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的哲學、政治和經濟學(PPE)專(zhuan) 業(ye) 已經發放麵邀啦!恭喜收到PPE麵邀的同學!
為(wei) 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牛劍麵試,今天我們(men) 繼續為(wei) 大家介紹牛津PPE專(zhuan) 業(ye) 麵試攻略。
牛津PPE專(zhuan) 業(ye) 麵試時間
今年牛津采取線上麵試的形式,大部分專(zhuan) 業(ye) 的麵試時間在12月5日-12月15日,部分專(zhuan) 業(ye) 最早在11月底就開始麵試了!不過具體(ti) 麵試時間大家還是以郵件通知的時間為(wei) 準。
PPE專(zhuan) 業(ye) 有兩(liang) 場麵試,時間分別為(wei) (英國時間):
第一場麵試將在12月5日-6日進行,一些海外申請者的麵試可能在11月28日開始的一周內(nei) 進行,還有一些麵試可能在12月7日上午進行。
關(guan) 於(yu) 第二場麵試的決(jue) 定將在12月8日上午11點前通知申請者。第二場麵試將在12月9日、12日-14日進行。
牛津PPE專(zhuan) 業(ye) 麵試工具要求
今年牛津線上的麵試全部通過Microsoft Teams進行。牛津線上麵試所需的技術設備取決(jue) 於(yu) 不同專(zhuan) 業(ye) 的要求。技術設備要求分為(wei) 3個(ge) 檔次(Tier1-Tier3):第1檔涉及的技術要求最少,第3檔涉及的技術要求最多。
牛津PPE專(zhuan) 業(ye) 的麵試工具要求為(wei) 第2檔(Tier2),設備需支持視頻會(hui) 議和交互式虛擬白板。
圖源:牛津官網
麵試設備要求:
一台帶有麥克風、揚聲器和網絡攝像頭的計算機,可以訪問Microsoft Teams作為(wei) 視頻會(hui) 議工具,申請者可以預先安裝或通過Internet瀏覽器安裝。
生物化學專(zhuan) 業(ye) 的麵試除了使用Teams進行視頻會(hui) 議之外,還需要在同一個(ge) 計算機上使用Miro ( www.miro.com ) 訪問在線虛擬白板。
牛津官方表示,可能會(hui) 要求申請者使用Miro以下兩(liang) 個(ge) 工具:
- 使用“繪圖”工具添加基本標記以突出顯示、指向或注釋現有圖像或文本
- 使用“文本”工具添加文本
除此之外,牛津還建議申請者準備:
- 一些紙和筆來做筆記(申請者可能還會被要求在屏幕上分享對問題的書麵答複)
- 個人陳述的副本以及提交的任何書麵作品(申請者可能會被問及)
- 申請者在麵試之前被分派的任何預讀資料(隻適用於某些科目)
牛津PPE專(zhuan) 業(ye) 樣題示例
1、“我同意航空運輸會(hui) 導致有害的氣候變化。但無論我是否坐飛機旅行,飛機還是會(hui) 飛。因此,我沒有道德理由不乘飛機旅行。”這是一個(ge) 令人信服的論點嗎?
解答思路:
麵試並不是為(wei) 了測試申請者的哲學知識,因為(wei) 他們(men) 通常都沒有學過哲學課。此外,導師也不是試圖讓他們(men) 猜測或得出“正確答案”。相反,麵試是關(guan) 於(yu) 申請者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處理他們(men) 提出觀點的反例的能力,以及區分重要概念的能力。
這個(ge) 題目提出了一個(ge) 棘手的問題,即個(ge) 人對有害集體(ti) 行為(wei) 的責任。一些申請者可能會(hui) 對“航空運輸導致氣候變化”這個(ge) 前提提出異議,提出異議是沒問題的,但是導師會(hui) 要求申請者先接受這個(ge) 前提,以便進行下一步討論。他們(men) 是否能接受這個(ge) 前提,這一點本身就是一個(ge) 重要的考驗,很多哲學思考的過程都是這樣進行的。
一些申請者可能會(hui) 說:鑒於(yu) 我所做的事情沒有什麽(me) 不同,我沒有道德理由不做。在這一點上,導師想知道他們(men) 認為(wei) 道德理由是什麽(me) 。
導師也會(hui) 讓申請者考慮其他情況:例如,德累斯頓爆炸案(少一架噴氣式戰鬥機對集體(ti) 結果沒有影響——所以為(wei) 什麽(me) 不去戰鬥);投票(既然我的投票對結果沒有影響,為(wei) 什麽(me) 我還要投票)。這些案例和問題相比是一樣的嗎?還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一樣的,他們(men) 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是否具有相關(guan) 性呢?
也就是說,這些差異之處和相似之處是否有助於(yu) 我們(men) 思考最初的問題?這些案例是否有助於(yu) 我們(men) 理解什麽(me) 是個(ge) 人責任?例如,在德累斯頓事件中,單個(ge) 噴氣式戰鬥機作為(wei) 空軍(jun) 組織的一部分一起行動,其目標是轟炸德累斯頓。但我們(men) 不能說英國航空公司等公司的目標是造成氣候變化,而且航空乘客也不能被描述為(wei) 是一起行動。這是兩(liang) 個(ge) 案例的不同之處嗎?
2、為(wei) 什麽(me) 美國的人均收入是布隆迪和馬拉維等國家的50到100倍?
解答思路:
這個(ge) 問題關(guan) 注的可能是最重要的經濟問題:為(wei) 什麽(me) 有些國家富裕而有些國家貧窮?與(yu) 大多數經濟學問題一樣,這個(ge) 問題沒有簡單或唯一的答案。
申請者需要考慮存在這種收入差距的所有潛在原因。一個(ge) 好的著眼點是考慮不同國家的工人可獲得的資本和技術數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原因何在?
美國工人的生產(chan) 力要高得多,因為(wei) 他們(men) 可以獲得最好的技術——美國處於(yu) 技術前沿。但為(wei) 什麽(me) 窮國不購買(mai) 同樣的技術並提高生產(chan) 力呢?可能是教育水平太低而不允許使用此類技術,或者可能沒有足夠的積蓄來購買(mai) 技術,或者可能不存在基礎設施。
優(you) 秀的候申請者應該認識到製度很重要——尊重產(chan) 權和法治似乎是可持續發展的先決(jue) 條件。其他因素可能包括發達國家對窮國出口的貿易限製、內(nei) 戰、疾病(如艾滋病、瘧疾)等。訣竅是要廣泛思考,而不是試圖從(cong) 學校課程中尋找答案。
圖源:牛津官網
附:2022/23年牛津大學各專(zhuan) 業(ye) 麵試時間表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