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兩個半月衝擊托福110分?

背景介紹

Hello大家好,我是23fall已經申請完畢的普高國際部學生。在去年十月中旬的托福的考試中我取得了110分的成績,其中閱讀和聽力兩(liang) 項均為(wei) 滿分

但其實在取得成績的兩(liang) 個(ge) 半月之前,我的上一場托福成績才僅(jin) 為(wei) 90分。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兩(liang) 個(ge) 半月衝(chong) 刺生涯中取得的一些經驗和心得。每個(ge) 人的學習(xi) 方法都是不同的,我的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來使用專(zhuan) 屬於(yu) 自己的方法。

我的基本情況

在第一場托福考試中我取得了78分的成績,當時我覺得學習(xi) 托福不過如此,好像也沒有那麽(me) 難。我就開始目空一切,不認真學習(xi) 托福。結果同樣給了我一個(ge) 狠狠的教訓,我在八十分左右的成績卡了一年。我這才開始重視起托福,在托福學習(xi) 上花精力和時間,最終我也通過努力成功提高了十分,取得了九十左右的成績。 可是好景不長,我又經曆了卡分,這一次的卡分不同於(yu) 上次,變得更難突破了。

第一次遇到的瓶頸的是因為(wei) 沒有努力,而第二次的瓶頸則是我覺得努力了也沒有辦法突破。我不斷地刷題,逐漸陷入自我感動的漩渦之中。看著永遠刷不完的題目和止步不前的分數,我終於(yu) 意識到是自己的學習(xi) 方法出了問題。

我開始不再隻專(zhuan) 注於(yu) 刷題的數量,而是專(zhuan) 注於(yu) 做題後的分析和總結 和大家說我的托福學習(xi) 經曆的原因是我覺得我的這兩(liang) 次瓶頸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可能是很多同學在總體(ti) 學習(xi) 托福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我的第一次瓶頸讓我想告訴大家托福學習(xi) 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對一些可能在小學初中時候英語比較好的同學。

托福學習(xi) 和初中英語學習(xi) 完全不是一回事兒(er) ,千萬(wan) 不要想當然小瞧托福。它是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不斷刷題和背單詞才可以出分的。 第二次瓶頸讓我想告訴同學們(men) 托福學習(xi) 並不僅(jin) 僅(jin) 需要努力,更不是機械式的上課和刷題,更重要的是課後的思考和刷題後的反思 今天這篇文章我也將圍繞我對於(yu) 閱讀和聽力兩(liang) 門學科如何取得滿分的學習(xi) 方法來進行。

閱讀

我自己在閱讀考試中遇到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我的時間是不夠的,越是到後期想衝(chong) 滿分的階段我越是怕自己遺漏細節。所以我讀地很慢,就為(wei) 了讀地可以細致一些。後來我發現其實閱讀是要精讀和略讀互相結合的

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在看題之前閱讀文章的時候隻讀每一段的首句和轉折句全讀,其他的句子隻讀主幹,忽略很多修飾性的詞語。其中類似插入語和括號裏的部分可以跳過不讀。在看到題目之後才在文章中根據關(guan) 鍵詞找到對應句子,並且補讀完整。可能一開始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會(hui) 不適應,但是熟練掌握了之後,我的閱讀速度明顯快了很多。

我自己遇到的第二個(ge) 問題就是我沒有耐心,這一點在摸考中就體(ti) 現地淋漓盡致。一般我自己前兩(liang) 篇閱讀的正確率都很高,但是在做到第三篇閱讀的時候我就會(hui) 很不耐煩,隻想趕快結束考試,我就一通瞎選,導致了第三篇差強人意的正確率。 這一點使我之前的托福一直隻有25左右,甚至遇到了加試的情況下我的閱讀分數就隻有23分。

我應對這一難題的方法就是每次閱讀練習(xi) 以三篇為(wei) 一次的標準進行練習(xi) 。在考試之前的一周我為(wei) 了預防出現加試的情況下,會(hui) 以四篇為(wei) 一次的標準練習(xi) 。這種方法我感覺成效還是很明顯的,因為(wei) 我把每次的練習(xi) 都當作一場考試磨練自己的耐心,慢慢地這樣我坐在考場的時候就會(hui) 覺得一次做三篇閱讀很輕鬆了。

除了這樣的練習(xi) 方式之外,托福閱讀的學習(xi) 中更為(wei) 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完閱讀時的專(zhuan) 注和閱讀後的總結。在平常練習(xi) 的過程中,我都會(hui) 對每一段的進行簡單的段落總結。這種方法既可以幫助我集中注意力不走神,也可以為(wei) 閱讀考試中最後一題的總結題做準備。

因為(wei) 我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做到最後一題時忘記了之前讀的內(nei) 容,這時候我又要重新閱讀文章前半部分來回憶。這樣的行為(wei) 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所以我選擇在閱讀過程中就將每段大意記錄下來,這個(ge) 過程也不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在完成練習(xi) 之後,我首先會(hui) 對文章進行通讀,查出不認識的生詞,修改因為(wei) 生詞而總結不當的段落大意。在這之後我才會(hui) 對每一道錯題進行歸類,對錯題所在段落進行重讀和分析,在確保自己弄懂段落結構後再寫(xie) 出自己的錯誤原因。

