孩子家長急的抱頭痛哭。
能做到以上幾點,基本選擇顧問都不會(hui) 太差,不要苛求百分百滿意,沒有那樣的顧問,隻要不耽誤孩子的規劃、申請就是很不錯的顧問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