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訪校詳細分享

訪校時節

VERITAS 明天是Ivy Day了。先發這篇哈佛訪校預熱一下。預祝守藤的人們(men) 明天都接offer接到手疼。其實,每個(ge) 人都配得上哈佛。   

哈佛

吸取了MIT遲到的教訓,我提前半個(ge) 小時到了哈佛招生辦所在的Agassiz at 5 James。哈佛招辦一直在這個(ge) 地址上,所以沒有surprise。

來得早的有不少,大家都卷在在一樓客廳的沙發裏上網。客廳門口的坐著一個(ge) 亞(ya) 裔的小姐姐正在電腦上工作。她是誰?老師撿了個(ge) 有關(guan) wifi的問題去問一下。大概有數了,她應該是一位兼職的在校生。 樓的樓道裏,掛了滿牆的校導照片。今天的校導,就在這裏麵了。一共有三位,Sakiko, Mercedes和 Lilian,都被我在照片中標出來了。

還有一麵牆上貼了特殊的四張照片,是兩(liang) 位First Generation Program(H1G)的錄取生和兩(liang) 位Minority Recruitment Program的錄取生。四位分別是白人女生、華裔男生、穆斯林女生和西裔女生。

【編注】我特別注意了一下華裔男生,左二Raymond Zheng,趁機在網上搜搜他是誰。父母是福建人,住在匹斯堡,就是卡梅的城市。他在Shady Side Academy(全美寄宿學校排名60)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e) ,並代表全年級在畢業(ye) 典禮上講話。自從(cong) 錄取了H1G,他還回報學校,做了H1G的協調人。你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了解Raymond。

Adminse

到Adminse時間了,上二樓的階梯教室。這裏的環境還跟七年前一樣。今天的主持人是Laura,是哈佛2016級畢業(ye) 生,從(cong) 2019年起做母校的招生官,現在職位是Senior Admission Officer,這應該是她最自豪的工作經曆。老師怎麽(me) 知道的呢?

因為(wei) Laura在介紹的時候說,自己畢業(ye) 後worked briefly in the tech industry,然後回到Boston。老師對這段話背後邏輯的解讀是,本人覺得那個(ge) 工作沒什麽(me) 可說的,畢竟時間很短就離開了的。  

另外兩(liang) 位是學生Panel,其中一個(ge) 就是剛剛在門口打電腦的小姐姐,Sakiko。Sakiko是ASIJ的畢業(ye) 生,2020年進入哈佛,專(zhuan) 業(ye) 是生物和環境。

另一位是菲律賓女生,叫Mercedes,從(cong) Lawrenceville School畢業(ye) ,2022年剛剛入讀哈佛,是哈佛舞蹈團的活躍分子,專(zhuan) 業(ye) 是社會(hui) 學。細心的讀者可以再前麵的Tour Guide照片裏找到她倆(lia) 。

哈佛的Adminse一貫安排的很隨性,或者叫unstructured。這就像是哈佛的校園建築一樣,每個(ge) 樓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樓與(yu) 樓之間顯得缺少明顯關(guan) 聯。整個(ge) Adminse花了45分鍾,三個(ge) 人交談中把哈佛招生信息給大家捋了一遍。7000本科生, 98%住在12個(ge) Houses,每個(ge) House裏住宿350-500人,都配備一個(ge) proctor,一個(ge) academic advisor和一個(ge) peer advisor。

畢業(ye) 要求學滿32門課,128學分,其中包括College(文理學院12門)、Concentration(專(zhuan) 業(ye) 10-14門)、Elective(選修6-10門)。Study Abroad和Master Classes都計入選修課學分。課外的亮點是40多個(ge) 的Division-1運動隊和200多位專(zhuan) 業(ye) 運動員。

聽完全場Adminse劃一下重點。第一個(ge) ,所有哈佛錄取都是經過50人委員會(hui) 的某種討論通過的。委員會(hui) 評估的主要因素有awards、essays、recs、leadership、life experience、SAT-ACT、Race-ethnicity、ECs、Alum interview和Additional Info。

應該說,沒有任何一項是決(jue) 定性的。後五項是可多可少的。比較重要的是前麵說的那五項,獎項文書(shu) 推薦領導力經曆。前五項的內(nei) 容,都需要放在後五項的具體(ti) 條件下去評估,而不是隻看它們(men) 的絕對價(jia) 值。

