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wei) 大家帶來分享的是本屆剛斬獲帝國理工 醫學生物科學offer的壽同學,她說: 科學在進步,生物學在發展,我們(men) 要走的路還很長,願我們(men) 的思考永不停止。
01、生物醫學給我的世界帶來了新鮮和刺激
在我很小的時候,生物或醫學相關(guan) 的書(shu) 籍和影視節目就開始吸引我的注意,這種興(xing) 趣也一直伴隨著我。進入高中後,我終於(yu) 有機會(hui) 對生物這門學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xi) 和了解。
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可以運用已知的知識來解決(jue) 、思考和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這種思考的感覺讓人很有成就感。特別是在未知領域,根據已知信息進行辯證思考,盡可能列出多種可能性,並發現未知領域的潛在實用性,或者將其應用於(yu) 其他相關(guan) 領域以改善生活質量,我就會(hui) 感到激動和喜悅。
再加上我對生命,人類和各種疾病的喜愛,更加堅定了我選擇生物醫學作為(wei) 日後主修學科的想法。比如說關(guan) 於(yu) 柯薩科夫(Korsakov)綜合症這種不可逆的遺忘性疾病,如果我們(men) 想要找到治療的方法,可以突破的問題和可能遇到的困難都有哪些。在這個(ge) 學習(xi) 的過程中我完全不會(hui) 感到無聊和枯燥,雖然會(hui) 遇到許多挑戰,但對於(yu) 知識的渴望驅使著我克服這些困難。
因此早在高一的時候,我就確定了自己的申請方向。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我一邊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相關(guan) 的課外知識,比如:閱讀和觀看紀錄片積累課外知識,在開始申請前谘詢往屆申請生物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姐學長們(men) 有關(guan) 需要準備的素材和資料等,一邊在腦海中構思自己的PS文書(shu) 和需要準備的實驗。
在我選擇院校時,考慮到帝國理工Medical Biosesciences的課程設置,前兩(liang) 年學習(xi) 的重點是人類疾病,人類生物學以及與(yu) 生命相關(guan) 的研究,第三年會(hui) 有自己設計研究的機會(hui) 。而且IC的課程是lab base,也就是說會(hui) 有多次去實驗室動手嚐試的機會(hui) ,這對我來說非常向往。
?IC medical biosescience
(圖片來源 帝國理工官網)
02、PS裏所展現出的學習(xi) 欲望和能力很重要
這裏給學弟學妹們(men) 一個(ge) 建議,PS文書(shu) 的內(nei) 容最好是自己感興(xing) 趣、經過深刻思考並且有所鑽研的內(nei) 容,而不是越高大上越刁鑽難懂越好。PS所需要展現出來的是學生對該專(zhuan) 業(ye) 和領域的興(xing) 趣和潛力,而不是把各種遠超出高中生能力範疇的內(nei) 容融合在一起。
在閱讀文章、論文或觀看記錄片時,先積極思考並提出疑問,再去尋找答案是一個(ge) 很好的尋找自己感興(xing) 趣話題和思維的過程。PS篇幅相當有限,重要的不是什麽(me) 都寫(xie) ,而是突出能體(ti) 現自己特點的閃光點。
如果有條件的話,大家可以適當參加一些校內(nei) 外的學術活動,在篇幅還有餘(yu) 的情況下也可以將這些經曆寫(xie) 進文書(shu) 中。我在高中裏當過一年生物社的社長,當時會(hui) 和社員們(men) 一起做學術討論,自己設計並完成相關(guan) 實驗,還會(hui) 一起準備BBO英國生物奧林匹克。這些學術經曆都可以體(ti) 現出對學科的熱愛和團隊合作能力。
對於(yu) 申請生物醫學而言,我個(ge) 人認為(wei) 嚴(yan) 謹的理論與(yu) 學術知識非常重要,而通過動手實驗將理論知識轉化為(wei) 實踐的運用能力,同樣不容小覷。因此,我在PS內(nei) 容中添加了理論和實驗。
我將文書(shu) 的主要內(nei) 容分成了兩(liang) 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關(guan) 於(yu) 對埃博拉病毒的探索。
素材主要來源於(yu) 平時看過的課外書(shu) 籍、論文和紀錄片,重點描寫(xie) 了我對相關(guan) 知識的了解以及對這個(ge) 疾病的看法。接著就埃博拉這個(ge) 話題延伸出所做過的分子對接研究項目。
?分子對接項目