這樣的分析和總結看似很耗費時間,但實際上這樣我們(men) 就可以總結出自己薄弱的題型在日後進行針對化的訓練

比如說我自己在詞匯題上比較薄弱,因為(wei) 之前隻背誦意思,所以對很多單詞的理解不夠準確。我就會(hui) 在考滿分軟件上對詞匯題進行專(zhuan) 項練習(xi) ,並且不止總結出錯題的單詞的意思,而是寫(xie) 出它相同意思的對應單詞,在日後反複背誦。

聽力

對於(yu) 聽力來說,我覺得如果隻是想達到一個(ge) 還不錯的中等分數其實隻需要熟練掌握四級詞匯,在聽力這個(ge) 方麵詞匯量就夠用了。如果想要分數往上則需要進行一些專(zhuan) 業(ye) 詞匯的背誦來應對lecture部分

很多人會(hui) 覺得我聽力分數提高不了就是因為(wei) 我詞匯量不夠,單詞聽不懂,就使勁背單詞。但其實很多單詞大家都是認識的,隻是聽得不夠多所以對這個(ge) 單詞不夠敏感,才會(hui) 造成一寫(xie) 就懂,一聽就不懂的問題。

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需要通過兩(liang) 個(ge) 方式來解決(jue) :

1. 在平時背聽力詞匯的時候不要隻看,一定要放音頻多聽,邊聽邊背 對於(yu) 很多複雜的專(zhuan) 業(ye) 詞匯,我們(men) 也不需要具體(ti) 知道這個(ge) 單詞的拚寫(xie) ,隻需要做到一聽就知道意思的程度就可以了。

2. 多聽和多做精聽

?1. 多聽針對的就是所有聽力類型材料,包括BBC,科學美國人甚至一些美劇也可以

這種聽力材料在我們(men) 的碎片時間,比如等車和回家的路上都可以用來聽。因為(wei) 沒有足夠的精力,所以這部分的聽力材料我們(men) 隻需要泛聽就可以。但是一定要認真地去嚐試努力聽懂聽力材料的意思,一開始如果覺得更不上可以0.5倍速。如果選擇看美劇的話一定要把中英字幕都去掉去看。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men) 更多的處在英語的環境中,加強英語學習(xi) 的語感。

?2. 多精聽這一點顧名思義(yi) ,就是對大家都熟知的TPO進行精聽

精聽的過程是非常繁瑣的,但我認為(wei) 他是托福聽力提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認為(wei) 在備考期間每天都需要進行的一項常規訓練。下麵我來介紹以下我的逐句精聽要點和步驟。

很多同學在學習(xi) 托福聽力的過程中會(hui) 出現我隻能聽懂前半句的內(nei) 容,等到聽力播放到後半句的時候我就反應不過來,聽不懂了。

解決(jue) 這種問題的辦法就是在逐句精聽的過程中確保一次性播放完整的一句話來精聽,而不是把一個(ge) 句子斷成很多的部分來一點點聽。因為(wei) 在考試過程中其實句子是很流暢地讀出來的,這個(ge) 時候如果平常養(yang) 成斷著聽的習(xi) 慣就行不通了。第二個(ge) 要點就是在我們(men) 逐句精聽後,要在第二遍重聽的時候標注一些連讀或者吞音

因為(wei) 很多時候我們(men) 聽不懂這個(ge) 句子就是因為(wei) 他讀的過程中進行了很多連讀和吞音,這是我們(men) 在口語表達中可能並不會(hui) 注意的部分。如果我們(men) 可以對這些細節進行標注,我們(men) 就會(hui) 更加熟悉句子中的吞音連讀。

在標注之後我們(men) 也可以自己再將這些句子按照標注的吞音連讀的部分再讀一遍來加強記憶,熟練掌握之後這將會(hui) 幫助我們(men) 更加容易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最後我想給大家說一下我整個(ge) 逐句精讀的步驟:整句播放--訂正句子--查出生詞--再次精聽--標注出吞音連讀--自己再讀一遍句子。

在我們(men) 有了一些基礎之後要做的就是精簡了。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會(hui) 在聽力的過程中拚命地記很多東(dong) 西,以至於(yu) 錯過關(guan) 鍵信息。我當時覺得我大致內(nei) 容都已經懂了,如果想要提分就要注重細節,所以我就覺得記得越多越好。

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東(dong) 西並不是必須要記的,我反而會(hui) 因為(wei) 在記筆記而影響後續部分的聽力,我之所以記也隻是為(wei) 了尋求一個(ge) 所謂的心理安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當時為(wei) 了改掉這個(ge) 胡亂(luan) 記筆記的習(xi) 慣其實是花了一段時間的。最有效的解決(jue) 辦法就是我會(hui) 在整篇文章聽完後再去重看筆記,劃去我不該記的部分

在做聽力的過程中也要有精簡筆記的意識,時時刻刻告訴自己在沒有聽到關(guan) 鍵詞的地方不要記筆記。 最後,預祝所有在和托福考試鬥智鬥勇的朋友們(men) 都能取得好成績!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 經濟超高頻考點: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 (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 of Scale)

下一篇

去英國讀高中(16+)怎樣準備?考試要求?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