第二個(ge) 重點,fin-aid。哈佛招生是need blind的。招生官在評估申請時,並不知道你是否申請了fin-aid。哈佛的校友捐贈基金規模是全世界最大的,他對學生的fin-aid也是最慷慨的。

對於(yu) 來自少於(yu) 75000美元收入家庭的學生是費用全免的,包括生活費在內(nei) 。即使家庭收入15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也可以擔部分費用。這些政策對國際生也同樣適用。如果你來自中國的中產(chan) 家庭,收入少於(yu) 100萬(wan) 人民幣的話,你肯定會(hui) 收到一定數額的哈佛助學金。注意哈佛不給本科生提供獎學金。

Adminse很快到了高潮段。在哈佛,Adminse的高潮時間和MIT的完全不同。這裏的高潮,是聽眾(zhong) 提問。大家都希望通過這樣的提問,來達到吸引台上關(guan) 注的目的。很多人的提問是有備而來的,這些問題,連老師都可以給出答案來。但是提問的目的不在於(yu) 得到答案,而在於(yu) 問。怎麽(me) GPA,怎麽(me) 標化,怎麽(me) 推薦信等等。

這不,一位從(cong) 匹斯堡來的小哥,問了別人都想不到的問題:40多個(ge) Div-1運動隊需要700-800人,怎麽(me) 會(hui) 隻有200個(ge) 運動員呢?這問題正好問到了Laura的家門口,她本人當年就是學校劃艇隊的成員,很多項目可能隻有3-5人。

【備注】這裏提一個(ge) 小問題。上一個(ge) 你記得的哈佛劃艇人是誰?想想那對兒(er) 在北京奧運會(hui) 上從(cong) 補賽中突起並拿到決(jue) 賽第六名的的孿生兄弟?想想那對兒(er) 創建了雙子星加密幣平台的富豪兄弟?或者,你肯定知道那對兒(er) 被紮克伯格抄襲了想法的哈佛兄弟吧。想起來了,但名字好長,Cameron and Tyler Winklevoss。

  有人問得更直接,什麽(me) 因素讓你們(men) 選擇哈佛。台上給出的答案驚人的一致。Mercedes先說:unique people,cause I know they are interested in me (as a unique person)。Sakiko接著說:people, passionate people everywhere。到了Laura的權威時間了,她給出的答案更加formulative:open community of people in collaboration。哈佛人,是一群長相和來頭各不相同、但價(jia) 值觀趨同的人,是一群喜歡給旁人做領導的社牛。

Tour

接下來就是跟著Lilian小姐姐,就是今天的tour guide,按招生辦的官方指定路線走一趟了。二年級Lilian儼(yan) 然是校園的小明星,創建學生組織SWAN(Service With A Name)並擔任第一任主席。這不是Lilian第一次“組團”了,早在九年級的時候,剛剛從(cong) home school轉到私立高中的。想了解她,請看這裏的SWAN鏈接。

我們(men) 會(hui) 從(cong) Agassiz 出發,橫穿Radcliffe Yard(注意,這和哈佛八景之一的Radciffe Quad不是一處),穿過Garden Street,從(cong) Civil War Monument前斜跨過Cambridge Common,再上Cambridge Street。這條街穿過主校區的路段,也是哈佛八景之一,現在叫Science Center Plaza。站在廣場在上,公路在下麵,羨慕一下無數哈子(哈佛學子)們(men) 每天經此在宿舍區和教學區之間穿梭。

Sci.Ctr.Plaza

Science Center Plaza是導遊第一站。校導隻是站在Plaza上給大家介紹一下背麵的教學區,這段講解的挺長,關(guan) 鍵詞是Memorial Hall的大教室,位於(yu) 法學院2層的HLS 圖書(shu) 館,簡稱WCC的Wasserstein Hall,哈佛博物館和旁邊的Peabody考古館,這片Old Cambridge區建築密集,值得進去看看的太多了。

博物館是收費對外開放的(大人$15,小孩和非H學生ID$10,3歲以下或者H-ID+1人 免費)。有時間來這裏訪校的人們(men) ,記得抽時間進去看看。但圖書(shu) 館是學習(xi) 場所,非H人員需要特別要求買(mai) 一個(ge) visitor pass才放進,最省錢的是月費$50。