第二部部分主要描述我自己設計的實驗。在設計、操作並總結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我發現想要自己設計、完成和證明並不容易,實驗也不可能做到完美,總會(hui) 存在瑕疵。麵對這些不足,我們(men) 可以思考如何盡可能減少誤差,解決(jue) 這些問題。在PS的字裏行間,體(ti) 現出對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興(xing) 趣才是能打動人的最大特點和優(you) 點。
03、卷王們(men) 口中的學術活動
關(guan) 於(yu) 學術背景提升,其實大家不必很焦慮,學術活動更重要的作用是錦上添花。如果能取得好的成績那必然是好事,也可以為(wei) 申請增加競爭(zheng) 力,因為(wei) 可以體(ti) 現學生對於(yu) 學科的熱愛、學術能力和付出的努力。
對於(yu) 想要準備一些學科思維挑類活動的學弟學妹們(men) 來說,可以先自學課本後麵的知識,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找資料(更推薦看視頻資料,畢竟圖文並茂很好理解),梳理後遇到不理解的內(nei) 容及時找自己的學科老師解答疑問。如果身邊有能一起討論的同學就更好了,在討論和頭腦風暴的過程中往往會(hui) 有創新性的發現。
這裏我也整理了一下自己參加過的一些學術活動,除了科研實驗外,還有IBO,UKChO,BBO,Avogadro和一些加拿大的數學思維挑戰活動,也都拿到了還不錯的成績。有條件的學弟學妹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參加,挑戰自我,畢竟在準備過程中我們(men) 也會(hui) 學到很多新知識。
04、帝國理工申請過程中所麵臨(lin) 的挑戰
在撰寫(xie) 我的PS時也遇到不少挑戰。最初我誤解了PS文書(shu) 的涵義(yi) 。PS並不是一篇學術論文,而更像是你對自己的介紹和簡曆。一股腦把很多理論知識和思考過程填充在PS裏是萬(wan) 萬(wan) 不可的,要有選擇性且詳略得當地描述探討的話題。
這裏我很感謝遇到的老師們(men) ,在我PS內(nei) 容出現偏題的時候,文書(shu) 老師提醒我及時把我拉回軌道。在夏令營期間做分子對接項目時,導師們(men) 給予我幫助和指點,以及升學老師幫我細致地分析專(zhuan) 業(ye) ,讓我對細分專(zhuan) 業(ye) 和大學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遇到的第二個(ge) 挑戰則是在我自己設計的實驗中最後的結果有些出乎意料。我做的實驗是有關(guan) 提取雞血細胞中的DNA,理論來說在實驗的最後會(hui) 觀察到白色的絮狀物,也就是DNA,並且按照DNA與(yu) 細胞懸濁液的比例,我應該得到含量較高的DNA。但是在實驗結束時我發現我提取到的DNA含量僅(jin) 有理論值的1/2。
於(yu) 是我回顧了整個(ge) 實驗過程,發現可能是我用來分離血細胞和血漿的檸檬酸鈉二水合物沒有使血液完全抗凝,導致一部分血液凝結;也可能是因為(wei) 使用蒸餾水破壞細胞膜時的時間不夠,導致一部分細胞沒有破裂從(cong) 而減少了釋放出的DNA。在最後我總結了實驗結果不理想的可能原因,實驗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去改進從(cong) 而得到更理想的結果。
05、我們(men) 要走的路還很長 願我們(men) 的思考永不停止
對於(yu) 牛劍G5申請,大家不需要很焦慮,精神內(nei) 耗消耗的永遠是自己啊。在提交申請之前盡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對可能會(hui) 發生的事有個(ge) 心理準備,提交後就安安心心地一邊學習(xi) 一邊等待offer。畢竟要是真的拿到offer了卻因為(wei) 達不到con豈不是更可惜嘛~盡人事以聽天命,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就好。申請大學不是人生的全部,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學到新知識、結交的新朋友、拓展的視野、積累的經驗都是寶貴的收獲。真正要走的路還很長,願我們(men) 的思考永不停止!
這裏也很推薦學弟學妹們(men) 來學生物醫學噠!俗話得好:數學是火,點燃了物理的燈;物理是燈,照亮了化學的路;化學是路,通向了生物的坑;生物是坑,埋葬了理科生。所以說歡迎大家來跳坑(開玩笑)
最後,祝大家都能申請到理想的大學,願我們(men) 在追夢的路上懷揣理想,永不言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