【編注】Science Center Plaza,因其北麵的Science Center得名。其實這裏本來是個(ge) annoying甚至trashed space,沒什麽(me) 綠植,有的就是常年叫賣的food trucks和匆匆而過又對此處不屑一顧的人流。2012-13年,是Fraust在任的時期的Common Places Project讓這裏從(cong) through-traffic變成了destination。

作為(wei) 遊人,駐足此處肯定不虛鏡頭。改造工程的設計也是哈佛設計學院(GSD)校友Chris Reed完成的,他既是GSD的Adjunct又是專(zhuan) 事城市綠路設計的Stoss設計公司的Principal。說到 SciCenPl的設計,其實主要就是鋪滿整地磚麵,豎起一叢(cong) 竹子,放幾盆的盆栽,設置足夠多的條凳,方便大家在此social。

下麵是兩(liang) 小段路徑Science Center Plaza事拍的視頻,陽光明媚,遊人熙攘。大家想看live的,YouTube上還有live cam隨時觀看,live cam就放在廣場南邊的Canaday Hall樓頂,正對廣場和Science Center。

Old Yard

對Old Cambridge進行過一番mind tour之後,校導帶我們(men) 從(cong) Canaday Hall旁邊的鐵門進入Harvard Yard,是管理區,都在這裏了。先來Old Yard看看吧,這個(ge) 長方形的yard,北Holworth Hall,南Grays Hall,東(dong) 西兩(liang) 邊都是好幾處樓分列。

值得一提的是東(dong) 邊的University Hall,前麵坐著的就是長得根本不像John Harvard的John Harvard雕像;西邊的Mass Hall,是哈佛president的住所,而且裏麵同時住14個(ge) 學生(特殊待遇)。誰能住進來,是一個(ge) ”lucky draw”。前麵提到的H1G的Raymond Zheng就是那十四分之一。

在Old Yard停留的幾分鍾裏,老師插空和可愛校導Lilian聊了幾句。老師可不會(hui) 白聊,每個(ge) 問題都有目的。一個(ge) 關(guan) 鍵的問題是2021年9月入校的1900多新生的住宿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呢?Lilian可能驚奇於(yu) 居然有人能對哈佛的了解又細又update。這個(ge) 問題的答案,解開了老師去年底的一個(ge) 猜想。機上在Adminse上Laura談到98%的本科生都住校,老師心裏一驚。

以前判斷哈佛會(hui) 多發錄取給Class 2027,以填滿三年級學生搬出宿舍樓的空位。但哈佛的學生們(men) 實際上四年都住在宿舍的,那麽(me) 今年並沒有更多的宿舍空位出來。多發offer的可能性,要等到Class 2029頭上了。Lilian透露2021年秋季哈佛曾購買(mai) 酒店補充宿舍缺口。老師就此判斷,Class2029開始哈佛的新生capacity應該穩定在高於(yu) 當前50人的水平。

跟Mass Hall平行的Harvard Hall,是哈佛最早的建築了。再來一段校導們(men) 都喜歡的野史故事吧。Harvard Hall的原始建築早已曆經大火而不複存在,現在的Harvard Hall和Mass Hall都是浴火後重建的。

Harvard Hall裏麵本來存有John Harvard畫像和生平,但都被大火燒毀了。等到1884年給Harvard塑像的時候,就臨(lin) 時找了一位最帥哈子來做模特—Sherman Hoar,其父是哈佛校董會(hui) 主席。老師拍的環繞Old Yard的短視頻看這裏。但沒拍完Lilian在喊人走了,已經沒時間去摸那隻著名的腳丫了。 下麵視頻中景象就是哈佛Old Yard。

三世同堂

繞過哈佛像和University Hall,就是Harvard Yard中間的大草坪Tercentenary Theatre,翻譯成中文就是三世紀大院兒(er) 。四周的四個(ge) 建築期就跨越了1.2個(ge) Centenary:南Widener Library-1915,北Memorial Church-1932,東(dong) Sever Hall-1880,西Harvard Hall-1815。每個(ge) 校導到這裏都會(hui) 給你講講Widener Library的故事。

這個(ge) 圖書(shu) 館是哈佛校友Harry Widener的媽媽捐款修建的,以紀念死於(yu) 泰坦尼克號海難的Harry,同時捐贈的還有Harry的所有藏書(shu) 。為(wei) 了人們(men) 永久記住Harry,他媽媽在捐款是特別要求以後不能拆除Widener Library,而現實卻是Widener Library本身就是拆掉原來的Gore Hall而建造的。

【編注】Harry Elkins Widener ,善本收藏家,1903年從(cong) 賓州Hill School畢業(ye) ;1903-1907在哈佛學習(xi) 。藏品包括莎士比亞(ya) 對開本和古騰堡聖經。哈佛期間培養(yang) 了Harry的藏書(shu) 興(xing) 趣。

1912 年春,他去歐洲買(mai) 書(shu) ,返美時乘坐Titanic號。海難時,由於(yu) 想取回新購到手的培根隨筆而耽誤了登上救生船,不幸與(yu) 所購書(shu) 籍葬身大西洋。全家人僅(jin) 幸存的Widener夫人(Harry的母親(qin) ),她出資 2百萬(wan) 美元,建造了Widener Library,並將Harry的所有藏書(shu) 捐贈給哈佛。

據說,Widnener 夫人捐贈時,還要求所有哈佛男生(當時)在畢業(ye) 前必須學會(hui) 遊泳。Widener Library是拆掉Gore Hall而建造的。Gore Hall是紀念性的命名而來。後來命名的新Gore Hall在Charles河邊,屬於(yu) Winthrop House宿舍的一部分。有名的地方之所以有名,是它們(men) 除了正史之外還有很多Gossip樣的野史故事啊。

South Yard

從(cong) Harvard出來,穿過Mass Ava沿著Holyoke Street向南,最後一站就是主校園最南麵的宿舍區了。校導們(men) 都會(hui) 把人帶到Kirkland House前的草坪上,講講這裏的住宿文化。一個(ge) House可以有幾個(ge) 不同的樓組成,有1個(ge) Faculty Dean、1個(ge) Resident Dean和學生們(men) 一起住在這裏,還有若幹Building Manager、House Administrator和Dining Manager。

另外,還有很多本科畢業(ye) 生或在讀研究生的Tutor,代表不同的學術院係,幫助在校同學完成自己的學業(ye) 。 來,360度看看,這就是可能被你們(men) 盤踞三年的園子。

哈佛印象

現在來說說老師的感受吧。哈佛校園給理工腦的感覺是太亂(luan) ,但對於(yu) 多數文藝青年來說這種布局是非常inspiring的。每個(ge) 建築都有名字,圍繞著Harvard Square展開,像是一張被捅破過、再修補了幾次的蛛網。喜歡掉進蜘蛛網裏的,不是悟空們(men) ,是八戒們(men) ,以及心裏歡喜但嘴上倔強著的唐長老。

不知道哈子們(men) 是否高興(xing) 唐長老的比喻,但這裏所產(chan) 生的東(dong) 西文化結合是顯而易見的。隨便找個(ge) 餐館或者咖啡店進去小坐,你便會(hui) 聽到鄰桌在hook on清華或複旦的經曆。

想在Harvard Square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你不能把自己打造成H人,而是要把你打造成你自己。但,這並不是說你隻要是自己就能在這裏混下來。你要正,那就正的像唐長老,經得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來西天的真經。你要是斜,就斜得像八戒,獸(shou) 中的最帥,愚中的最諧,人中最長(哪怕長的是鼻字)。你要是那個(ge) 會(hui) 72變的技術控,這園子也可以是如來的手掌,盡管你更想去找街那頭的項羽一起玩兒(er) 。

說到Mass Ave,就是那條把哈佛和MIT一箭雙雕的幹道。這條路在MIT的路段是一條線。但到了哈佛,這條街就變線了一會(hui) 兒(er) 直,一會(hui) 兒(er) 曲,一會(hui) 兒(er) 接,一會(hui) 兒(er) 斷,一會(hui) 兒(er) 雙向,一會(hui) 兒(er) 單行。你想真的搞明白這條路到底怎麽(me) 走的,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反正我問了幾個(ge) 人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即使你在這住上兩(liang) 年,也不一定把它每一段Mass Ave都搞的清楚。

在這條路上,我感覺自己像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哈佛園子繞幾圈,就夠寫(xie) 幾篇文藝字。但一想到姥姥。我就隻剩下暈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訪校詳細分享

下一篇

2023年優質美高帶薪實習項目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